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8-02-15 09:55:02
新華社北京2月15日電題:繡花功夫治小巷:北京街巷長“編織”城市新面貌
樊攀、烏夢達
寬闊大街和林立高樓是城市的“面子”,背街小巷則是城市的“里子”。北京2017年推行街巷長制度以來,街巷長像“繡花針”一樣,“刺破”背街小巷的諸多難題,“編織”街巷新面貌,推動城市精細化治理。
街巷長要治理街巷難題
2017年北京市發布的《首都核心區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十有十無”標準,開墻打洞、亂停車、亂占道、亂搭架空線等“難啃的骨頭”成為治理的主要對象。
北京市西城區廣外街道紅居街居民陳美瑤說,過去街邊商店前人行道停滿了電瓶車、汽車和自行車,還有一些餐廳在門前傾倒廚余垃圾,污水順道邊能淌出幾十米遠,影響了居民的生活和街面環境。
2017年3月,北京市要求建立街長、巷長制度以治理背街小巷。西城廣外街道94條街巷有了“管家”。廣外街道城市管理科科長張琨說,街道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也需要承擔街巷的管理責任。
目前,北京核心區的街巷都有醒目的公示牌,介紹這條街巷的街巷長、物業管理公司等負責人姓名及電話,還標明了街道治理標準和擬達標時間等。
廣外街道辦事處主任王書廣說,街巷長作為解決街巷實際問題的人,發揮著繡花針的作用。街巷長一方面要能刺破病癥,挑出城市病,另一方面也要能對街巷進行“編織”,解決實際問題。
聯合執法讓街巷長破除街巷頑疾
長期以來,紅居街亂停車、亂扔垃圾的問題之所以難解決,是因為街道管理牽涉諸多部門。紅居街街巷長劉偉上任后,聯合紅居街工商所、城管執法隊、食藥所、環衛等部門和紅居街街巷自治共建理事會與商家約談,最終解決了這一問題。
記者在廣外街道辦事處看到一張與眾不同的街道地圖,街道內每條街巷都用數字編號標注。張琨介紹,這張地圖將街道位置與街巷長一一對應,成為街巷長走進街巷的第一步。目前,廣外街道的每一條背街小巷都有治理臺賬,街巷長還需填寫街巷長日志,記錄街巷情況。
“街巷長要事無巨細,街道有多少個井蓋,多少棵樹,保潔由誰負責等都要清楚。”張琨說,街巷長的主要職責是:定期巡街,組織召開理事會會議,協調解決街巷問題和居民反映的問題。
北京西城廣外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孟慶海說,街巷長更具統籌力量,發現問題后能立即與居委會和行政部門聯合執法,化解了以前居委會因沒有執法權而無法解決的問題。
此外,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背街小巷整治工作中,建設志愿者隊伍、鼓勵老百姓將發現的問題拍照上傳至微信平臺等手段正在被探索和運用。
街巷長讓街道面貌煥然一新
北京的街巷長們探索精細化的治理手段讓老百姓感受到身邊發生的實實在在的變化。北京市2017年在核心區設置2432名“街巷長”,開展整治工作的1484條背街小巷中750條完成了任務。
記者走訪整治完成的小巷后發現,一些開墻打洞的狀況已成過去,抬頭已看不到混亂架接的電線,街面上也不再有亂扔的垃圾和散發的異味。
陳美瑤說,現在街道干干凈凈,自行車、電動車擺放得整整齊齊,老年人出門也不擔心磕磕絆絆了。
北京市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入推進以背街小巷為重點的精細化管理。北京市2018年計劃完成核心區615條背街小巷的整治,并將整治工作延伸至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石景山區、通州區的989條街巷。
盡管治理取得不小成績,但一些基層干部說,目前部分街巷、老舊小區停車難、停車亂的現象還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治理亂停車等目前還缺乏政策和法律依據,這導致整治工作推進起來難度較大。
據了解,背街小巷問題整治完成后,如何在騰出的空地完成停車場、拓寬道路、留白增綠等服務周圍群眾的項目建設,并提升街巷的文化內涵成為街巷長未來開展工作的新方向。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