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早報
2018-03-12 08:15:03
早報訊“救人性命的事情,我必須去做,希望那名患者朋友能好起來?!鼻疤煸绯浚谇鄭u從事IT工作的28歲杭州姑娘小朱在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陪同下赴濟南捐獻造血干細胞,將挽救一名在上海住院的14歲患有血液疾病的少年。她將是我市總第74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也是我市今年首例捐獻者。
“救人是我應該做的事情”
前天早晨,小朱從青島火車站出發(fā)趕赴濟南開始捐獻前的準備工作,部分青島市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來到火車站廣場為她舉行了簡短的歡送儀式。“救人是我應該做的事情,我沒感覺有很特別的地方?!泵鎸τ浾撸≈祜@得很從容。她告訴記者,她是2013年在杭州工作時參加單位組織的獻血活動中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資料庫的,當時覺得這是能救人的一個舉動,但也沒太往心里去,以至于后來把自己入庫成為志愿者這事給忘了。
去年7月份,小朱從杭州來到青島工作,在島城一家公司從事軟件開發(fā)工作?!跋仁?月份,我媽媽在家接到了浙江省紅十字會的電話,說我與一名患者初配成功?!毙≈煺f,隨后她也接到了青島市紅十字會的電話,并根據(jù)安排在去年11月份進行了高分辨檢測,今年1月份進行了體檢。
“這份捐獻通知是浙江紅十字會了解到小朱已經(jīng)來到青島后,轉(zhuǎn)到山東省紅十字會,然后再轉(zhuǎn)到青島來的。”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說,他們隨后聯(lián)系到已經(jīng)在青島的小朱,小朱馬上表示同意捐獻,整個過程非常順利。
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前天他們到達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后,小朱馬上就進入了狀態(tài),注射了第一次動員劑,預計本周內(nèi)進行造血干細胞采集,采集到的造血干細胞將送到上海,輸入患者體內(nèi)。
失聯(lián)捐獻志愿者請“回家”
“青島市造血干細胞采樣入庫志愿者資料達3.4萬,其中有30%的入庫志愿者資料,因為志愿者的聯(lián)系方式變更等原因處于‘失聯(lián)’狀態(tài),當血液病患者與這部分志愿者配型成功后,導致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無法聯(lián)系到志愿者本人?!笔屑t十字會三捐獻辦公室張少芹處長介紹,去年就有兩例從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資料庫轉(zhuǎn)來的初配成功通知,通過多個途徑尋找,最終沒找到志愿者,最后回復找不到人無奈終止工作。而與之初配成功的患者,可能有其他配型相近的志愿者代替,也可能再也尋不到配型相近的志愿者。
張少芹介紹,失聯(lián)的原因主要是志愿者從青島去了外地,或更換了聯(lián)系方式。針對這種情況,市紅十字會今年在全市范圍內(nèi)啟動了“不忘初心讓愛回歸”——青島造血干細胞在庫志愿者“回家”行動,呼吁已經(jīng)加入造血干細胞資料庫的志愿者如變更了聯(lián)系方式,能主動跟紅十字會取得聯(lián)系,同時各區(qū)市紅十字會也將對已經(jīng)入庫的志愿者逐步進行電話回訪。希望已入庫志愿者如果去了外地或更換了聯(lián)系方式,請主動和青島市紅十字會取得聯(lián)系。
相關鏈接
捐獻干細胞無損健康
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治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造血及免疫系統(tǒng)重癥功能障礙性疾病的成熟技術和重要手段。中國紅十字會自2003年設立我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在國內(nèi)開展非血緣造血干細胞捐獻的宣傳動員、資料入庫、檢索配型、捐受雙方聯(lián)系等工作,承擔起搭建白血病患者生命橋梁的責任。采集方式是從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細胞,不是傳統(tǒng)觀念中“采集骨髓”,是一種安全、科學的方法,無損志愿捐獻者的個人健康,對廣大女性備孕產(chǎn)子沒有負面影響。截至2018年2月28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庫容達2425152,患者申請查詢68868人,捐獻造血干細胞達7127例。(記者 孫啟孟 通訊員 孫華瑩 攝影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wǎng)友評論僅供網(wǎng)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