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5日訊 12月15日,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一條縱貫山東半島、連通黃海和渤海的黃金大通道——明村至董家口高速公路(簡稱“明董高速”),歷經近3年的緊張施工,順利通車。
明董高速是山東省“十二縱八橫十一射”高速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山東省“十四五”期間首條開工的高速公路。項目全長130.52公里,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建設,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概算總投資214.8億元。
明董高速建成通車,為山東半島增加了一條南北交通大通道,進一步完善了全省高速路網主骨架,助推了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優化了山東首個國家級都市圈——青島都市圈的高速公路網絡布局,促進沿線地區進一步融入“一帶一路”發展。
代替古老運河 搭建物流通道
明董高速起點向北可連接龍口港、萊州港、濰坊港等山東半島北部港口,終點可直達青島市董家口港,代替古膠萊運河,成為一條連接黃海與渤海新的運輸大通道,極大帶動了國內外貨物雙向運輸及分散。
明董高速從北向南依次途經青島平度市,濰坊昌邑市、高密市、諸城市,青島西海岸新區等5個縣市區,串起沿線橡膠加工、機械制造、特色農產品、電子家電、食品加工、特色化工、紡織等多個產業帶,方便沿線地市經貿往來。通行時間將由兩個半小時縮短至一小時左右,有效壓縮物流運輸時間及成本。
以諸城為例,為推進鄉村振興,2018年諸城成立桃園生態經濟發展區,明董高速是第一條穿過桃園生態經濟發展區的高速公路,且設置了桃園互通和桃園服務區。項目通車后,當地居民最快幾分鐘就能通過桃園互通駛上高速。同時桃園服務區特別設置了通往桃園的游客出口,游客在服務區休憩時,可以購買到當地茶葉等特色農產品,還可通過游客出口步行進入當地茶園進行參觀、采摘等活動,打通了“高速+旅游”的“最后一公里”。
踐行綠色理念 繪就生態走廊
明董高速從建設伊始就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理念,針對項目實際,采取多種資源節約手段和創新技術,將項目打造成一條“生態呼吸帶”。
依托青島平度段200萬方石墨尾礦進行探索,利用石墨尾礦代替砂石料、回填土,研發出在高速公路建設中可推廣、可借鑒的石墨尾礦綜合利用技術,不僅解決了石墨尾礦堆存占地問題,減少了石墨尾礦堆存對周圍環境產生的污染,還有效降低了建設成本。
全線運用植物纖維毯技術,對坡高4-6米的邊坡采用植物纖維毯防護措施,邀請植物專家根據生長環境組建植物群落,在公路兩側填方段和挖方段邊坡種植本土植物。根據國內權威認證機構出具的《產品碳足跡減量聲明》,相較于傳統護坡,植物纖維毯護坡技術可有效減碳2/3。
同時,項目在互通區、服務區內結合實際場景設置光伏發電系統,消納發電量每日可達4萬度,實現了能源的高效轉化及利用;全線收費站設置充電樁,與地方共建共享,助推沿線社區綠色出行,持續為節能降耗作出貢獻。
“繡花式”管理 鋪筑品質之路
明董高速項目采用“繡花式”的建設管理理念,以精細化和專業化為基礎,以標準化和規范化為引領,以智慧化和信息化為手段,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了項目高質量、高水平建設。
項目工程體量較大,為保證全線工程質量,項目實施了“件件認可制”“原材留樣制”“外委檢測批次負責制”等一整套管控體系。針對大中橋橋面鋪裝,統一采用全幅三維激光攤鋪機和人工駕駛磨光機,確保了橋面砼整體平整度。圍繞小型預制構件、路面、護欄、橋面系等部位開展質量提升專項行動,較好解決了工程質量通病。對于現場施工安全問題,項目在全線推廣可視化智慧安全督查系統,省內首創安全生產隱患智能監測系統,實時預防危險源的發生,并通過“清單銷號式安全管理”“反向交底、手指口述工作法”等,全面打造“平安工地”,建設期間未發生一起安全事故。
為提高效率,建設高品質工程,項目以“青藍創新工作室”為載體,研發使用智慧管理系統,為快速決策提供充足依據。創新應用預制箱梁智能生產線,生產效率提升2倍,節約人工成本900余萬元,成果獲第三屆全國公路微創新大賽金獎。同時集成中小跨徑橋梁PUC材料無縫伸縮技術、泡沫輕質土臺背回填等30余項新技術、新材料,共同促進工程品質提升。“青藍創新工作室”成功獲評2023年度山東省交通運輸行業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
融入沿線特色 塑造文化長廊
明董高速項目將沿線特色文化資源充分融入到服務區設計中,為公眾提供更加優質的出行體驗。綿延130多公里的公路濃縮了山東半島極富特色的文化景觀,串聯起悠久的“齊風魯韻”,為文化交流傳播打造起新地標。
醴泉服務區吸收了鳳凰、剪紙等高密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服務區外觀宛如飛起的鳳凰,建筑立面采用折面設計,建筑物臺階就像堆放的書本,與地方文化元素緊密呼應。
諸城恐龍化石資源十分豐富,桃園服務區的設計充分體現恐龍元素。服務區建筑頂部與立面桿件組合起來仿佛一幅巨大的恐龍骨架;從平面上看,整個建筑則如同一只恐龍正破殼而出的恐龍蛋。憑借獨特新穎的外觀設計,桃園服務區在6000多個建筑案例中脫穎而出,榮獲2023年國際繆斯設計鉑金獎。
此外,明董高速還是一條名副其實的“文化之路”。項目沿線巨擘名人群星閃耀,虞舜、姜子牙、齊桓公等都曾居住在沿線附近,王盡美等革命志士更是出生在這里。伴隨著人員往來,明董高速將成為一條“流淌的文化河流”,將沿線土地的蓬勃生機,展示給更多國人。
高擎亮麗火炬 照耀紅色之路
明董高速項目充分汲取駐地的紅色精神,立足主業,頑強拼搏,深入推進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同頻共振、高度融合,努力打造集“紅色、高效、品質、創新、綠色”為一體的“盡美”工程。
全線先后組建15支“黨員先鋒隊”、8支“青年突擊隊”,帶領全體參建人員齊心共進。為高效建設跨膠濟涉鐵轉體橋、膠新涉鐵轉體橋等控制性工程,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下沉一線、克難攻堅,應用“豎向預應力免灌漿低回縮錨索”技術以保證工程質量,同步實施自主創新設計的“梁體模板防風”管控措施,有效避免了安全隱患,并刷新了省內涉鐵轉體橋建設的最快速度,為明董高速提前近4個月建成通車打下了堅實基礎。
截至目前,山東高速集團年內已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投資88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幅5.1%,再創歷史新高,充分發揮了以重點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穩定器”“強引擎”作用。下一步,山東高速集團將繼續勇當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開路先鋒”,持續加大重點項目投資建設力度,提升重點項目工程建設品質,向著實現世界一流企業和世界一流基礎設施綜合服務商的“雙一流”目標闊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