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島都市報
2017-10-24 08:50:10
半島全媒體記者 婁花 報道
半島都市報10月23日訊 23日下午,青島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青島市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了《青島市“雙百千”工程行動計劃(2017~2021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有關情況,青島新一屆市政府成立后,結合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提出了實施“雙百千”工程的戰略部署。那么何為“雙百千”工程?“雙百千”工程要達到什么目標?
市發改委主任李剛介紹說,所謂“雙百千”工程,指的是通過未來五年努力,加快存量優化和增量培育,堅持企業和政府雙向發力、相互促進,爭取全市有更多的行業和企業本地主營業務收入達到百億和千億級規模,推動全市經濟發展量質齊升,優化產業結構,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有力支撐。
那么“雙百千”工程要達到什么目標?重點實現“三大提升”,李剛介紹說。
一是產業規模突破提升。重點實現“雙50”的目標,即到2021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百億級的行業突破50個,其中千億級行業9個;本地主營業務收入達到百億級的企業突破50家,其中千億級企業2家。
二是產業質效創新提升。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稅收收入實現較大幅度提高,全社會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20萬元/人;研發投入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3%,萬人有效發明專利達到30件;馬德里國際注冊商標達到4000件。
三是產業結構優化提升。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8%,生產性服務業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60%;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30%以上;市場主體總量達到160萬戶,其中企業數量占比超過50%。
為實現“雙百千”工程目標,青島確定了五大發展方向:升級傳統產業、做強優勢產業、做高特色產業、壯大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重點實施“六大行動”:實施市場主體培育行動、實施產業精準招商行動、實施產業集聚提升行動、實施要素供應創新行動、實施重大項目推進行動和實施營商環境優化行動。
■延伸
加快構建具國際競爭力
的現代產業體系
為何要制定《行動計劃》?市發改委副主任張旭東說,這是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認真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和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決策部署,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促進本市產業壯大規模、提升質量、增強效益,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制定本計劃。
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創新、開放、改革為動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堅持存量變革、增量崛起,拉長產業鏈、整合創新鏈、提升價值鏈,“一業一策”促轉型、謀發展,優化產業政策供給,提升政府服務水平,升級傳統產業,做強優勢產業,做高特色產業,壯大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在市場主體培育、產業精準招商、產業集聚提升、重大項目推進、要素供應創新、營商環境優化上率先突破,以“雙百千”工程為統領,實現本市產業量質齊升、快速發展。
■解讀 實施“六大行動”
1、市場主體培育行動:著力抓好五類企業:一是骨干企業,爭取到2021年,進入中國企業500強、民營企業500強、制造業企業500強、服務業企業500強的青島企業數量大幅增加。二是中小企業,全市“四上”企業數量達到1.3萬戶。三是創新型企業,實施科技型企業培育“百千萬”工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2300家。四是上市企業,全市境內外上市公司達到60家左右。五是總部企業,爭取全市總部機構突破400家。爭取到2021年,進入中國企業500強、民營企業500強、制造業企業500強、服務業企業500強的青島企業數量分別達到6家、10家、14家和18家左右,培育形成一批頂天立地的大企業。
2、產業精準招商行動:重點創新四類招商方式:一是產業鏈招商,相關區市每年至少引進1個投資20億元以上工業大項目、1個30億元以上服務業大項目,各區市每年至少引進1個10億元以上新興產業或高技術產業項目。二是資本招商,設立現代產業招商股權投資基金。三是社會化招商,對符合條件引進項目引薦人加大資金直接獎勵。四是專業化招商,鼓勵招商引資機構推行市場化運行機制。
3、產業集聚提升行動:優化產業布局,實現“四化”發展,李剛介紹,一是區域產業布局差異化,對重點發展的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行業,每個行業明確2~3個重點布局的區市、園區。二是功能區定位精準化,市級層面統籌規劃全市產業園區,原則上重點功能區主打1~2個優勢產業。三是小鎮經濟發展特色化,創建2~3個國家級特色小鎮。四是“互聯網+”創新融合化,創建國家工業云制造創新中心,加大跨境電商等獎勵扶持力度。
4、要素供應創新行動:重點提升六大要素供給保障水平:一是人才方面,啟動40萬大學生在青就業創業計劃,實施人才安居工程,放寬落戶門檻。到2021年全市人才總量超過220萬人。放寬人才落戶條件,對符合落戶政策條件的高校畢業生憑畢業證即可申請落戶。“具體的落戶政策相關部門正在制定,近期將發布。”市發改委副主任張旭東說。
二是技術方面,加大創新型產業項目、孵化載體建設、雙創成果轉化、軍民協同創新等獎勵力度。三是財政方面,整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促進政府財力資金挖潛增效。四是金融方面,落實好小微企業續貸、風險補償比例提升、融資租賃補助等政策。五是土地方面,支持工業園區進行工業地產試點,推行“零增地”發展模式,實行新增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年期制。六是數據方面,加快下一代互聯網大規模部署和商用,爭取對符合條件數據中心執行大工業電價。
5、重大項目推進行動:李剛介紹,重點完善兩項機制:一是項目保障服務機制,健全重大產業項目洽談、審批、開工建設和運營全方位服務保障制度,優化再造審批流程。二是重點項目后評價機制,探索建立重點產業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委托專業機構進行系統評估。
6、營商環境優化行動:實施營商環境優化行動,李剛介紹,重點抓好四項工作:一是優化政務服務,建設項目從立項到施工許可40個工作日內完成,2018年底前100%實現“最多跑一次”。二是放寬市場準入,最大限度向市場放權,鼓勵新增服務和產品主要由社會力量提供。三是加強信用體系建設,依法出臺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四是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分解落實“一業一策”產業發展責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