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11-15 10:13:11
14日,濟南在中央文明委發布的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中,位列省會城市首位。經歷了創建文明城市的沖刺年,濟南市民的整體素質提高了,城市更整潔干凈了。更重要的是,濟南城市管理也從原先的粗放型走向精細化,經歷了創城考驗的城市管理者更加敢于擔當。濟南正在從被吐槽的大縣城變成美麗泉城。
63萬名志愿者 參與創城服務
司機張先生在濟南華龍路華信路口右轉時,正好遇到路口東西向綠燈。這個路口沒有設置不禮讓行人抓拍,但他自覺輕踩剎車,讓行人先走。“以前開車到路口,如果讓行人,后面的車會一直摁喇叭,但現在沒有這樣的情況了。”張先生說,自己有一次在這個路口讓行人,后車跟得太緊,追尾了,但后車車主也心平氣和協商快賠,沒有一句怨言。“一個勁兒道歉,這要是在以前,估計都會抱怨前車讓行。”
在歷山路優品匯前,有一處沒有紅綠燈的人行橫道,這里設置了禮讓行人抓拍。高先生今年夏天經過時,就因沒有禮讓行人被扣分罰款。后來,他作為行人,每次從這里過馬路時,都愿意稍微等等,跟其他人一起快步通過。“車主也不容易,過馬路時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我一般都會走快一些,而且和一群人一起過,能減少對車主行車的影響。”
“以前去深圳和杭州的時候,發現他們的車主都特別文明,只要我走上了人行道,人家都主動讓行,那會兒別提多羨慕這些城市了。”市民馬先生說,“早些年濟南也管過,但是效果一般。但今年創文明城,交警和交通志愿者真是下了大力氣,他們用行動提高了濟南車主和行人的素質。”馬先生說,市民不是機動車、非機動車司機,就是行人,城市交通管理是對全體市民的教育,經過創城后,濟南市民整體素質也跟著提升了。
濟南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濟南全市有63萬名志愿者、5600多支學雷鋒志愿者服務隊在為創建文明城服務,在為提升市民的整體素質付出。“創文明城市,市里有一把尺子,各個區各個街道都一個樣來要求,商家也好,市民也好,都很公平。整個城市形成了這樣的文明氛圍,不文明反而很別扭。”市民王先生說。
全城拆違拆臨 市容市貌大變樣
濼源大街沿線有不少酒店和寫字樓,很多上班族都在此經過。濼源大街和歷山路交口西北角的建筑已經重新進行了外墻粉刷,變矮了,也變敞亮了。而今年3月拆除廣告牌前,這里還有高高的樓盤廣告遮住了向北的視線。這處廣告牌列入了濟南市拆違拆臨名單,在今年3月進行了拆除,兩臺大型吊車用了好幾天才完成拆除。中間一塊500平米大的廣告牌,有17層廣告布,每層都用鐵絲固定在廣告牌上。類似的大型廣告牌之前在濟南并不少見,繁華地段的高層寫字樓和沿街居民樓的頂層,機場、車站等窗口區域,幾乎都能找到這樣的廣告牌。
濟南全市三期公布的16962處違法戶外廣告中,截至7月21日,已經拆除其中的15757塊,總面積75.24萬平方米。“再加上前期拆除的6200余塊公益廣告,粗略估計今年濟南已經拆除2.2萬塊廣告牌。”濟南市城管局局長呂燦華說,濟南戶外廣告的整治,從數量上、范圍上、形式上、內容上都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老小區里的小廣告也少多了。像那種修下水道的,開鎖的,以前都能把樓道貼滿,現在都干凈了。”住在華信路一開放小區的市民張先生說,今年開始創城后,樓道里的網線都卷得格外整齊。“小區里靠墻的綠化帶里,常年沒清理的垃圾都清理了,小區里有了垃圾桶,不用再提到路邊的垃圾車去扔了。那輛停在路邊味道特別大的垃圾車也不再停在路邊了。”
山師東路、經十一路等路旁拆違拆臨之后,有了街頭小公園,市民們出門就有休閑場所,街景也美多了。原先市中心主次干道上亂纏的線纜,今年已經有3854公里入地,10077公里線纜得到了梳理,整齊捆扎,同時剪除了5558公里線纜,拔除線桿1844個,更新光纜交接箱255個。馬路橛子、沉降井蓋也得到了整治,648處住宅小區收拾一新。“好幾次早晨起來,感覺濟南的路面特別干凈,一點也不必南方的一些旅游城市差。”市民王女士說,創城之后,濟南的市容市貌有了大變化。
街道網格化管理 排查問題更精準
歷城區華能社區居委會要負責社區里72個樓的環境衛生提升。“總共6個人,平均分配,每個人負責十多個樓。”華能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曹佳說,這些樓約一半有物業,但
物業的管理有不少還達不到創城對小區環境衛生的具體要求,創城的過程中,居委會的每位工作人員每天都要到自己負責的樓去轉轉。
“看看有哪些還沒有達到標準要求的。需要清理一些小區公共空間的垃圾死角,清運丟棄的沙發椅子建材等。” 曹佳說,經過創城,有物業的小區能提高自己的物業管理水平,沒有物業的開放式小區,公共空間的衛生條件也得到了改善。
“創城的要求特別細,這要求我們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對社區的管理也要很細。”曹佳舉了個例子,老小區里有一些老住戶喜歡留存紙殼箱、塑料瓶,從管理的角度來說這是垃圾,但是從住戶來說,這對他們還有價值。“我們一般都會先張貼通知,充分告知之后,再進行小區的垃圾清理,同時,工作人員也會到現場協調。和創城之前相比,現在我們的工作人員因為去得勤,和小區的一部分人都熟起來了,每個樓具體是什么情況,都很了解。”
創城期間,不少街道辦的城管科都開始進行網格化管理,將街道劃分為若干網格。城管科的工作人員落到具體的網格中,負責網格內的城管工作。“創城期間我們分了2個網格,現在有4個了。每個網格里1位組長,帶一部分協管人員,總共10人。保證早7點至晚10點管好網格內的占道經營、流動攤販、露天燒烤等,同時巡查發現廣告牌匾不合格等也要向科里匯報。”歷城區東風街道辦城管科副科長王繼勇說,原先中午吃飯的功夫,占道經營和流動攤販就出來了,現在每個網格都有人輪流盯守,有新情況都能及時發現。
今年,濟南市城管局還對城管進行綜合考評,將生活垃圾收運、道路保潔提升、露天燒烤治理、占道經營治理、桿線治理、停車秩序管理等影響城市容貌的重點難點納入考評,涉及7個市直部門19個專項考評、300多個考評指標,提高了考評的針對性,考評標準更加精細、具體。每季度實施經濟獎懲,根據排名獎前罰后。
讓實干者實惠 創城也是一次干部考核
濟南創建文明城的過程中,“5+2”“白加黑”成了很多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基層管理人員熟悉的詞兒。今年濟南市城管局在創城、整治露天燒烤、拆違拆臨等工作中,實行打分排名。
“一個投訴就要扣分,大家都得瞪著眼,晚上也要好好查露天燒烤。”一位城管工作人員說,創城的壓力下,工作人員的效率提高了,領導也重視了,會想怎么樣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我們轄區內就在燒烤店前安裝了攝像頭,這樣能保證24小時監控,再加上每晚兩三次的巡查,就能提高工作效率。”
創文明城中的各種扣分項對居委會的工作人員來說,也是在梳理基層管理方式,在眾多又復雜的基層管理中,找到頭緒。“我們的工作都是細化到人,有條理多了。” 曹佳說。
在強調干部的“實干”“擔當”意識的濟南,創城也是一次干部考核。“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守土有責。” 王繼勇說,同事們經歷了創城后,都有了這樣的干勁兒。
省委副書記、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在今年7月召開的濟南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推進會議上要求,188項創城測評指標涉及到全市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各級各部門都“動起來”,全員發動、全員參與,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都要把創城作為份內之事、應盡之責。
在這次大會上,王文濤就對與會人員表示,必須通過實實在在的實干來取得實績,要求強化追責問責,對圓滿完成任務的單位和個人,要大張旗鼓地表彰獎勵,真正做到為擔當者擔當,讓實干者實惠;對拖了創城后腿的單位和個人,要嚴肅追究問責,問題出在哪里,責任就追究到哪里,分丟在哪個環節,責任就追究到哪個環節,決不能因某個部門、某個地方、某個干部的失職,而影響創建工作大局。
創文明城對濟南的干部們而言,已經是一種考試,而現在,這些已經經歷過創城歷練的干部,用自己的實干證明了濟南的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