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2025-02-12 21:26:02
原標題:亞冬會丨中國冬奧首金,居然還有亞冬會的功勞?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亞冬會丨中國冬奧首金,居然還有亞冬會的功勞?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哈爾濱2月12日電(記者王春燕、樂文婉、王君寶)還記得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冬奧首金嗎?怎么可能忘!
2002年,在鹽湖城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決賽中,楊揚實現了中國冬奧會金牌“零的突破”。
但你可能不知道,首金背后,還有亞冬會的不小功勞。這是咋回事呢?
在哈爾濱第九屆亞冬會現場,楊揚向新華社記者透露了背后的故事。
時鐘撥回到1996年,第三屆亞冬會在哈爾濱舉行,當時年僅19歲的楊揚首次參加綜合性運動會。首個比賽日,楊揚就以2分28秒93的成績奪得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冠軍,為中國隊獲得第三屆亞冬會的首枚金牌。
從當年新華社記者韓世峰、姬云程采寫的稿件《智慧與實力的較量——楊揚在亞冬會上奪取中國首枚金牌側記》中,我們可以體會到這枚金牌的寶貴之處。
“在有韓國4名世界級好手參加的女子1500米短道速滑決賽中,中國選手楊揚單槍匹馬,在第三屆亞冬會上為中國代表團奪得首枚金牌,并表明中國女選手開始在這個項目上打破韓國選手的壟斷地位。”
1996年2月6日,中國隊運動員王春露(右二)、孫丹(左一)、楊陽(右一)、楊揚(左二)在第三屆亞冬會女子短道速滑3000米接力賽中奪得金牌。新華社記者 周確 攝
那天發生的事,楊揚至今仍記得很清楚。那場決賽,和本屆亞冬會短道速滑比賽在同一片場地。
“當時觀眾走了很多,因為決賽就剩我一個人了嘛,(我)又是個名不見經傳的(選手)。”楊揚說,“但那場勝利,對我來說,不是碰運氣。”
楊揚回憶說,在第三屆亞冬會開幕前兩個月,她參加了在哈爾濱舉行的亞洲短道速滑錦標賽,并拿到了該項目的銅牌,當時也是她一個人對抗4名韓國好手。
“拿了第三名以后,我覺得我能力不差了,我能跟她們拼了,但第三名肯定不是我的目標,我想拿冠軍!”楊揚說,從那天起,每天晚上都在腦子里“過電影”,就在想“怎么能夠1打4,還能贏”。
“其實天天想、天天想,總會想明白。”
“每天晚上我一閉眼睛,前后左右都是韓國運動員,被他們圍追堵截,我就覺得這比賽好難打。”楊揚說,“但有一天突然想到,其實我不用考慮她們怎么堵我、攔我,我只要在起速前(1500米還剩7、8圈)占住第二位或者第三位。”
“第二位最好,第三位也還有機會(拿冠軍),因為我外道超越能力強。所以,不管你前面怎么折騰,我在起速前必須搶第二位,或者第三位。”
楊揚說,當時一下子就從“前后左右全是人”的困境中走出來了。
這場比賽的視頻已經很難在網絡上找到了,但當年新華社播發的側記印證了楊揚的記憶。
“在這場四對一的決賽中,韓國人明顯在‘玩’戰術。他們讓實力稍弱的金昭希快速沖在前面領滑,旨在消耗楊揚和另一名日本選手的體力,而這個項目的世界紀錄保持者全利卿、亞洲紀錄保持者金潤美,則尾隨在中日選手之后準備最后沖刺來個‘漁翁得利’。”
但楊揚在前10圈沒有上當,不急于超前。最后兩圈,只見她猛然加速,一下子沖到最前面,且越滑越快。如夢方醒的全利卿和金潤美被動地加速追趕,盡管快到終點時已貼近楊揚但仍未能超越。”
新華社當年播發的稿件,寫出了楊揚的艱難與堅決。
“楊揚一人面對包括該項世界冠軍全利卿、亞洲冠軍金潤美在內的4名韓國選手和1名日本選手的夾擊,毫不氣餒,硬是在行家們都認為奪冠希望渺茫的情況下,孤軍奮戰勇奪金牌。”
楊揚的這枚亞冬會金牌贏得漂亮,但這與她在鹽湖城冬奧會上獲得的首枚冬奧金牌,又有什么關系呢?
“(這場勝利)奠定了我在未來比賽的一個心理狀態,我知道我是可以贏的,而且我只有‘贏’這一個目標。”楊揚笑著回憶說。
楊揚說,這場勝利讓當時只有19歲的自己明白,如果比賽前理性地分析戰術,比賽時激情投入,是有機會奪冠的。
在第三屆亞冬會一戰成名的楊揚,此后參賽的心態都變了。
“我一上場,只奔第一名、第二名我就不要了。”當年的小將有了敢拼、敢贏的心態。
但首金的窗戶紙沒有那么容易捅破。
1998年長野冬奧會,年輕氣盛的楊揚只收獲了一枚接力銀牌,與金牌擦肩而過。
后來楊揚回憶說,奧運會的賽場上,心理因素在比賽中非常重要,“那種心理狀態我已經頂過去了,下次再遇到這種大賽我不會再怕了”。
楊揚的確不會再怕了。
1999年江原道第四屆亞冬會上,中國隊在短道速滑項目的首個比賽日,就遭遇了爭議判罰。在中國隊選手多個項目接連被罰下的情況下,楊揚贏下了女子500米的金牌。
1999年1月31日,在韓國江原道龍坪室內滑冰場舉行的第四屆亞冬會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決賽中,楊揚為中國隊奪得本屆亞冬會的第一枚金牌。 圖為楊揚(左一)向終點沖刺。新華社記者 周確 攝
新華社記者江紅、朱克川采寫的消息稿如是記錄:
“在女子500米決賽中,分在外道的楊揚起跑時落在最后一位,但她憋足了勁要拿這枚金牌。她三次超越對手成功,最后以45秒490的成績為中國隊奪得了這枚比金子還寶貴的金牌。”
楊揚說:“當時決賽就剩我和孫丹丹,前面的判罰我倆都氣得不行,孫丹丹是攥著小拳頭上場的。我生氣歸生氣,但我一直暗示自己要冷靜,贏是王道,生氣就容易犯規。”
時過境遷,現在回憶起這場比賽,楊揚笑著說:“那場比賽贏得也挺過癮的。”
“其實要經歷一些事,你才知道你的力量、潛力是很強大的。”楊揚說。
沖擊首枚冬奧會金牌,既是無上的榮譽,也是巨大的挑戰,更是無法形容的壓力。
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楊揚頂住了壓力。
楊揚在自己的強項、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比賽中,沖金失利。
但三天后的女子500米決賽中,楊揚從一開始就占據領先地位,并把優勢保持到終點,順利收獲冠軍,為中國隊獲得了第一枚冬奧會金牌。此后,她又與隊友一起獲得了女子3000米接力的銀牌,并在女子1000米比賽中再奪金牌。
2002年2月16日,在鹽湖城第19屆冬季奧運會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決賽中,楊揚(左)奪得金牌,實現了中國在冬奧會上金牌“零的突破”。王春露獲得該項目的銅牌。圖為楊揚和王春露繞場歡呼。 新華社記者 趙迎新
如今,亞冬會重回哈爾濱,楊揚在熟悉的冰場感受到了與當年完全不同的氛圍。
“當年關注短道的人沒這么多,參賽的隊伍也沒這么多。”楊揚說,在她的記憶中,短道速滑的比賽場館當年就已經很破舊了,沒想到現在煥然一新,變得非常漂亮。“結構還是原來的結構,經過當年走過的通道,還是熟悉的感覺。”
“北京冬奧會的成功召開,尤其是‘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實現之后,短道速滑這種競技性非常強的項目,得到了很好的推廣,有很多孩子參與,這是非常不一樣的。”楊揚說。
2月6日,米蘭冬奧會迎來倒計時一周年。14日,中國短道速滑隊將在米蘭冬奧會的比賽場館迎來世巡賽第六站比賽。
時鐘滴答,第九屆亞冬會接近尾聲,米蘭冬奧會的腳步近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