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0日訊 今晚7點,《問政山東》欄目進行第178期直播,今天問政的主題是“推動交通物流保通保暢降成本”。
內河水運具有運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等優勢,加快內河水運發展有利于降低能源資源消耗,促進節能減排。東平港是京杭運河通航段最北端的港口,也是《山東省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劃》確定的地區性重要港口。2021年,東平港開通運營,在當地形成了公鐵水聯運體系。不過,航道的水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港口的發展。
泰安港東平港區有老湖、彭集、銀山三個作業區。其中,老湖是東平港區最為重要的一個作業區,現代物流多式聯運已成規模。不過,自2021年9月港口正式運營以來,作業區的貨物吞吐量一直是低位運行。
泰安港東平港區老湖作業區商務部經理解鴻海告訴記者,東平港設計吞吐量是一年460萬噸,目前一年實際吞吐量只有150萬噸左右。
解鴻海介紹,出現這個情況的原因是:東平港區柳長河段19公里的航道,設計是水深3.2米,原則上可以通行滿載1000噸的貨船。然而,每年進入汛期后,這一航段還承擔防洪、排澇功能,需要根據雨情隨時開閘放水,放水后沒有水源補給,6到9月份的平均水深只有2.8米左右,大型船只有擱淺風險。
解鴻海還說:“在汛期的時候,水位降得特別快。船舶正在裝貨,裝完貨再出去的時候,就擱淺了。每年都會有擱淺的情況出現。”
為了避免船只擱淺風險,能夠運輸1000噸的貨船,只能裝600噸的貨,這樣一來,出貨企業的物流成本就會增加。
合肥藍宇貿易有限公司山東市場部負責人表示:“我們要支付調上來船舶費用的滿倉價格,就是說1000噸的船要支付1000噸的費用。這樣整體算下來,我們煤炭綜合成本每噸要增加20元到30元。”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到了貨運旺季,船只不愿來,港區有貨卻出不去。
東平港區工作人員介紹,老湖作業區八里灣船閘到鄧樓船閘之間是柳長河航段,長19公里,是三級航道。往南連接的京杭運河,則是可供2000噸級貨船通行的二級航道,水深4.2米以上。如果將這19公里提升改造為二級航道,港口發展會有質的變化。
解鴻海表示:“像下游的長江沿岸的貨源,南方的貨可以沿京杭運河到我們北方來,就能到我們的港口。如果能解決這個和其他地方二級航道通航一樣的問題,貨源會大大增加。”
對于港口發展遇到的問題,當地的主管部門有解決辦法嗎?
泰安市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表示:“這是和水利的結合工程。防汛放水調水,你離不開水利部門,因為沒水就不能跑船。交通和水利是兩個行業,協調難度很大,那就找省交通運輸廳反映唄。”
針對片中反映的情況,在今晚節目現場,山東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玉宏表示:“省委、省政府對內河航運的發展高度重視,并親自安排、親自調度、親自謀劃,三位一體。現在,施工單位已經進場,正在緊鑼密鼓加快推進。下一步,我們交通運輸廳將會同水利廳,就有關加快柳長河‘卡脖子’航道的施工做進一步研究,加大投入,加強調動,盡可能早一天建成通航。11月底以前完成土建,也把數字化航道同步建成。年內完成航道提升,片子中反映的問題有望得到徹底解決。這樣,航道能力的提升能夠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為港區高質量發展貢獻水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