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山東省委網信辦、省自然資源廳、省文化和旅游廳、山東黃河河務局主辦,濟南、淄博、東營、濟寧、泰安、德州、聊城、濱州、菏澤等市黨委網信辦協辦,山東廣播電視臺承辦的“沿著黃河遇見?!保ǖ诙荆摺扒镆缓哟蟪遍煛本W絡主題宣傳活動將于10月9日-11日在山東舉行。來自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山東省內網絡新聞媒體的編輯記者將赴濟寧、聊城、菏澤一線,通過蹲點采訪的形式,探訪黃河文明,尋根齊魯文脈,讓世界通過黃河文化進一步認識山東、讀懂中國。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0日訊 辛莊村,坐落在東明縣黃河灘區,滔滔大河從村子西邊奔流而過,地理位置相對特殊。它三面緊鄰河南省蘭考縣,黃河對岸是河南省長垣縣。當地人常用:“雙腳跨兩省、炮響聞三縣”來形容自己所處方位,“黃河入魯第一村”的美譽便由此而來。
辛莊村歷史上曾叫“斜辛莊”,這個名字來自于民間傳奇故事,相傳北宋年間,穆桂英曾在此地擺下迷魂陣,大破遼將白天佐?!靶毙燎f”的房屋道路,由此開始演變得歪斜錯落,外村人來到村子里常常迷路,將這里稱為“斜辛莊”。
民間傳說多有傳奇色彩,實際原因則與黃河水患有著很大的關系。1895年黃河鋼瓦廂決口,黃河改道,附近居民被迫搬離家園,斜辛莊先后由秦占、于園、孟占、葉辛莊、田樓、小河李等村遷居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村莊。這里的居民懼怕洪水再次泛濫,便按照地勢,選擇在高處修建房屋,無形之中在村子里形成了一條“環行路”。
由于村民只能依憑地勢來修建房屋,無法按照北方地區慣有的“坐北朝南”進行布局,這也是外村人來到這里無法憑借房屋坐落,分辨方位的主要原因。1958年,黃河漫灘,洪水吞沒了斜辛莊村,大量村民被迫投親靠友,無家可歸。當地干部群眾用了四年的時間,才重建起村莊,從此改名為辛莊村。
改名后的辛莊村依然沒能擺脫漲水漫灘的噩夢。“這五十多年,發了幾次水,最厲害就是七五年漲了一次大水,把生產隊里的財產都沖毀了,那時候街道上的水都有一米多深?!痹毙燎f村村民陳思溫回憶,當時村民最大的心事就是房子。攢下錢,筑高臺,借錢蓋房再還賬,當地居民把這個過程稱為“三年攢錢、三年墊臺、三年建房、三年還賬”。這一惡性循環也直接導致這里的居民雖然背靠黃河,擁有豐富的資源,經濟發展仍然相對落后。
隨著2017年黃河灘區遷建工程的啟動,辛莊村的居民走出“三三循環”終于有了盼頭:將辛莊村納入建設規劃的春暉新村從2018年開始淤筑村臺,2021年3月全面建成,并在同年7月完成了村民搬遷。至此,黃河入魯第一村完成了從斜辛莊到辛莊再到春暉新村的演變。新村的街道寬敞整潔,基礎設施完備。小學、幼兒園、商場、衛生室、公安便民服務中心等設施一應俱全。
“當年我們辛莊村,擁有‘標準’的水泥路,一半是水,一半是泥?!崩钫紕偈切燎f村黨支部書記,從小生活在辛莊,回憶起當年村里的生活,他百感交集“下雨的時候上學,鞋里都是泥,有時候雨下的大一點,村里的老師就得提前買好一周的菜,不然雨水一大,人出不去,也進不來?!崩钫紕俳榻B,如今在春暉新村,晴天雨天出得去,幸福生活進得來。在新村的黨群服務中心里,行政審批、醫療服務、矛盾調解等14項服務被納入其中。大事小情出門辦、就近辦,讓之前飽受“出門難”的村民笑逐顏開。
村里有了新村臺,生活有了新變化。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闊步前進,東明縣黃河灘區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近年來,春暉新村所在的焦園鄉立足于農業鄉鎮定位,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擴大良種繁育和優質農作物種植,其中,發展特色中草藥種植面積2000余畝,讓土地為村民創造出更多效益;積極發展文旅產業,建設黃河流域生態旅游線路,用生態美帶來百鳥鳴,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積極引進新材料、手工藝品、專業合作社等企業進村臺,讓各村村民都能享受到家門口就業的便利。
黃河灘區遷建完成以來,焦園鄉以產業發展作為助農增收的重要舉措,將生產毛絨玩具的菏澤福瑞工藝禮品有限公司引入灘區,帶動群眾致富?!拔覀児疽云髽I加農戶的模式,從城、區、鎮、村建立了多個加工點,我們公司提供布料,做好成品我們去收?!逼髽I負責人姬朋星告訴記者,通過“企業+農戶”模式,周圍村臺對手工藝品加工制作感興趣的村民都可以納入到企業的產業鏈中,可以為周邊近20個村莊提供就業崗位,已累計帶動勞動力1000余人。
生態美,農業強,產業旺。東明縣黃河灘區遷建完成后,居民搬出水窩子,過上了好日子。而辛莊村舊址也被當地政府完整保留下來,下一步將在文旅、教育等領域持續發揮它的作用。當年的“黃河入魯第一村”,還將繼續書寫它的幸福篇章。
閃電新聞記者 崔冬梅 趙浩天 東明臺 王隆基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