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8-06-11 17:10:06
乘坐出租車時,中途接人、停車等人是常有的事情,可是因為短暫的停車而導致車輛交通違法,誰來承擔責任呢?
6月10日下午6點,濟南市民小劉為了送親戚去學校,通過手機約了一輛滴滴專車。由于學校所在的燕子山西路附近不好打車,到達目的地,小劉和司機師傅商量能否等他們十幾分鐘,將親戚送到學校后,立刻返回。
司機同意后,小劉便和親戚下車前往學校,送完親戚返回專車,前后大約花了15分鐘。當小劉返回專車等待的位置時,司機卻告訴小劉,因為車輛涉嫌違停,專車被電子探頭拍到了,交警的處罰通知短信都來了,記3分,罰兩百!
“我使用滴滴兩年多了,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小劉說,平時經(jīng)常使用網(wǎng)約車,基本上是下了車后這一單就結(jié)束了,這一次想省事,就讓司機多等了一會,沒想到在禁停路段出現(xiàn)了違停被罰。
記者了解,2017年,濟南將禁停道路增加到100條,實施“禁停、準停、限停、臨停”分級管理。2018年,將禁停道路拓展到全部的主次干道上。其中燕子山西路是較早的一批被列入“禁停”路段的道路。
雖然上車出發(fā)時,司機只是對小劉說了一聲,但返程到達目的地時,司機提出能否“補償”一下的請求,對小劉說:“我是為了等你們才被罰的的,這一單算是賠了。”在司機的說辭下,“于心不忍”的小劉額外給了司機一百元,司機這才作罷。不過,事后小劉回想起此事來,總覺得有點“不爽”。
對此,記者撥打了滴滴客服電話,就小劉的遭遇進行了咨詢。客服人員告訴記者,如果網(wǎng)約車在行程訂單進行中出現(xiàn)交通違法,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目前滴滴平臺對這一情況并沒有具體要求,一般做法是司機與乘客協(xié)商解決。
不過,對于責任的認定,山東新亮律師事務(wù)所陳正斌律師認為,正常情形下,出租車或網(wǎng)約車在服務(wù)乘客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交通違法,這是司機的責任。
陳律師分析說,司機在服務(wù)的過程中首先應(yīng)當遵守的是交通法規(guī),而不是乘客的“指示”,難道乘客讓司機闖紅燈,司機也應(yīng)當去闖嗎,同理,闖紅燈和違停均屬于交通違法,難道乘客讓你違停,司機就可以違停嗎;即使乘客的交通法規(guī)意識不那么很強烈,但作為專門的司機來講,遵章守法是起碼的行為準則,甚至應(yīng)該提醒乘客相關(guān)的法規(guī)政策,以規(guī)避交通違法,至于司機交通違法后要“補償”的做法,顯然不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許建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