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成都商報
2017-05-23 16:40:05
一年前,60歲的趙阿姨瞞著家人,趕到了黃甲鎮(zhèn)文廟社區(qū)的“蓉城護生園”流浪狗收養(yǎng)場,和另一位志愿者羅阿姨成了這里的實際負責人。但僅有每月3、4千退休金的兩位阿姨無法負擔起收留場的日常運營。在社會各界愛心扶持下,她們才募捐到30萬生活費。
時隔一年,收留場里的流浪貓狗越來越多,已由300只猛增到近500只,加上鄰居投訴擾民,收留所不得不搬家,并新建了狗場,目前已經(jīng)又欠款近20萬。僅靠一己之力的趙阿姨和羅阿姨再次陷入了愛心困局。
5月22日下午,成都商報記者到來收養(yǎng)所,門口堆放十幾箱凍雞、凍鴨,工人們正忙著拆分。簡單搭建的廚房內(nèi),放滿了大米,“這些米是愛心人士上午才送來的。”趙阿嘆了口氣說:“但是這些糧食也只能有維持十天,下月的工人工資和糧食都還沒有著落。”
2011年,一位餐館老板出資在雙流黃甲鎮(zhèn)文廟社區(qū)租下了一棟兩層平房,開始收留街頭流浪或即將被屠殺的狗狗。從事動物保護多年的趙阿姨和羅阿姨2014年3月份加入團隊。2015年3月,老板餐館倒閉,決定不再打理狗場。趙阿姨和羅阿姨自掏腰包搭上自己的退休金,勉強撐起了狗場。
畢竟,僅憑借一己之力難以支持。去年3月17日,這里就只剩一袋糧食了。趙阿姨說,當時不得不向社會進行求助。很快,他們籌集到了30萬元,幫助狗狗度過了難關(guān)。
隨著狗狗越來越多,周圍鄰居投訴,不得不找一塊兒偏僻的地方新建狗場,而這筆費用一花就是30萬。一年內(nèi),狗場內(nèi)的貓狗猛增,從原來的300只增加到500只,這對兩位阿姨來說壓力太大,如今依然在外欠債20萬。嚴重的資金匱乏使狗場又一次陷入了困境中。
四川省啟明小動物保護中心負責人喬偉說,目前成都的個體救助者只要是流浪貓狗都進行救助,他并不建議這種方式。“我們是救助,而不是收容,要有針對性,控制收容量。”同時,依靠社會捐贈也不是長久之際,“如果沒有一個隨之增長的經(jīng)濟源,就會堅持不住,惡性循環(huán)將面臨死路。”因此,需要調(diào)整管理模式,多鼓勵領(lǐng)養(yǎng),有進有出。對康復了的小動物,鼓勵社會廣大愛心人士進行領(lǐng)養(yǎng),而對于終身殘疾的小動物,則讓其在基地生存。 成都商報記者 張肇婷 攝影記者 劉海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wǎng)友評論僅供網(wǎng)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