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5-03-09 13:17:03
原標題:傳統音樂元素在鋼琴創作中的運用與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傳統音樂元素在鋼琴創作中的運用與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
傳統音樂元素在鋼琴創作中的運用與發展,既可豐富鋼琴作品的精神內涵,又可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促進鋼琴教學創新,具有重要現實意義。臨沂大學作為一所涵蓋經、法、教、文、史、理、工、農、醫、管、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的綜合性大學,秉承“以藝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著力推動傳統音樂元素在鋼琴創作中的運用與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高質量藝術人才不懈努力。
以理論指導推動傳統音樂元素在鋼琴創作與教學中的運用與發展
理論的作用不僅在于指導評課,更在于指導教學實踐、認識教育現象、解釋教學問題、提供研究框架等,直接影響鋼琴專業教研思路、教研角度的出路與高度。臨沂大學重視理論指導在傳統音樂元素與鋼琴創作、教學融合中的積極作用,不斷明確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力圖讓教學更加專業、更具成效。
明確目標。學校舉辦鋼琴教研室教學過程與畢業能力達成研討會,強調教學內容要體現系統性、作品選擇要體現一定的民族性,以培養新時代全面發展的區域基礎教育人才,為傳統音樂元素在鋼琴創作與教學中的運用與發展提供了指導方向;舉行教學創新研討會,為將先進的教學理念融入鋼琴教學過程,激發鋼琴教師積極思考教學方式、方法,提高教學創新能力、推進課堂講學改革,努力實現鋼琴教學工作“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不斷提升鋼琴教學水平提供了參考。
匯聚智慧。學校派出教師參加中國傳統音樂學會第二十二屆年會并作報告,與全國各地專家、學者及各藝術院校師生代表,就“傳統音樂的跨地域、跨文化研究”“中外民族音樂比較研究”“數字人文與音樂文獻(影音、圖像、樂譜)研究”“傳統音樂的表演、審美與當代創作研究”“傳統音樂與鄉村振興研究”“新研究”等議題展開探討,為傳統音樂元素與鋼琴創作、教學等融入獲取啟發;承辦“中國文藝發展道路”學術研討會,圍繞“中國文藝發展道路”,交流思想、分享經驗、切磋學術、共謀發展,為傳統音樂元素在鋼琴創作與教學中的運用與發展凝聚智慧。
以藝術實踐拓展推動傳統音樂元素在鋼琴創作與教學中的運用與發展
藝術實踐是推動傳統音樂元素融入鋼琴創作與教學的關鍵。臨沂大學積極為師生搭建實踐平臺,強化“出人才、出作品、出成果”要求,創作了一批融入傳統音樂元素的高水平鋼琴作品。
通過音樂會推動傳統音樂元素與鋼琴融合。學校不定期舉辦教學實踐音樂會,為學生搭建了在鋼琴藝術中感受美、認識美、體驗美和表現美的平臺,讓學生在傳統音樂元素與鋼琴融合的悠揚旋律中感受文化自信、升華情感:笙與鋼琴協奏的《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在和聲的配置上脫離了傳統和聲的配置,音響豐滿渾厚,音樂對比強烈,民族風格鮮明;由芭蕾舞劇《魚美人》選曲改編的鋼琴曲《水草舞》,清澈的琶音以及堅實而富有彈性的低音等豐富的音色與層次,堪稱中國鋼琴曲中優美的佳作;《平湖秋月》旋律明媚流暢、音調婉轉,描繪了中國江南湖光月色、詩情畫意的良辰美景,具有淡泊悠遠的意境,是富有中國特色、廣為人知的鋼琴樂曲;鋼琴敘事變奏曲《蘭花花》,以民歌為創作素材,用變奏的手法展開,通過織體的改變、和聲的力量和節奏的推動,在比較短小的結構內形成了敘事性、戲劇性和悲劇性的對比。原創混聲合唱《沂蒙正紅》編配鋼琴伴奏合唱版本,主旋律氣勢恢宏又柔情婉轉,情景交融,展現了沂蒙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很好的闡釋了沂蒙精神。
以競賽活動促進傳統音樂元素與鋼琴融合。學校先后舉辦“士博杯”鋼琴大賽等臨沂賽區鋼琴組比賽、學生基本功鋼琴伴奏專場比賽等賽事,以賽促學、以賽促融,引導學生將傳統音樂元素融入比賽之中,增強學生對傳統音樂文化的認知,提升學生用鋼琴表達傳統音樂的能力。
以師資建設推動傳統音樂元素在鋼琴創作與教學中的運用與發展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對提高藝術人才培養質量,推動音樂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具有積極推動作用。臨沂大學不僅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級學術論壇、專業培訓及賽事等,還通過不斷加強教師師風師德建設,為傳統音樂元素在鋼琴創作與教學中的運用與發展提供了助力。
注重教師專業技能培養。學校組織教師參加以強化價值引領、促進交流互鑒為重點,對標新時代學校美育高質量發展需求,舉辦全國普通高校音樂舞蹈業師生基本功展示活動,拓寬教師視野、增長教師見識,助力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以更加廣闊的定位籌劃自身發展;組織教師參加山東省第九屆高校音樂舞蹈專業師生基本功展示,為教師提供一個展示自我、交流學習的寶貴平臺,也展現教師良好的專業素養和精神風貌;舉行青年教師教學比賽,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提高專業教學能力,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組織鋼琴教研室教師鋼琴教學實踐音樂會,提升教師舞臺表演教育教學能力。
注重教師師風師德建設。學校開展師德師風警示教育活動暨科研誠信專題會議,持續引導教師樹立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觀念,補足短板,不斷提升教師工作的自主性、自覺性;組織教職工觀看教育家精神宣講直播,讓教職工更加明確自身的教育使命和責任,對如何踐行教育家精神,以及提升自身綜合素養有更為清晰的認識;舉行新入職教師崗前集中培訓暨師德專題教育活動、青年教師師德建設及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座談會等,不斷提升理論素養和專業能力。
(楊曉萌)
·廣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