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国产美女露脸口爆吞精

全部

聚焦2021山東兩會|省人大代表袁紅兵:黃河灘區遷建走向振興,關鍵要盯住產業發展

來源:齊魯網

作者:

2021-02-04 00:20:02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4日訊  在今年的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上,“緊盯‘黃河灘’”被寫到明顯的位置。報告指出,山東提前兩年完成1.1萬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任務,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基本完成,60萬灘區群眾陸續喜遷新居。喜遷新居后的群眾過得怎么樣?如何才能真正實現“穩穩的幸福”?2月3日晚,在山東兩會首設的融媒體采訪室,山東廣播電視臺聯合大眾報業集團等媒體采訪山東省人大代表、菏澤市鄄城縣委副書記、縣長袁紅兵,請他為大家作出解讀。

由于歷史原因,長期以來,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黃河灘區經濟發展滯后,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惡劣,群眾住房安全長期得不到保障,“三年攢錢,三年建臺,三年蓋屋,三年還帳”,成為鄄城縣灘區群眾的真實寫照;搬離黃河灘,遠離洪水威脅,成為灘區群眾的安居夢想。

袁紅兵介紹,鄄城的黃河流經總面積為132.6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12.8%。從2015年國務院批復黃河灘區遷建以來,歷經5年,鄄城外遷群眾4.2萬人,涉及到4個鄉鎮,49個自然村。

黃河灘區的遷建絕非易事。袁紅兵說,“在做群眾工作的過程中,我們的干部每天一早一晚,在群眾方便的時候進村入戶,工作量非常大。 有些干部帶病堅持工作,有些干部家里老人、孩子生病顧不上照顧,都只是為了實現這樣一個百年的安居夢!”

“這樣的安居夢就是要讓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袁紅兵表示,在黃河灘區遷建的過程中,積極進行美麗村居規劃設計也尤為重要,“我們不僅給老百姓建起了樓房,硬化、綠化、美化,供暖、供水、污水處理,學校、幼兒園、超市等等都進行了配套。”

灘區遷建,搬遷不是目的,致富才是根本。由于黃河灘區特殊的地理位置,灘區群眾的收入明顯偏低,貧困發生率也較高,如何才能讓群眾過得好、能致富?

“在4個村臺和外遷社區的所有項目上,新村都建有扶貧就業車間。扶貧就業車間目的就是實現群眾就地、就近就業。”袁紅兵解釋道,“車間里主要是手工加工工作,有些活還可以拿到家里去做,這樣群眾既能夠照顧家里老人和孩子,還能增加收入。而且這種工作也沒有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的要求,經過簡單的培訓,大家都能上崗。”

如今,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基本完成,下一步遷建如何走向振興?袁紅兵表示,關鍵要盯住黃河灘區產業發展。一是在已規劃5.2萬個高標準農田基礎上,改善灘區農業生產條件,增加產量、提高收入;二是加快灘區村莊拆遷完成后的土地扶貧,村集體將復耕之后的土地對外承包,租金用于幫扶灘區貧困群眾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三是加大土地流轉力度,增加有特色、收益高的農產品種植面積,以提高群眾收入。

閃電新聞記者 梁金鳳 賀曉菲 崔珍珍 亓文睿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

  • 
    
    <object id="arwpy"><dfn id="arwpy"><ul id="arwpy"></ul></dfn></o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