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4-08-28 10:41:08
原標題:家園社共育讓孩子成長有力量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家園社共育讓孩子成長有力量
來源:中國教育報
多年來,山東省壽光市圣蕾幼教集團堅持“大教育觀”,把家園社協同育人作為發展驅動力,著力構建“家園共育、園社共建、家社共助”一體化體系,努力實現三方聚力、協同育人,保障每一個孩子的健康發展。
讓家園溝通真實有效
溝通是家園共育的橋梁,而前提是雙方有一致的教育理念和愿景。基于此,圣蕾幼教集團每所幼兒園堅持“以兒童為中心”,以“用愛的陽光溫暖生命”為核心發展理念,以“玩耍有質量,成長有力量”為園訓,培養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美趣好、勞動好的“五好”兒童。
圣蕾幼教集團希望做有情懷的幼兒教育、辦有溫度的優質園所,因此非常注重讓“溫暖”的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在細節中落地落實。比如幼兒園開展的“生日祝福·愛的傳遞”活動很受歡迎:在孩子的生日當天,全班孩子會送上溫馨的生日祝福;在家長生日當天,老師會指導孩子以制作生日卡、錄制視頻等形式,為家長送上祝福。小小的生日儀式,成為家園和諧共育的紐帶。
幼兒園從“變身”家長會入手,讓家園溝通真實有效地發生。針對過去家長會往往開成“承諾會”“布置會”的問題,我們將通知式家長會變身為邀請式家長會,讓孩子用小視頻、邀請卡等個性化方式,給家長發出邀請;將家長會由“坐聽”方式變身為“觀摩”方式,家長全程參與孩子的就餐陪餐、集體教學、游戲活動;同時直面家長的訴求,做到當面解答、及時解決。在主動求變中,家長會從被動、沉悶變得主動、靈活。
在家園溝通上,幼兒園還創新提供多種形式的便捷渠道,比如以“惠民一碼通”的形式,聽取家長訴求和意見;以“微型家長會”的形式,與家長之間做到精準溝通;以“一把手接訪”的形式加強與家長的交流,園長每周至少一次面對面接訪家長,現場解決問題,真實幫助到家長。
讓園社關系更加和諧
作為小區配套幼兒園,加強幼兒園和社區的關系尤為重要。為此,幼兒園堅持“問題導向、問計于需”,在廣泛面向社區居民進行調研后,本著“細做實、微做久、小做好”的思路,進行了一場園社共建“微改進”。
幼兒園成立家庭教育工作室,組織家庭教育講師和骨干教師,開設“慧育家園”公益云講堂。工作室圍繞家庭教育的熱點焦點問題,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廣泛征求宣講主題。在家庭教育專家的指導下,10名主講人以講座指導、咨詢解答、案例分享等形式,精心錄制了30節家庭教育課,并建立了視頻資源庫,每周通過視頻號、直播間等形式向社區居民推送一期,切實提高了社區居民的家庭教育理念和育人能力,并進一步密切了園社關系。
幼兒園還組織開展文明志愿者、文明大宣講、安全排查員等主題社區活動,組織教師到社區宣傳教育政策,走進特殊家庭進行一對一個性化幫扶,通過園社共建為孩子成長提供安全和諧的社區環境。
同時幼兒園積極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先后到30多所幼兒園和相關社區開展了近百場公益講座,提升了區域內的整體家庭教育水平。
讓家社互動實現共贏
家庭是社區的基本單位,兩者的關系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基于此,幼兒園將活動作為重要載體,牽頭組織家庭和社區開展豐富多彩的家社共助活動,讓雙方實現抱團共贏。
如幼兒園將讀書會開到社區,在每年的“世界讀書日”當天,在社區舉行“小手拉大手·共讀一本書”讀書節啟動儀式,邀請孩子、家長和社區居民一起參加,通過領讀分享、好書推薦、表演繪本劇、書香家庭評選等活動,促進家社關系的發展。
在家社共助活動中,幼兒園堅持將有趣的游戲和實用的內容融入其中。每年春秋兩季的“家社趣味運動會”,由社區居民自主組織,幼兒園提供所需的活動器材,在趣味橫生的游戲比賽中,讓家社關系走得更近。每年的招生季,社區也會組織適齡孩子走進幼兒園進行沉浸式入園體驗活動,幫助孩子提前適應幼兒園生活。
為了給孩子提供更豐富的教育內容,幼兒園還積極挖掘社區教育資源,在周邊社區開設了“游園區、種植區、活動區”等,有效破解了幼兒園活動場所空間有限的問題。在一些傳統節日,由幼兒園的家長委員會牽頭組織,讓家長帶領孩子走進社區,舉行“春節大集市”等有意思的活動,既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也有效促進了幼兒家庭與社區關系的和諧。
(作者系山東省壽光市圣蕾幼教集團副校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