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1-06-05 09:12:06
原標題:失水鶴鄉變鳥類天堂——吉林莫莫格濕地的生態答卷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長春6月5日電 題:失水鶴鄉變鳥類天堂——吉林莫莫格濕地的生態答卷
新華社記者邵美琦、高楠
河流縱橫,泡沼遍地。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莫莫格濕地,是我國重要的濕地資源之一,也是東亞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在一代代人的接續努力下,這里逐漸成為“鳥類天堂”。
5月的莫莫格濕地,一片生機盎然。多種鳥類匯聚于此,在河流沼澤間棲息、覓食,時而來回踱步,時而引頸高歌。這樣的美麗畫面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
1981年,莫莫格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立,1997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但因氣候變化、上游水庫截流等原因,缺水曾是莫莫格保護區的老大難問題。即使在盛夏季節,也是滿目枯黃,這一度讓遷徙途中在此停歇近百天的眾多珍稀鳥類失去了補給,失水鶴鄉難見鶴。
為了恢復濕地,莫莫格保護區利用多種渠道向濕地引水,在干旱年份每年向白鶴、東方白鸛棲息地引水3000萬至5000萬立方米。2013年開始,吉林省啟動河湖連通工程,以西部現有大型水利工程為“主動脈”,疏通湖泡間的“毛細血管”,利用嫩江等洪水資源退水補給莫莫格濕地,實施至今濕地面積增加超過3000公頃。
濕地補水,成效明顯,東方白鸛不再“蝸居”,百鳥回歸故里。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科考委常委潘晟昱說:“通過調查觀測,我們估計今年在莫莫格保護區及周邊地區的候鳥總數有幾十萬只,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約有3500只。”
同時,濕地的恢復也讓莫莫格濕地的農業、水產業、葦業生產有了起色,旅游業也隨之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理解了退耕還草還濕的長遠意義,意識到生態環保的重要性。
57歲的王金山是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莫莫格蒙古族鄉少力村的一名農民。過去40年間,他解救過幾十只候鳥,其中包括近十只白鶴。
2018年,王金山加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吉林鎮賚護飛隊,成為護鳥志愿者。一到遷徙季節,王金山每天都要到濕地巡護,還經常進村入戶宣傳愛鳥護鳥知識。“我要像愛護兒女一樣去保護它們。”他說。
濕地恢復工程持續推進的同時,莫莫格保護區內建成了濕地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讓科技助力濕地保護。2017年12月,吉林省政府正式印發《關于貫徹落實濕地保護修復制度方案的實施意見》,標志著吉林省濕地保護工作由搶救性保護正式轉向全面保護。
人類的努力,鳥類看得到。失水鶴鄉變成了鳥類天堂。啾啾鳥鳴聲聲悅耳,翩翩鶴影賞心悅目。
據統計,如今的莫莫格保護區境內,鳥類有約300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22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49種。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