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4-09-10 18:31:09
原標題:“看完奧運感覺我也行”,各地體育消費熱情高漲
來源:人民日報一撇一捺微信公號
原標題:“看完奧運感覺我也行”,各地體育消費熱情高漲
來源:人民日報一撇一捺微信公號
制圖:沈亦伶 蔡華偉
上午9點半,位于湖北武漢全民健身中心的迪卡儂體育用品店一開門,顧客們就紛紛涌入。商店入口處,店長謝小艷早早換好了工作服,戴著工作牌,面帶笑容迎接顧客。“這么大的客流,已經成為近期店里的常態。”謝小艷說。
巴黎奧運會賽場上,中國體育健兒的優秀表現令人印象深刻。“男子混合泳接力賽太精彩了,激發了我游泳的熱情。幫我推薦一副帶近視度數的泳鏡吧。”顧客胡煜進店后就直奔游泳商品區,向謝小艷咨詢了起來。
胡煜平時酷愛運動,是這家店的常客。“之前的一些游泳裝備老化了,今天準備買一些新的。”胡煜說。
“我們有兩款泳鏡可以選擇近視度數,一款是59.9元,一款是159.9元。”謝小艷耐心地為胡煜介紹商品,“由于泳鏡的材質、佩戴舒適度、防霧效果不同,價格也會有差異。”
經過對比和試戴后,胡煜最終選擇了一副合適的泳鏡,并加購了一支防鏡片起霧的涂抹筆。“我們店的運動商品種類豐富,而且4樓就是游泳館,如果辦年卡,游一次平均只要25元,許多顧客在店里買了裝備就直接上去游泳了。”謝小艷介紹。
武漢漢陽區一處游泳池人氣正旺。 薛婷 攝
協助胡煜在自動收銀臺付款后,謝小艷又被顧客叫走了。“我想看看網球拍。”顧客韓帥杰說,“之前我就一直想學,這次看了鄭欽文在巴黎奧運會上的精彩表現后,終于決定購買網球裝備學起來。”
“我們有初階、中階、高階3個階段,6種重量的網球拍可以選擇。”在網球裝備區,謝小艷介紹,商店不僅有自己品牌的球拍,還會售賣一些奧運賽場上常見的網球品牌商品。
在謝小艷的建議下,韓帥杰最終選擇了一款價格為249.9元的球拍,又買了一桶球。“以后技術進步了,想換中高階球拍或者購買其他商品,歡迎繼續來我們店。”韓帥杰臨走前,謝小艷還不忘推薦。
“8月,網球類商品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0%,羽毛球類也增長了25%。”謝小艷說,“一些網球和羽毛球商品剛上架,立馬就被顧客買走了,有時一天要補幾次貨。以前我們把網球放在商店的最里頭,現在移到了中間區域,方便顧客尋找。”
除了熱門運動領域的商品,鄭好好、鄧雅文等運動員的精彩表現還帶動了滑板、小輪車等新興運動領域的商品銷售。在滑板商品區,顧客向珍正帶著3歲多的兒子挑選滑板。“看了今年的奧運會比賽,我想讓孩子也試試這項運動。”向珍說,發現自己身邊學習新興運動項目的孩子正在逐漸增多。
咨詢了謝小艷后,向珍最后選擇了一塊169.9元的兒童可調節滑板。“以前這些新興運動領域的商品銷量不佳,巴黎奧運會之后,每天都有10多名家長帶孩子來選購。”謝小艷說。
今年8月,店里各類運動商品的銷售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8月單日營業額突破20萬元,創開店以來新高。”謝小艷指著一旁正在打羽毛球的人說,店里開放了羽毛球、乒乓球、籃球場地,這段時間每天都有不少常客前來鍛煉。
市民在武漢全民健身中心籃球場打球。 武漢全民健身中心供圖
不僅僅是迪卡儂店的運動場館,武漢全民健身中心的運動場館有時也“一場難訂”。“中心場館預訂火熱,越來越多的體育愛好者從觀賽者變為參與者。”武漢全民健身中心主任助理葛星宇介紹,通過觀看各類體育賽事,市民群眾不僅享受到高水平的體育競技,還增強了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據統計,8月平均每天到武漢全民健身中心參加培訓和健身的市民近2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5%,預計今年全年培訓和健身的市民將超400萬人次。
鏈接:體育消費發展空間大
王珂
體育賽事進景區、跟著賽事去旅行、休閑體育受追捧……隨著我國消費市場不斷升級,人們的體育消費需求潛力持續釋放,購買體育服裝、運動器材以及觀看各種體育比賽的支出,成為日常消費的一部分。各類體育賽事的舉辦,更是將人們的體育消費熱情推至新的高潮。
美團數據顯示,巴黎奧運會期間,體育運動相關搜索量同比增長近六成,相關訂單量增速達168%,20—30歲的消費者占比近五成。
國務院日前印發的《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對激發體育消費活力作出部署,提出增加體育消費場所、鼓勵舉辦各類體育賽事活動、深化促進體育消費試點工作等具體舉措。各地紛紛推出相關活動,積極打造體育消費新熱點。
“體育消費作為一種典型的改善型消費,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說,從消費市場的一般發展規律看,隨著人們的需求更加多樣化、個性化,體育消費的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
快評:讓賽事流量更好轉變為經濟增量
呂鐘正
聯名款服飾熱銷、體育場預訂火爆、餐廳“觀賽套餐”受歡迎……國內外多項體育賽事激發了多領域的消費活力,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各類體育賽事方興未艾,下一步,還可從供需兩端著手,讓賽事流量更好轉變為經濟增量。
精準發力,滿足多樣化體育消費需求。體育產業鏈條長、覆蓋范圍廣、融合程度高,越來越多的地方把體育作為拉動增長的重要手段。在陜西西安,當地組織600家體育健身場館以及16家大型單體體育用品綜合零售店,專門發放消費券,不僅呼應了大眾運動熱情,還有利于培育長期消費群體,激發體育消費活力。
創新融合,加大優質體育產品和服務供給。優質供給能有效擴大體育消費規模、優化體育消費結構、釋放體育消費潛力。今年北京計劃在多個景區、街區、商圈舉辦116項賽事活動,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參與感。這些新產品和新場景緊跟消費新趨勢,發揮體育賽事綜合效益,將進一步促進體育與商務、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體育賽事具有乘數效應、融合效應和帶動效應。今明兩年體育賽事豐富,隨著多項政策措施落地,抓住有利時機,打造更多賽事消費新場景、新模式,將更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體育消費需求,為促進消費和擴大內需貢獻力量。
報道來源:《人民日報》2024.9.6 第12版
人民日報記者 吳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