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2025-02-07 10:39:02
原標題:以標志性改革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
來源:大眾日報 01版
原標題:以標志性改革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
來源:大眾日報 01版
乘一總萬,舉要治繁。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標志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全省抓改革創新促高質量發展大會聚焦標志性改革舉措,部署融資平臺和城投公司轉型改革、地方中小金融機構改革、能源轉型改革、國資國企改革等在內的10項重點改革。
以重點改革創新帶動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整體躍升,引發全省廣大干部群眾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重點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子落而滿盤活。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工作涉及面多、難度大,關鍵是要找準重點、抓住關鍵,精準發力、創新突破,確保完成目標任務,打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達48.3%,歷史性超過煤電,“一煤獨大”的電力結構得到根本性改觀。回顧過去一年,山東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取得突破性成效,根本動力就在改革。
“繼去年年底高規格召開全省能源工作會議后,大會專門對能源領域深化改革作出部署,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能源事業發展的高度重視,進一步增強了泰安建設全省乃至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能源產業發展標桿城市的信心。”泰安市發展改革委主任徐兆兵說。
泰安從最富特色、最具潛力、最有優勢的儲能產業入手,持續壯大鹽穴儲能、拓展抽水蓄能、探索多元儲能,走出一條多元、協同、互補發展的新路徑。目前,全市在建在運儲能裝機超過500萬千瓦,居全省首位,鹽穴儲能儲氣產業集群入選全省首批未來產業集群。“今年我們將著力打造千萬千瓦級‘儲能之都’、千億級‘泰山鋰谷’和千萬千瓦級‘風光高地’,力爭全市年內新增新能源裝機150萬千瓦以上,為能源強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作出貢獻。”徐兆兵表示。
國有企業改革是提升國有企業國際競爭力、推動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通過深化國企改革,近年來,鄒平市國有企業融資能力不斷提升,服務城鄉、服務產業作用日益凸顯。全市國有企業總資產突破600億元,4家集團取得AA+企業信用等級,成為推動鄒平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強監管、防風險、促發展’將是今后一段時間鄒平推進國資國企工作的主線。”鄒平市委常委、副市長郭輝說,作為全省“縣級國資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創新實踐基地”,鄒平將持續加大重組整合力度,強化國資中心監管職能,在規范運行、防范風險的基礎上,支持國有企業領辦產業園區、壯大產投基金、服務城鄉建設,不斷增強要素、金融、民生保障水平。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任務之一。“萊蕪區將錨定‘創新興區’不動搖,緊盯人才這一根本,系統發力、協同推進,切實把改革效能轉化為發展動能。”濟南市萊蕪區委書記焦衛星說,萊蕪將堅持教育優先,加快雅鹿山中學、山東商職學院萊蕪校區、山東職業學院雪野湖校區建設,深度鏈接本地產業,探索校企聯合育人機制,加快產教融合、職普融通。依托“一城一谷一園一基地”平臺載體,實施科技企業“擴量提質”行動,建強用好院士工作站、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等11家省級以上科創平臺。發揮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區作用,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動態優化人才政策“雙30條”,領導干部帶頭聯系專家學者,積極為人才“架梯子”、“搭臺子”,著力引育一批領軍人才、科技人才、青年人才,全力打造區域人才集聚地。
村莊變景區、農家變客房、農副產品變旅游商品……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青島楊家山里、泗水縣龍灣湖等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吸引眾多游客前去體味年味、旅游打卡,為城鄉融合發展增添活力。
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必須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近年來,山東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探索了以片區建設為抓手推動鄉村振興的路子。目前全省正在建設的示范片區1598個,覆蓋村莊1.5萬個,構建起梯次建設、分類推進的良好格局。“在此基礎上,今年山東省城鄉融合機制改革將聚力五個方面。”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劉振杰表示,一是深化農村改革,夯實城鄉融合發展基礎;二是搭建平臺載體,促進城鄉要素有效對接;三是抓實興業強基,推動城鄉一體協同發展;四是組織群眾參與,切實發揮農民主體作用;五是強化政策機制,推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外部環境越是復雜嚴峻,越要堅定不移深化制度型開放。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臺之一,山東自貿試驗區持續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累計形成221項創新成果,改革紅利持續釋放。新一年,這片熱土依然值得期待。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管理委員會主任高善武表示,青島自貿片區將精準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深化貨物貿易、金融開放、數字經濟、邊境后規則等領域創新探索,加快推動綜合保稅區優化整合,創建西海岸國際能源自貿港、青島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建設中日韓創新合作中心青島基地,大力發展新型易貨貿易、跨境離岸貿易等新業態,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推進改革創新。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競爭力、生產力。放眼齊魯大地,過去一年,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群眾在辦事過程中,體會到營商環境改革帶來的便利。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涉及教育機構、人力資源服務、開工建設等42個高頻“一件事”服務場景迭代升級,企業群眾辦事從跑部門變為跑窗口、跑多窗變為跑綜窗、線下辦變為網上辦,效率更高,辦事更快。
“我們將全面落實好大會關于營商環境改革的具體部署,以構建全周期、全要素、全領域、全天候一站式綜合性涉企服務平臺為導向,努力將企業服務中心打造成溫馨貼心的企業之家。”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審批服務部副部長喬磊說。圍繞“一件事”,今年他們將探索實施“工程規劃施工一件事”、“外線接入一件事”、“臨時占用林地審批一件事”等,力爭實現高頻事項“一件事”全覆蓋,線下持續提升“一件事”事項的落地率,讓營商環境改革惠及更多群眾和經營主體。(李振 毛鑫鑫 劉濤 李廣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