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2日訊 畜牧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保障著居民的肉蛋奶供應。山東是畜牧業大省,2023年,全省肉蛋奶產量1685.56萬噸,連續32年居全國首位,畜牧業產值達到2973.68億元,居全國第2位。
高產穩產何以實現?優良品質如何保障?近日,記者在山東濰坊、聊城等地采訪發現,越來越多的生產主體注重智能化發展,以數字賦能畜牧生產,同時推動加工經營向一體化全鏈條轉型升級,畜牧業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數字賦能,養殖更智慧
在濰坊市寒亭區固堤街道,伊利集團旗下的優然牧業投資建設了占地約1500畝的牧場,目前養殖著1.1萬多頭荷斯坦奶牛,其中有4700多頭泌乳牛。這里的奶牛吹著風扇、洗著淋浴,生活很舒適。
“牧場采用物聯網技術,牛舍的溫度、濕度、氣體、光照等都能自動調節。”優然牧業寒亭牧場場長趙林杰說,當牛舍溫度達到23℃時,紅外精準噴淋會感應牛只位置自動開啟噴淋;當牛舍溫度高于18℃時,風機將自動開啟降溫;當牛舍溫度低于5℃時,將自動關閉卷簾;當牛舍氨氣濃度大于0.5ppm時,會自動開啟一部分風扇及卷簾凈化空氣;當牛舍飲水槽水溫低于15℃時,會自動加熱啟動并保持恒溫。
離牛舍不遠的現代化擠奶大廳內,一頭頭奶牛沿著特定通道,有序地排著隊走上自動轉盤式擠奶機。“在上口的位置,就能自動識別奶牛的‘身份證’。”趙林杰說。奶牛每次擠奶都會進行一次大數據分析,相當于給奶牛進行一次體檢,管理系統會根據每頭牛的體檢結果,自動分析形成“任務單”及時推送牧場專業人員,使其第一時間識別需要特殊照料的奶牛。
智能化系統的有效應用,極大提升牧場的管理精準度、精細度。“目前每天總共能產出190噸左右鮮奶。”趙林杰說,牧場規劃的奶牛養殖規模是1.5萬頭,到時候泌乳牛能有7000多頭,日產鮮奶能達到約270噸。
另外,牧場堅持綠色化發展,使用全混式沼氣厭氧發酵工藝,利用中溫(35-38℃)發酵技術對糞污進行無害化處理,年產沼氣量約為839.5萬立方,年發電量約740萬度,使牧場部分設施實現綠電自用。同時,將經過厭氧發酵滅菌后的優質沼渣(含水率45%)回填臥床,實現糞污的資源化利用。
在陽谷閻胡同牧業有限公司,鵪鶉住上了12層“樓房”。這里由原來的平面養殖改為立體養殖,且改變了原來人工上料、出糞、撿蛋的養殖模式。公司總經理閆傳兵介紹,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全自動養殖籠已完全實現自動喂料、自動清糞、自動喂水、自動撿蛋功能;研發的環境控制系統可自動調節棚舍溫度、通風環境、光線強弱、預警報警、遠程操控,整場物聯,將突發狀況及風險降至最低;研發的復式自動化鵪鶉養殖設備更有效地節省了空間,和原相同空間的養殖量增加了一倍,降低了土地的占有率和人工成本、管理成本,增加了經濟效益。
新工藝新技術,促畜產品提“質”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肉蛋奶的品質也有了更高要求。各地通過更新工藝、技術,確保產品的口感和營養價值。
位于陽谷縣的聊城維爾康食品有限公司是國家級生豬屠宰標準化建設示范單位,設計年屠宰能力100萬頭,年產冷凍、冷鮮豬肉6萬噸,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劉錦龍告訴記者,他們升級了先進的預冷排酸工藝,能使豬肉產品口感更佳。“生豬在屠宰時,由于緊張、驚恐,肌肉是緊繃、僵硬的,同時會產生一定量的乳酸,影響肉的品質,因此就需要進行冷卻排酸。”
據了解,傳統的預冷排酸工藝,是將屠宰后的豬胴體放進0-4℃的冷卻間進行12小時的預冷排酸。而維爾康在這個前端增加了一道速冷工藝——屠宰后的豬胴體首先進入-30℃的速冷間快速冷卻30分鐘,然后再進入0-4℃的冷卻間進行12小時的預冷排酸。“屠宰后的豬胴體溫度在40℃左右,進入-30℃的環境中,強烈的溫差使豬肉表面細胞瞬間收縮,能有效地鎖住細胞水分,保持肉的鮮度,避免營養流失,肌糖原和乳酸分解更徹底,這種肉和普通的預冷排酸肉相比,口感更鮮嫩,營養更豐富。”劉錦龍說。
在距離屠宰車間不到300米的維爾康佰餃匯速凍面點項目車間,速凍水餃、蒸包、鍋貼等產品正在生產。“屠宰車間隨時宰的豬肉排完酸后一個小時,我們就能把它做成餡料,從源頭上就保證了豬肉的安全與新鮮。”劉錦龍說,利用自有原料優勢,公司積極發展速凍食品加工、血制品加工、精煉食用油和預制菜深加工項目,通過對生豬產業鏈的拓展和延伸,大大增加生豬產品的附加值,提高生豬產業的抗風險能力。
山東鳳祥股份有限公司一直以來致力于白羽雞養殖到食品加工的全產業鏈規范生產,確保從農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質量管控。企業建立了可追溯質量安全自控體系,實施標準化管理、精細化管控、無縫隙銜接,形成了覆蓋原輔料、加工過程和成品的三層監控網絡,產品質量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內外銷產品全部做到同線、同標、同質。
鳳祥在研發新產品時不斷優化工藝流程,轉變技術手法,運用不同風味、配方及烹調方法,通過燒烤、蒸、油炸等多種方式構建了以鳳祥食品、五更爐熏雞、優形食品為主的幾大優勢系列產品。在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鳳祥積極求變,創新破局行業發展,通過構建全球化研發體系,依托“陽谷—上海—東京”三地食品研發中心的優勢,引領中國雞肉消費轉型升級。
“鏈”上發力,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提到鵝肝,人們普遍會想到是法國高級餐廳的一道傳統名菜,它與魚子醬、松露被歐洲人并稱為“世界三大珍饈”。紅酒鵝肝、櫻桃冰激凌鵝肝、金磚鵝肝……在濰坊臨朐縣,鵝肥肝產量占到全國的70%,各式各樣的鵝肝產品源源不斷地供向市場。
位于臨朐縣蔣峪鎮的山東春冠食品有限公司,最開始是養殖朗德鵝,屠宰以后進行鵝肥肝的初加工,再銷售給高端酒店。后來由于當地養殖數量在持續加大,市場出現“內卷”,利潤空間有限,企業便積極求變,從賣生鵝肝轉向熟制品深加工。
“一公斤的鵝肝,在一般的酒店能切出將近40片,一片能賣到48元、58元或者68元,一公斤一共能賣到2000元左右。在高端的星級酒店,一片鵝肝的賣價會高達上百元。而我們的生鵝肝銷售價格一公斤僅是200元左右。”春冠食品總經理馬立君說,紅酒鵝肝是企業在2018年上市的第一款深加工產品,一公斤能賣到480元左右,為企業拓開了發展空間。
目前,企業共研發上市了8大類60余種高端熟食產品,消費群也從高端餐飲逐漸擴大至商超、家庭。“我們2018年的銷售收入不到3000萬元,2023年達到了3.18億元。”馬立君說,企業還要繼續研發創新,育強全產業鏈,帶動鵝肥肝產業邁向更高端。
同樣位于臨朐縣的山東豐采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蜜蜂養殖、生產加工、產品研發、出口貿易、研學科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蜂產品加工企業。公司總經理張平介紹,公司投資建設蜂產品深加工車間8400平方米、倉庫3600平方米、冷庫2000平方米,配置冷凍干燥機、蜂蜜生產線、蜂王漿生產線、軟膠囊、硬膠囊、片劑、粉劑生產線等先進配套設備。“新設備、新工藝的安裝引進,切實提高了蜂產品生產的標準化、智能化水平。預計年可生產優質蜂蜜5200噸,蜂王漿300噸,蜂王漿凍干粉60噸,蜂王漿膠囊2億粒,蜂膠軟膠囊1.5億粒。”
為加強科研水平,增加產品附加值,豐采企業先后投資500余萬元建立研發中心實驗樓1500平方米,現有蜂產品技術人員8人,農產品檢測人員6人,農產品高級技師1人,擁有現代化綜合實驗室三個(理化實驗室、微生物實驗室、精密儀器實驗室),并配備先進的科研儀器設備。“公司將不斷補鏈強鏈,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狠抓產品質量,讓豐采產品家喻戶曉。”張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