來源:齊魯壹點
2018-06-15 09:29:06
“這還是記憶里的火車站嗎?都有點認不出了。”13日晚,剛下火車走出火車站,市民唐先生在朋友圈里發出了一張照片,照片中的火車站在燈帶的照射下輪廓分明,照亮了夜空。
火車站對于一座城市來說,不僅僅是一個車站,更是代表著城市的形象。近期,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持續關注濟南火車站周邊的整治,呼吁能夠有專門的管理機構來保持整治效果。14日,記者從濟南市天橋區獲悉,這一專門整治機構于15日正式到崗,將對火車站周邊進行綜合管理。
見縫插綠,5萬株植物扮美車站
“媽媽,這個花真好看。”14日下午,在濟南火車站東側的旅客通道旁,一位小朋友指著路邊的花喊著媽媽。
這已經是近20天以來,記者第四次來到火車站采訪了。第一次來的時候,這條旅客通道停滿了共享單車,不僅不美觀,還影響了行人的通行。第二次來的時候,單車被清走了,通道恢復了暢通。等到第三次來,這里已經擺上花壇,里面剛剛種上鮮花,看起來還不太精神。14日下午,當記者再次來到這里的時候,花壇里的鮮花在藍天的映襯下開得格外嬌艷,也讓火車站看起來更加有生氣。
這一條旅客通道的變化,正是此次濟南火車站綜合整治的一個縮影。在這一輪的火車站綜合提升過后,火車站的形象與此前已經大不一樣。
綠化,是提升城市形象最好的方法,對于火車站周邊來說同樣如此。“火車站周邊的綠化率相對來說是偏低的。”濟南市天橋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李福利說。火車站廣場上,幾乎全部都是水泥和大理石的地面,很少見到裸露的土地,這綠化應該放在哪兒,怎么放呢?這一段時間來,圍繞怎么能夠讓火車站周邊的綠化多起來,相關部門可沒少費腦筋。
現在的火車站周邊,樹坑里種上了牽牛花,旅客通道的花壇中種上了一品紅、牽牛花、太陽花和常春藤,“可以說是見縫插綠,凡是能綠化的地方,都想辦法綠化了。”天橋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王超說。
垂吊牽牛1800株、太陽花1300株、萬壽菊11000株、扶芳藤綠籬25300株,總數達到近50000株……這一串數字,見證了這一次火車站綠化的提升,每一個靚起來的樹坑、每一條美起來的旅客通道,都代表著這次綠化提升的效果。
13座建筑亮化勾勒出火車站輪廓
夏天,白天格外地長,不知不覺到了晚7點半,天還沒有黑下來,記者低頭在本子上記著看到的東西,再一抬眼,周圍的樓都變了,一圈圈的燈帶,讓這些樓的輪廓顯得更加清晰,顏值提高了不少。
不管白天還是晚上,火車站總是熙熙攘攘。晚上有打算乘坐夜車離開的人,也有剛剛到達濟南的旅客。曾經的火車站周邊,留給他們的印象是黑漆漆的,建筑物也沒有太多的存在感。“那時候周圍的樓沒有一棟亮化了的。”李福利說。
這樣的形象,與省會濟南不太相稱,于是,在此次綜合提升中,讓火車站亮起來也成了一項重要的工作。“我們用的燈帶是從深圳空運過來的,這種燈帶比較節能,大概是普通燈帶用電的一半。”李福利說。
路旁的行道樹、綠化帶里,也都進行了美化,“你看我們這一條街,晚上樹都是亮的。”在天成路旁,李福利指著路上的樹說,他給這里的綠化起了個名:燈光隧道。“我們這一次沒有請專業的規劃公司,而是學習了一些亮化做得比較好的區域,結合火車站周邊的實際情況,從美的角度對樓梯、樹木和道路兩側進行了亮化。”
不僅要夜景美,白天的火車站,同樣也要盡量給人以干凈整潔的感覺。“你看這個樓,原來臟兮兮的,現在已經清洗粉刷干凈,成了火車站的一個亮點了。”王超指著郵政賓館說。火車站出站口的天龍大廈,原本有眾多的空調線、各式各樣的牌匾,在此次整治中也進行了整理和改造。地面上破損的大理石也全部更換成了新的,讓地面更加平整。
截止到6月13日,火車站及周邊環境秩序整治累計亮化樓梯13座,設置亮化管線14500米,清洗沿街樓體30000平方米,粉刷墻體立面8500平方米。
6月14日晚,記者在火車站看到,廣場不但亮了,而且更通暢了
小圖為整治前在同一位置拍攝的照片
共享單車專人管,攢夠40輛就拉走
如果行李不算太多,騎著共享單車到火車站坐車最方便不過了。但這也造成火車站周邊積壓了大量的共享單車,如果管理跟不上,這些單車就會停到旅客通道、人行道、進站口等地,影響通行,也影響濟南的形象。
14日下午,一位市民騎著共享單車趕到了火車站,看起來行色匆忙,他把單車往一堆共享單車中一停便著急離開了,車尾和其他的單車相比,略微突出了那么一塊。張玉才趕緊把這輛車往里推了推,和其他的單車對齊,他是一家共享單車的工作人員,這是他平時的工作。
“廣場、售票大廳等地方都不允許有共享單車,這些允許停放的地方,我們也要保持整齊。”張玉才說,如果停放的車輛過多,每攢夠40輛,他們就會聯系公司的車輛拉走,運到更加需要的地方去。
“我們也一直在協調三家共享單車企業,大家一起把火車站周邊的共享單車秩序管理好。”緯北路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王永春說。
組建綜治辦,避免再回潮
“漂亮是漂亮,就怕成了一陣風。”市民郭女士看著綜合整治過后的火車站有點擔心地說。“整治到這個程度不容易,要長期保持下去更不容易。”天橋區主要負責人說,市民擔心的,也正是他們擔心的。
在此前的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火車站周邊的管理牽扯到多個部門,僅鐵路部門的下屬單位就有15個。相關部門也曾呼吁,成立火車站周邊管理的專門機構,讓火車站周邊的管理能夠順暢起來。
“我們也采取了措施,為火車站的綜合整治建立了長效機制。”該負責人說。天橋區專門成立了火車站區域綜合整治辦公室,由天橋區緯北路街道辦、天橋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食藥局、市場監管局、物價局、衛計委以及交警大隊的工作人員組成。“每個單位要派出兩名工作人員,作為這一辦公室的固定工作人員,辦公地點就設在對面的天龍大廈上。”李福利說。
“雖然有辦公室,但這些工作人員大多數的工作時間,都將圍繞濟南火車站周邊轉。”王超說,在發現問題之后,這些工作人員將按照各自單位的工作職責,第一時間進行處理,當出現職責交叉時,則可以由多部門聯合進行處理。
“下一步,火車站周邊的宰客、欺客、拉客等行為,將會成為打擊的重點。”王超說。在打擊黑摩的、兩輪電動車拉客方面,還打算用上人臉識別技術,“通過人臉識別,可以發現哪些人有過拉客行為或者因為拉客被打擊過,以便及時進行處理。”
不僅如此,志愿者也將成為維持濟南火車站形象的重要力量,“我們組織機關單位、辦事處、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到火車站周圍做志愿者,以后每天還會有至少50名來自社區的熱心居民,到火車站周圍幫助撿拾垃圾、維持秩序。”王永春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雅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