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2021-08-04 03:48:08
原標題:新條例 為肉食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來源:科技日報
新條例 為肉食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本報記者 馬愛平
新修訂的《生豬屠宰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于8月1日起施行。
“《條例》圍繞質量安全補充完善了若干規定,這些規定將對屠宰行業產生深遠影響,為肉食品安全提供強有力保障。”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院長沈建忠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生豬屠宰企業實施GMP管理勢在必行
“實行‘生豬屠宰質量管理規范(GMP)’管理,在加工環境、衛生設施、生產用水、設備工具、加工過程和生產管理等方面實施嚴格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是《條例》的新要求,是生豬屠宰企業從事生豬屠宰生產活動的基本要求,是實現生豬產品質量安全的基本條件,也是監管部門開展監督檢查的主要依據。”沈建忠指出。
目前,我國生豬屠宰企業中小型企業占比超過60%,屠宰加工條件和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在生豬屠宰企業實施GMP管理勢在必行。
“《條例》為實施GMP管理提供了法規依據,將加快小型屠宰場點撤停并轉,推動屠宰企業實行屠宰、加工、銷售、配送一體化發展,持續推進生豬屠宰行業轉型升級,我國生豬屠宰行業將踏上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沈建忠表示。
將實行生豬屠宰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制度
《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國家實行生豬屠宰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制度。
生豬屠宰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制度的實施,有利于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生豬屠宰產品安全風險,將提高生豬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將制定國家生豬屠宰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計劃,系統和持續地對影響生豬產品質量安全的有害因素進行檢驗、分析和評價,并根據監測結果對生豬屠宰環節風險進行研判、評估和交流。”沈建忠介紹,各地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根據風險監測結果,在日常監督檢查基礎上,進行飛行檢查、隨機抽檢、建立信用檔案,對生豬屠宰企業實行分級管理等,提升我國生豬屠宰質量安全風險管控能力。
支持建設冷鏈流通和配送體系
《條例》第五條規定:國家鼓勵生豬養殖、屠宰、加工、配送、銷售一體化發展,推行標準化屠宰,支持建設冷鏈流通和配送體系。
屠宰環節全過程管理涉及生豬進廠查驗登記、待宰靜養、檢驗檢疫、屠宰加工等要求,針對這些環節制定相應的標準,建立完善的屠宰標準體系,有利于通過標準化手段進行屠宰全過程質量安全控制。
“近年來,為適應行業發展需要,我國新制修訂發布了《畜禽屠宰操作規程生豬》等30余項國家和行業標準,基本構建了一個支撐生豬屠宰全過程質量安全控制的標準體系,具備了推行標準化屠宰的基礎條件。”沈建忠同時表示,“歐盟、美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在采用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標準的基礎上,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肉類和屠宰標準體系,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經驗借鑒。”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