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9-02 09:49:09
? 文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周亦奇
筆者近段時間在美國俄亥俄州首府訪學,距離入住的公寓大概8公里處,有個中國商品超市。上周日,為采購晚餐必需的佐料,正好小區(qū)門口有美國版“共享單車”,順便體驗了一把。
先到停車點,當?shù)氐墓蚕韱诬嚻放平衂agster,要使用需先在網(wǎng)上注冊。與國內(nèi)要求繳納押金不同,美國共享單車基本不需要押金;不過當?shù)厥召M體系與國內(nèi)有很大不同,國內(nèi)單車都是以每次騎行為單位計費,而當?shù)仳T行付費標準分成三類:24小時、1個月和1年。
24小時收費6美元,如果換成人民幣其實并不便宜,當然如果辦月卡和年卡就便宜很多,但若無法保證天天都騎,似乎也不是非常劃算的交易。
美國的共享單車,無法像國內(nèi)一樣隨停隨取,只能在停車點取車,到停車點還車,這點相對不太方便。不過美國共享單車的車型和質(zhì)量非常好,所有兩輪自行車都帶變速器,且有雙人自行車和三輪車可供選擇,能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當?shù)厝≤嚪奖悖竞蛧鴥?nèi)一樣,只要在手機App中輸入車號,就可取車。
真正區(qū)別大的反倒是騎行過程。在國內(nèi),基本只要是地圖上有標的路,順著騎即可,即便有些地方?jīng)]自行車道,沿著人行道騎行也問題不大??墒窃诿绹?,很多交通要道都是只為汽車通行準備的,不要說自行車道,連人行道也是時有時無。經(jīng)常騎著騎著就發(fā)現(xiàn)山重水復“已”無路了,共享單車只能與汽車共享大路。
即便有人行道的地方,大多也缺乏統(tǒng)一管理。估計是富人或者高級中產(chǎn)階級社區(qū)的一些地方,在別墅整齊的草坪外,往往會配有比較標準化、平整的人行道。然而,在一些無人居住區(qū)域或者估計不那么有錢的社區(qū),人行道要么沒有,要么就是坑坑洼洼,經(jīng)??吹揭恍┞愤叺囊安莼蛘叽孤涞臉淠局l。
為保證騎行安全,本該20分鐘騎到的路,我去程花了近一個小時。在中國超市買到醬油、醋、老干媽等食物后,我又帶著那些瓶瓶罐罐一路騎回去。由于地面不平整,擔心瓶瓶罐罐被打碎,我花了近一個半小時,才精疲力竭地回到公寓。
這次騎行雖然只是一次生活的嘗試、簡單的體驗,但似乎也可管窺一些更為宏大的內(nèi)容。
美國的確是“車輪上的國家”,有車人的生活和沒車人的生活可謂是天壤之別。如果沒有車,如果住處附近沒有比較好的生活設施,那么只能使用慢悠悠的老爺公交,或者像我那樣艱苦騎行。
一邊是寬闊的道路、疾馳的汽車,另一邊是破舊的人行道和堪稱行路難的騎行,這從某種側(cè)面反映出美國政府在基礎設施上投入的價值取向。
(環(huán)球時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wǎng)友評論僅供網(wǎng)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