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4-07-01 09:32:07
原標題: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音樂人才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音樂人才
來源:中國教育報
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時代背景下,培養具備國際視野的高素質音樂人才已成為高等教育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煙臺大學音樂舞蹈學院積極應對社會對音樂專業人才要求提高的挑戰,以培養“高素質、重實踐、多元化”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從教師主體建設、課程設置、音樂實踐等方面進行優化改革,積極探索和推進音樂專業學生的國際化培養,進一步提高學院開放式辦學水平和國際影響力。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實施聯合人才培養
為落實音樂專業學生的國際化發展戰略,學院以具備高水平研究能力和教學能力的師資隊伍建設為抓手,引領音樂專業的國際化發展。一是堅持科學人才觀,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學院現有教職工58名、專職教師48名,90%以上的教師獲得了碩士及以上學位,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的教師占全院教師總數的50%以上,主要師資來自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呂貝克音樂學院等國內、國際一流音樂院校,奠定了音樂專業學生國際交流與學習的良好基礎。二是突出重點,從國內外著名音樂學校引進優質師資,與美國佛羅里達灣岸大學、韓國公州映像大學等高校開展教學合作,聘請國外著名教授為學院客座教授,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提升音樂專業教學層次。三是鼓勵教師開展實踐教學、參加科研活動、指導學生參加學科競賽,注重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開展以教師專場音樂會和學術講座為主的校園文化活動,助力教師國際化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的提升。例如,學院教師王雪受邀參加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歡迎儀式,以彈奏鋼琴鍵盤的方式帶來新編鐘演奏,既有《歌唱祖國》《沂蒙山小調》等中國旋律,也獻上《紅梅花兒開》《喀秋莎》《美麗的國土》等其他成員國的代表性曲目,以音樂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此外,學院整合國際化辦學資源,不斷探索人才培養的國際合作新模式,為人才培養的高層化和多元化提供保障。學院于2018年啟動國際合作培養研究生工作,與白俄羅斯國立文化藝術大學聯合進行研究生培養(“3+1+1”項目);2019年,學院與韓國檀國大學音樂學院達成研究生人才聯合培養(“3+1+2”項目)的合作意向。
優化教學課程設置
夯實人才培養基礎
課程是傳播音樂專業知識的重要載體,也是引導學生了解西方音樂文化的有效途徑。促進音樂專業學生國際交流與學習離不開課程這一載體。學院開設“西方音樂史與名作賞析”精品課程,課程教學內容以西方音樂為主,涵蓋古代希臘和羅馬音樂、中世紀音樂、文藝復興時期音樂、巴洛克時期音樂、古典主義時期音樂等,通過對西方音樂文化背景的介紹、對音樂歷史發展過程的解析和對西方經典音樂作品的聽賞,使學生清楚地了解西方音樂歷史的整體發展脈絡,以及音樂風格的傳承和演變,以達到逐步完善知識結構、獲得良好的審美經驗和提升價值判斷能力。課程采用混合式教學授課,結合線上線下的優勢教學資源和不斷迭代更新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扎實的史學基礎知識、靈活的綜合運用能力、深入的思考分析能力、開闊的全球化視野和對當下音樂發展的探索與思考能力。此外,學院立足教學實際,有效推進特色課程建設,注重對課程資源和教材的開發與利用,使學生能夠在不同層面參與教學,培養其主動學習和應用創新的能力。例如,組織鋼琴教師派特里克·巴赫曼博士(Dr. Patrick Bachmann)開展以“融匯東西方風格的兩全其美”為主題的雙語公開課,通過《降A大調前奏曲》和《賦格曲》音樂作品比較,加深學生對西方音樂文化的了解,促進中西文化交流,鼓勵學生借鑒和總結中西音樂藝術發展優勢,創新學習方法,更好地提升專業能力和中西音樂藝術文化素養。
強化教育教學實踐
提高學生專業能力
音樂藝術具有較高的實踐性,對學生的音樂鑒賞、音樂演奏、音樂創作等能力有著一定要求,教師需引導學生在音樂實踐中實現能力的提升。因此,學院聚焦音樂專業教學的實踐性,秉持“學習與實踐結合”“教學與示范結合”“講臺與舞臺結合”的教學思路,不斷探索國際化人才培養路徑,為師生搭建多樣化的實踐學習平臺,把實踐性貫穿音樂教學活動全過程,提升音樂專業學生的培養質量。例如,煙臺大學、山東大學、山東藝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等13所高校與俄羅斯彼爾姆國立人文師范大學的師生共同錄制的中俄大學生國際文化交流主題MV——《星辰大海》,歌曲從演唱、錄制、MV拍攝到剪輯均由學生獨立完成,其中學院2018級音樂學專業學生王晨晨參與了歌曲錄制,借助《星辰大?!愤@首歌向正在留學或是即將遠赴他國學習深造的學生傳遞溫暖,更架起了中俄學生友好交流的橋梁;學院舉辦“那時的巴黎”法語藝術歌曲專場音樂會,旅法女中音李穎用嫻熟的技藝和飽滿的熱情演繹《蝴蝶與鮮花》《星夜》《美好的節日》《香頌》等法國聲樂作品,為師生相互學習和交流搭建舞臺實踐平臺,實現課堂教學與藝術實踐的深度融合,在提高學生音樂專業素質的同時,引導其體驗世界不一樣的音樂文化,促進學生的多方向發展。
積極開展學術交流
提升專業建設水平
學術交流是推動音樂專業建設、提升學術水平和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舉措。學院緊跟國內外音樂教育發展新趨勢,積極拓展國際學術交流渠道,先后邀請多名國外音樂家及擁有海外學習經歷的音樂教育家到學院講學、演出、交流,為學生提供更多開闊眼界和進行文化交流的機會,從而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例如,學院邀請旅俄男中音歌唱家姜尚榮到校開展聲樂講座,針對聲樂發聲、聲樂作品處理、情感表達、表演技巧等方面內容進行詳細講解,并結合師生存在的問題提出科學有效的解決辦法,為音樂專業的聲樂教學注入了新的教學理念,有效激發了音樂專業師生的學習熱情,助力學院聲樂教育教學水平提升;邀請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教授做客煙臺大學,為師生帶來一場大提琴的視聽盛宴,演奏曲目選取當今世界上廣為流行的大提琴獨奏曲目,涵蓋多種題材,跨越時代、跨越中西,并從音樂演奏、學習經驗、人生感悟等方面給予學生啟迪,引導學生深刻感受鋼琴藝術的魅力,提升音樂素養;邀請意大利著名鋼琴家雨果·費德里科教授(Ugo Federico)舉辦鋼琴大師班,雨果·費德里科結合學生現場演奏狀況從作品音樂處理以及踏板等方面進行指導和解答,結合社會熱點和專業前沿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和深入的學習體驗,并借助《小奏鳴曲》為師生介紹克萊門蒂(Clementi)的作品和演奏意義,拓展師生的國際視野。
學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堅持以人為本,優化音樂專業教育結構,提高教育質量,推進國際交流合作,立足國家和山東省經濟文化發展需求,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較強專業技能的高素質音樂人才。
(張文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