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3日訊 為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獻禮,全景展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畫卷,山東衛視在國慶期間推出了五集4K超高清紀錄片《微山湖》。該紀錄片由山東廣播電視臺和濟寧市委宣傳部共同出品,展現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通過生態治理、修復和保護后,微山湖呈現出的湖水澄碧、水鳥翩躚、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新畫卷,以及湖區人民通過現代化生態漁業繪制出的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的美好圖景。
今天起,閃電新聞將陸續推出紀錄片《微山湖》導演手記,今天推出第一期。
順流或逆流 都是逐夢之流
(紀錄片《微山湖》執行總導演 張靜)
2024年7月26日,暴雨。
凌晨4點鐘,曲阜師范大學青頭潛鴨監測與研究中心的高曉冬給我發來微信,問“這么大的雨,你們還拍嗎?”。我回答“哪怕下刀子,你去,我們就去。”
這一天,本是他滿心歡喜去查看青頭潛鴨孵化結果的日子,也是我滿心期待可以拍到這個故事happy ending的日子。結果卻是,孵化失敗。
暴雨中,他坐在船頭沉默不語,我蹲在船尾欲哭無淚。
萬物生長各有其道,這就是大自然的法則。
圖為高曉冬在雨中查看孵化失敗的卵
高曉冬不懂我們為什么要“沒苦硬吃”搞野外拍攝,我們不理解他為什么鐘情于研究“一只鴨子”。他只是我們找到的四十多個人物中的一個,而大自然給我們的下馬威,卻不只這一回。
圖為微山湖
一個初衷:要為誰而拍?
2023年9月底,我剛剛從考古紀錄片《大汶口》“解脫”出來,就被總導演“發配”到了微山湖上。初到微山湖,感覺“天都塌了”。
廣義上的微山湖,實際上是指南四湖,即南陽、獨山、昭陽、微山四個湖泊組成的中國北方第一大淡水湖,是一片狹長水域,南北長120多千米。這么大的湖,四季美景、物產豐富,看上去處處可以拍,可又不知道該拍什么。究竟應該以什么為重點?
從策劃開始,總導演就提出了“要拍攝一個不一樣的微山湖”的總目標。什么才能代表不一樣的微山湖?我們也時常思考,這個片子是為誰而拍的呢?我們要贊美的是什么呢?它僅僅是一個宣傳任務嗎?經過一次次前采,攝制組找到了初衷:為湖區人民拍,要贊美微山湖的人。
是的,拍最普通的人,講最平凡的事。不用鉤沉歷史,也可以告訴觀眾,這里的大運河,有著跨越千年的雄渾身姿;不用炫耀手段,也可以展現給觀眾,這里的萬千生靈,有著無與倫比的美麗;不用宏大敘事,也可以講清楚,這片水鄉澤國,湖廣人勤,生生不息的秘密就在于敬畏自然,改造自然,無論順流或是逆流,這里的人都在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中不懈努力。
圖為微山湖上的大運河
攝制組最終從四十多個備選人物中選出了十八個普通人。他們沒有一個人奪目耀眼,但都可以代表微山湖人民的形象與品格,代表不一樣的微山湖。例如一年三百多天漂在運河上的趙有軍夫婦、在渭河小學任教40年的金厚芹、連續17年每天投遞70多千米水上郵路的郵遞員王少朋、偷偷替父母撿鴨蛋的小陳、品質不好價格再高也堅持不賣的養蟹人史業泉……四季在湖上,冷暖在人間。他們隨風浪沉浮,與微山湖相依相生,不懼艱辛,坦然面對一粥一飯。
圖為王少朋和他孤獨的郵路
德國電影大師維姆·文德斯談到他執導的《完美的日子》時說,“日常故事是唯一永恒的故事”。當我們在冬季的藕塘邊,拍攝張輝夫婦吃飯的場景時,穿著花棉襖的妻子,憨厚的丈夫,絮叨著今天的收成,攝像機監視器里只有一對平凡夫妻普通的一餐,耳邊只有風吹蘆葦的沙沙聲,那一刻,我想,這不就是最完美的日子嗎?
圖為張輝夫婦在藕塘邊吃午飯
一個難題:該怎么靠近?
整部片子,至少有90%的內容是要在水上完成。望水興嘆,是攝制組遇到的最大難題。
湖區的漁民仿佛天生就具有搏擊風浪的能力,在水上行動自如,而攝制組一到湖上,就失去了自理能力,更不要談拍攝能力。魚塘、藕塘、蝦池的拍攝算最簡單的,只需要多騰挪幾趟機位,多上下幾次船就行。攝像們笑稱:“沒在同一條船上摔倒至少兩次的攝像不是好攝像。”
圖為攝像在蟹塘拍攝
臺里其他野外拍攝的片子珠玉在前,我們不敢說拍攝多辛苦,只是為了靠近拍攝目標費了很多腦筋。微山湖的大型鳥類不多,冬季鳥類大規模出現的地點要么是在離岸遙遠的大湖面上,通常快艇單程約40分鐘,要么隱藏在濕地深處的蘆葦叢里。
到湖上去,當地人的說法叫“下湖”。從坐上船的那一刻,雙腿基本派不上用場了,直到上岸。因為路途遙遠,要節省時間成本和船費,只要一下湖,中途不返航,這對攝制組“唯二”的兩位女導演來說最不友好,因為無法去廁所,這倒是好解決,一天不喝水就行。但是,船靠近鳥群就會驚擾到它們,而且船停下后哪怕是扎在水里,也會晃動,三腳架基本是廢鐵一塊。在無數次氣餒之后,在無數個“餿主意”都不靈光之后,攝制組自制了一個“床墊子”——充氣浮臺。從一開始輪流進行人工打氣到后來買了電動氣泵,從一開始不懂如何偽裝到攝像穿著吉利服乘“床”下湖,在一次次實踐中攝制組摸索出了如何靠近拍攝對象的方法。
必須要說的是,最初拍下這些工作照或視頻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確保他們的安全。冬季,湖邊溫度經常零下十幾度,電動馬達的電量掉電很快,只夠單程使用,返航的時候他們經常需要手動劃槳半個多小時才能回來,這些小河道里偶爾會有漁民的船經過,如避讓不及,充氣浮臺很容易被波浪掀翻,因此,只要無人機還可以達到拍攝距離,我們通常會升起無人機遠遠地監控著,一旦出現意外馬上尋求救援。
一種取舍:選何種滋味?
如果紀錄片有濃淡,那《微山湖》一定是我們團隊近幾年來最“淡”的一次實踐。
拖隊的趙老板登船時,主動抱了前來送行的女兒,這個飽經風霜的漢子抹著眼淚滿心不舍,但我們刪掉了;微山島開飯店的宗西振師傅,忙碌一天之后為自己即將離家的兒子做了送別晚餐,兒子突然拿出來一雙鞋送給他,說,“從前你總是穿我穿不下了的鞋,我就想著等我能賺錢了一定給你買雙鞋”,宗師傅穿著新鞋高興得合不攏嘴,但我們刪掉了;郵遞員王少朋堅持十年幫扶島上的留守老人,與他們聊天、給他們送衣送藥,但我們同樣刪掉了……
這些被刪掉的場景都沒有預先安排的劇本,攝制組也不曾要求他們這樣或那樣,能夠捕捉到最真實的生活場景和人物狀態,這就是跟拍的魅力。但濃烈的情緒不一定有助于主題的展開,平平淡淡從從容容也能達到極致的浪漫。例如飼養麻鴨的陳姓夫婦夜間撿拾鴨蛋時,一句交流都沒有,有的只是妻子給丈夫遞了一條毛巾,以及夫妻二人共喝一瓶水的兩個長鏡頭;愛湖村的老木匠史有貴決心用微縮船模的形式把即將消失的漁船復刻出來,攝制組也只是拍了一組他劃船在湖上的鏡頭,淡淡地處理一位老人對漁船的情感。
圖為飼養麻鴨的陳姓夫婦
圖為史有貴劃船在湖上
一年來,攝制組就是這樣記錄了微山湖人的平凡生活,他們的喜怒哀樂、奮斗與夢想、別離與團聚,都是我們要探索的生活之美。
第一個宣傳片出爐后,我發給了一位大學同學,她是微山人。四分鐘后,我收到的反饋是一個反問句——“這是微山湖?”
可這確實是微山湖,也是我們想做成的微山湖。它不是只有微山島,也不是只有土琵琶,這里生態良好、鐘靈毓秀,這里日出斗金,這里的人樸素但有力量。
一年來,攝制組在湖區有過各種遭遇。連續遇到大霧無法拍攝、集體乙流、等了一年的雪景拍完時無人機掉進湖里……可我們的微信群名字叫“微山湖是湖也是福”,我們堅信,在這片水域,無論順流,或是逆流,都是我們的逐夢之流。
閃電新聞記者 張靜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