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4-10-07 09:39:10
原標題:培育鄉村教育振興的青春力量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培育鄉村教育振興的青春力量
來源:中國教育報
近年來,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不斷加強對鄉村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政策與資源支持力度,實施鄉村青年教師專業素質提升工程,培養了一支高素質鄉村青年教師隊伍,打造鄉村教育的中堅力量,輻射帶動區域鄉村教師隊伍素質整體提升。
統籌規劃布局
構建高質量發展體系
“我見證了臨淄山村教育的巨大變化。”教育部首屆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入選者孫業彬說。
2008年,孫業彬以專業第一的成績通過教師招聘考試,分配到臨淄南部山區的金山鎮,成為一名鄉村美術教師。從教之初,不僅生活條件十分簡陋,而且音體美等學科在鄉村不受重視,部分青年教師在教學上面臨重重困難。
而今,金山鎮邊河中學擁有了宿舍、食堂、辦公室、教室內觸控一體機、學生平板電腦等一應俱全的教學設施,學校還成立了美術、科技制作、足球等十幾個社團,孫業彬指導的學生多次在全國各類兒童畫展中獲獎,學校青年教師組建的啦啦操社團榮獲山東省賽一等獎,童聲合唱團舉辦了學校歷史上第一場合唱專場演唱會——“和你一樣”音樂會。
這種轉變是怎么實現的?原來,近年來,為了造就一批“留得住、教得好”的鄉村青年骨干教師,臨淄區實施了鄉村青年教師強師提質計劃,不斷完善機制和資源保障。臨淄區嚴格落實鄉村教師職稱直評直聘政策,并在評先樹優、進修培訓機會等方面向鄉村教師傾斜;出臺《臨淄區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方案》,先后投入280萬元資金實施“暖心工程”,解決鄉村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食宿、交通等后顧之憂;出臺《臨淄區教育集團化辦學實施方案》《關于進一步深入實施城鄉學校結對交流發展的意見》,成立9個集團化辦學單位,通過集團內結對帶教、聯合教研、課程共享等方式,帶動鄉村青年教師成長;實行“縣管校聘”和交流輪崗制度,將優秀鄉村青年教師納入8個鄉村名師工作室,為青年骨干教師配備專家導師,充分發揮鄉村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
在智慧教育與教師數字素養提升方面,臨淄區依托“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示范項目,在鄉村與城區同步配備智能終端設施,持續開展鄉村教師數字化教育培訓,鼓勵鄉村青年教師積極參加交流活動和課題研究,借助交互式在線教學系統推動“三個課堂”常態化運作,共同賦能鄉村青年教師教育教學和專業發展,構建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系。
架構團隊教研模式
開拓專業發展新路徑
“我的專業成長,離不開三代教研員的指導。”2023年山東學校思政課教師年度人物、山東省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入選者張小圓說。
2011年參加工作后,張小圓定期參加全區學科培訓,加入了臨淄區教研員孫耀榮組織的初中思想品德學科青年教師成長規劃團隊,并被推薦參加山東省“1751”工程送教項目。2017年路麗娟繼任教研員,在教研團隊的幫助下,張小圓梳理出以“生活·生態·生命”為理念的課堂教學特色,在全國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大賽等多個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2022年姜鈺佳任新教研員,對區內青年思政課教師進行持續培養,此時張小圓主持的省級課題立項,并參加市級“種子教師計劃”培訓。在三代教研員的接力下,一批又一批像張小圓一樣的新教師成長為骨干教師,梯段建設顯著。
近年來,臨淄區構建“一主兩翼三提升”教研模式持續助推鄉村青年教師專業成長:以培養具有個人專長特色的發展型鄉村青年骨干教師為主線,以培訓教研活動和專業比賽為兩翼,提升鄉村青年教師的教學授課能力、教科研能力和專業寫作能力。此外,臨淄區還定期開展學科教師培訓,遴選鄉村青年教師參加青年骨干教師培訓,推動城鄉聯動教研和鄉村聯片教研,為鄉村青年教師參加教育教學比賽提供機會傾斜,以此推動鄉村青年教師的理念和實踐能力提升。
為了激活鄉村青年教師成長意識,臨淄區開拓專業發展新路徑,充分發揮教研員在鄉村青年教師專業成長上的引領作用,開展“貼地”式教研,發掘、支持并督促鄉村青年教師優質成長。建立教研員鄉村學校常態化視導和定點幫扶機制,教研員深入鄉村學校教研組,引領鄉村青年教師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吸納鄉村青年教師參與課題研究和教育寫作,提升綜合素質。
搭建成長動力系統
優化青年教師新生態
楊志偉是教育部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激勵計劃入選者,在他擔任臨淄區齊陵二中小學部校長期間,不大的辦公室里放著幾張辦公桌,輪流常駐著學校的青年教師。他們在這里可以零距離了解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課題申報等全流程。
校長“帶”教師,是齊陵街道中心學校青年教師“三年成長、一年一崗”工程中的第一個環節。該鄉村地區青年教師工作第一年在校長室辦公,和校長共同完成三年成長規劃,工作的第二、三年分別在學校教師發展部、學生發展部任職,通過對學校管理、教學教科、學生等工作的深度參與,逐步形成教育教學的系統認知,并在實踐中鍛煉綜合能力。三年后,學校為青年教師開通“1+2”教學崗位、雙管理崗位,并簽訂成長協議,幫助青年教師實現階梯式成長。
近年來,齊陵街道中心學校的楊志偉、黃東、王艷萍分別入選教育部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多名青年教師獲省級及以上榮譽。青年教師實現“春筍”般成長,與學校打破常規、勇于給青年教師充分發展空間息息相關。“不‘論資排輩’,以教學能力、教學實績為標準,給青年教師搭建平臺、創造機會,讓青年教師有主動成長、更快成長的動力。”齊陵街道中心學校書記、校長劉存利說。
除齊陵街道中心學校外,臨淄區各鄉鎮學校均制定措施,為青年教師創生發展場域、提供“支持系統”,讓青年教師的發展有規劃、有動力。敬仲鎮中小學實行青年教師“導師制”,從校外聘請大專院校教師、省內名優學校備課組長擔任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導師”;皇城鎮學校利用強鎮筑基資金加強對青年教師外出學習、培訓的支持力度;齊都鎮為青年教師成長提供“溫情支援”和“精神支撐”,學校組織管理團隊和教師為青年教師“把脈”,解決教學困惑,以關懷和鼓勵給青年教師以歸屬感,以點滴溫情“澆灌”教師成長。
傳承理想信念
培育鄉村振興有生力量
“希望孩子們能夠走出鄉村,拓寬視野和人生。也希望部分孩子能夠‘歸巢’家鄉,把先進的技術、營銷理念等帶回來‘反哺’和改變家鄉。”山東省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入選者王強說。
王強是臨淄區皇城鎮第二中學地理教師,他通過授課與實踐活動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帶領學生觀察和探究鄉土現象,提升學生學科綜合思維品質和實踐應用能力。在《可愛的家鄉——探究西紅柿之鄉的鄉村振興之路》課堂中,他帶領學生們從自然環境、生態治理、產業升級等方面探究皇城鎮的西紅柿種植產業,攜手助力家鄉振興。
今天,對鄉村教育的熱愛、對鄉村學生全面成長的期待,已經成為臨淄區鄉村青年教師的理想與使命,也是他們持續成長的內在動力。張小圓在思政課堂上注重培養鄉村學生對國家、社會生活的關注和對個體生命的尊重;王艷萍希望構建制度化、民主化班級管理模式,營造讓鄉村孩子有身心歸屬感的班級環境;楊志偉致力于破解鄉村教育家庭教育難題,希望學生成為“有自我學習能力、對社會有用的人”……
“一批批鄉村青年教師扎根鄉村、傾心育人,綻放著最美青春,是推動臨淄鄉村教育持續發展的有生力量。”臨淄區教育和體育局局長崔國華說。
(作者單位系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教育和體育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