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天山網-新疆日報原創
2025-02-07 09:50:02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姚剛
1月中旬,自治區黨委網信辦主辦的“熱雪新疆e起來”網絡主題活動舉行,來自美國、坦桑尼亞、荷蘭以及中國的13名博主,前往阿勒泰地區、烏魯木齊市的滑雪場、冰雪運動學校、冬日鄉村等地,看到了滑雪場游人如織,體驗冬日各地多彩的冰雪文化,感受到了新疆冰雪經濟的活力。
本次活動是一次新疆冰雪活力之旅,也是新疆冰雪文化之旅,更展現了新疆以冰雪為媒邀四海賓朋的熱情。
冰雪運動熱氣騰騰
在阿勒泰市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山頂,傍晚時分,中外博主和上百位雪友們跳起“夕陽恰恰”。隨音樂狂歡,迎接落日,DJ切換著最新的流行熱歌,大家一起融入到冰雪歡樂的海洋。“滑雪是一個讓人上癮的運動,這里有來自各地的人,‘夕陽恰恰’更是讓我感受到了新疆冰雪的活力。”美籍博主于中美雖然不會滑雪,但是在新疆阿勒泰市感受到冰雪帶來的快樂。
阿勒泰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是全國唯一坐落在城市中的高山滑雪場,交通便利、天然降雪充沛,有效雪期從當年10月下旬至次年4月初。每年雪季大批國內外滑雪愛好者來到這里感受粉雪帶來的運動樂趣。
“雖然我生活在新疆,但是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這么多的雪,冰雪運動、冰雪旅游讓大家進一步了解新疆地大物博,展現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人們的冰雪民俗風情。”新疆博主迪力和迪雅生活在喀什古城,北疆地區豐沛的降雪,滑雪、吃雪地火鍋、坐馬拉爬犁等多種玩雪方式,都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外博主走進烏魯木齊縣一中,這所位于天山腳下的學校,在冬季積極開展冰雪運動進校園活動,打造冰雪運動特色學校。“中國冰雪運動健兒在國際賽場上取得佳績,這與中國大力開展冰雪運動進校園,培養冰雪運動人才是分不開的。”荷蘭籍博主史泰夫說。
冰雪文化引人入勝
中外博主們在阿勒泰市拉斯特鄉非遺傳承人斯蘭別克·沙和什家,觀看老人現場演示毛皮滑雪板制作技藝,穿上毛皮滑雪板,當了一回“古人”。
如今,古老技藝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毛皮滑雪板從人們生活、生產工具,變身為旅游商品,繼續向來到阿勒泰市的人講述阿勒泰市的冰雪文化。“我了解到老人的兒子也積極傳承技藝,還通過開設抖音賬號,用短視頻、直播等方式將毛皮滑雪板制作技藝展示給更多人。” 坦桑尼亞籍博主HADIYA MSHAM ABDULLA看到了新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讓古老毛皮滑雪板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新疆冰雪資源豐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滋養出多姿多彩的冰雪文化,讓人著迷。”在福海縣烏倫古湖冬捕文化旅游節上,荷蘭籍博主史泰夫參與了火種采集、“祭湖·醒網”儀式、冬捕大拉網、頭魚拍賣儀式等活動,這場冬捕大集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我看到了新疆各族群眾在冰天雪地中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活習慣、民俗文化和節慶娛樂,舉辦具有地域特色的冰雪節、滑雪節等活動,體現了各民族冰雪文化的獨特魅力,同時大家也在交流中相互借鑒、融合。”于中美對“美美與共”有了更深的理解。
冰雪助力新疆發展
在布爾津縣禾木喀納斯蒙古族鄉禾木村,冬季旅游讓這個小山村如夏日一樣火爆,咖啡館、茶吧、奶茶店等店鋪隨處可見。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這里賞雪景、滑粉雪、看民俗。
“沒想到這個偏遠小山村冬季旅游也這么火熱,在這里吃個飯就能遇到操著不同口音的人們,當地農牧民也融入冬季旅游中,增加了收入。”在禾木百年老屋,新疆博主乃提與游客品嘗美食,欣賞了長調、呼麥演出,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夜晚。
“熱雪新疆e起來”網絡主題活動中,各地網友通過6場網絡直播看到了新疆大力發展冰雪經濟火熱場景。
在斯蘭別克家中,中外博主看到不斷有人到老人家里取毛皮滑雪板,古老技藝因為滑雪煥發生機,村民在老人的帶領下實現增收。
在福海縣冬捕大集上,熱氣騰騰的魚羊鮮湯,吱吱冒油的烤肉,在網里活蹦亂跳的鮮魚,數九寒天里小販的叫賣聲,讓游客感受到冰天雪地里冰雪資源的活力。
在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絲綢之路山地度假區,周邊農牧民到雪場務工,為游客提供服務的同時,也多了一份收入。
新疆憑借豐富的冰雪資源,大力發展冰雪旅游、冰雪運動等產業,讓冰雪冷資源成為推動經濟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熱動力。
“我們感受到的是冰雪冷資源的熱表達,冰天雪地變成了金山銀山。我希望更多的人到新疆走一走,看一看,來感受這里冬季冰雪的魔力。”博主新疆小古用鏡頭記錄著這片大地上冰雪旅游帶動鄉村發展的“魔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