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0日訊 青島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尚書旗,長期從事農業機械教學、研究與推廣應用工作,是我國農業機械設計制造專家,世界種業生產機械化技術與裝備領域學術帶頭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農業機械)首席專家。
(尚書旗作學術報告)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從事農業機械研究的尚書旗就開始將目光瞄準花生播種和收獲機械研發。無疑,他給自己挑了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在所有作物里,以花生為代表的根莖類作物,一直被認為是機械化的難題——它們長在土里,看不見摸不著,不容易實現機械化。而花生,又可以說是難題中的難題。既然如此,為什么選擇花生機械研發?
尚書旗告訴記者,自己是農家長大的孩子,父輩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被他牢牢看在眼里。農村出身的尚書旗深深懂得中國農業機械化對農業、農村和農民以及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全面發展的重大意義。“播種與收獲兩大環節的機械化水平直接影響花生產業的穩定與發展,也成為當時阻礙農民脫貧致富的一大屏障。”因技術理論匱乏、核心技術缺失,導致機具裝備發展嚴重滯后,在當時成為制約我國花生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
(尚書旗與項目成果2MB-48花生播種聯合作業機合影)
拉弓沒有回頭箭,憑借著一股“鉆牛角尖”的韌勁兒和瞄準目標決不放棄的堅定,尚書旗帶領青島農業大學農業機械科研團隊一戰就是三十年。在尚書旗的努力下,國內第一代適應花生不同種植要求、不同種植區域的11種聯合播種機、10種分段收獲機和8 種聯合收獲機等共計29種創制并推廣應用,改變了我國花生生產無機可用的歷史。
功夫不負有心人,從花生播種機、收獲機,到根莖類作物生產機械,再到作物育種機械裝備,在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由青島農業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尚書旗作為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的“花生機械化播種與收獲關鍵技術及裝備”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提及這次榮譽,尚書旗說獲獎當然高興,但他最開心的事兒還是走進田間地頭時,看到有農民在地里用自己研發的機器。每次,尚書旗都會忍不住過去聊幾句,聽聽老鄉實際的使用感受。“聽到老鄉說‘好用’時,我就有一種油然而生的成就感、自豪感。”
(尚書旗深入車間指導研究生)
此外,根據對國內黃淮海流域、長江流域、東北地區、華南地區花生、馬鈴薯、果蔬等經濟作物主產區的實地調研,尚書旗帶領團隊對缺少的基本操作知識和技能的農民進行農機手技能提升,累計培訓農業機械技術人員和新型職業農民7萬余人,成功幫扶3000多戶農戶脫貧摘帽,徹底改變了因缺乏技術再返貧的局面。
30多年來,尚書旗圍繞“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和“美麗鄉村振興、國產農機先行”的國家重大需求,重點在農業裝備播種、收獲理論和精密播種、高效聯合收獲、田間育種機械的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創新成果,在根莖類作物裝備精密播種、高效聯合收獲和田間育種機械的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取得了多項重要創新成果,研究成果在我國30個省市以及21個國家和地區大面積推廣應用,取得重大經濟社會效益,全面確立了國產農業機械的主導地位。
(尚書旗主持學術會議并作學術報告)
2008年至今,尚書旗一直擔任國際田間試驗機械化協會(IAMFE)的主席,也成為第一位在具有55年歷史的國際組織中擔任主要領導人的中國人。在尚書旗的推動下,該組織總部由俄羅斯圣彼得堡農業大學遷到中國,使我國成為了國際田間試驗機械化技術交流的主陣地,平均每年為世界20多個國家的學者、行業單位等進行培訓和技術支持,對世界田間試驗機械化的發展和應用發揮了重要的無可替代的作用。
如今,尚書旗帶領團隊擁有根莖類作物生產裝備、現代種業生產裝備兩大現代農業生產裝備研發核心優勢,同時已經拓展出果園機械化生產裝備、芝麻機械化生產裝備、中藥材機械化生產裝備、農業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四個延伸特色。但尚書旗表示,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未來,我們將在花生、馬鈴薯、大蒜、胡蘿卜、甜菜等根莖類作物生產裝備和種業生產裝備上尋求新的突破,努力為我國農機事業發展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