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2-02 15:44:02
2月1日,淄博市周村區古商城大戲臺上,來自民間的演員們表演瀕臨失傳的五音戲“貨郎娶親”,其故事和唱詞有趣好玩又接地氣,讓游客和當地老戲迷看得很入迷。
五音戲源于山東省中部地區,原名“肘鼓子”或“周姑子”戲,是由“秧歌腔”發展而來。它形成于清代中期,距今約有三百年歷史,是山東的獨特劇種。
2006年五音戲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由于表現的故事多是當地農村婦女的形象和生活狀態,生活氣息強烈,地方特色濃郁,一口“面嘟嘟”的淄博話逗人喜愛,其代表人物是“鮮櫻桃”鄧洪山。
當年五音戲最為紅火的時候,在濟南、淄博一帶的觀眾中還流傳有這樣的順口溜:“賣了褲和襖,也要看看鮮櫻桃”。
而如今五音戲盛況不再,漸漸步入化石世界,如何讓年輕人傳承已成重要問題,是亟待保護的地方小劇種。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