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3-02-28 21:50:02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8日訊 “你寫的啥?”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康復樓的一間病房里,王梅(化名)正看著丈夫在白紙上寫字。王梅的丈夫李東(化名)在2008年遭遇一場車禍,隨后陷入長達6年的昏睡,在2014年才慢慢醒過來。一直到現在,王梅已經陪護14年了。這14年的不離不棄、一點一滴,李東都看在眼里。當閃電新聞記者問李東有什么話想對妻子說時,他在紙上慢慢寫下“非常感謝陪護”幾個“龍飛鳳舞”的大字。
回憶起那場車禍,王梅感覺就像一道晴天霹靂,“好像就是天塌了”。在當地做完手術之后,李東依然沒有醒過來。2009年,王梅帶著丈夫來到濟南就診。“病人來的時候應該是一個持續植物狀態,就是對外界的刺激是沒有什么反應的。身上帶著氣管、插管、鼻飼管、尿管,各種并發癥都有。當時看病人病情和損傷程度,我們預計蘇醒的可能性并不是太大。”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康復醫學科神經康復專業組組長副主任醫師周亮告訴記者。
當時,家人朋友和鄰居都勸王梅做好心理準備,但她堅持認為丈夫還有一線生機,甚至能康復起來恢復正常生活。“既然生命保住了,我得讓他的肢體慢慢恢復,我就是抱著這么一個希望。”王梅說,那時候想著要是能恢復起來最好,至于多長時間,自己也沒想過,“就這么一天天熬過來了。”
2014年清明節前后,李東意識開始清醒,也開始積極配合治療。想起往事,王梅眼睛里淚花閃爍。李東在部隊待了14年多,從有孩子到轉業這期間,孩子有9年多沒有見過爸爸。所以王梅對生活充滿向往,總覺著一家人的生活來之不易,也格外珍惜自己的家庭。“雖然出了這個事情,但我就是不服這個氣。他當兵這么多年,我們都盼著他能回來過上幸福生活。”王梅說,她從未后悔過這14年的陪伴和付出,“沒那種放棄的想法。”
在王梅看來,丈夫也挺“苦”的。“他走南闖北這么多年,一下子就這個樣,他到現在也不服氣,總覺得自己能好起來。”雖然語言表述還不是很清晰,但看著丈夫一心想要好起來,王梅也堅持著“陪練”。王梅說,不分春夏秋冬,丈夫一直堅持早上四五點鐘就起來。
跟著丈夫的作息,她也每天早上不到5點就起床,先照顧丈夫洗漱、鍛煉、吃飯。等到醫院上班后,她就開始陪伴丈夫進行中醫針灸、康復訓練等,一直忙到醫院下班。到了晚上,還要再照顧丈夫吃飯、洗漱、泡腳,做一會康復鍛煉。等到丈夫10點左右睡下,王梅又要洗下白天穿過的衣服,收拾下其它瑣碎的事情。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14年就這樣過來了。“從2008年10月3日,到今天為止,每天晚上我都是這樣。”講述這些時,沉靜的王梅也開始時不時地擦下眼睛,“之前想哭,一直哭不出來。”
雖然,臉上已經爬上了淺淺的皺紋,頭發里也藏進了歲月的痕跡。但回顧這些年錯過的青春,王梅稱不后悔自己的付出。“只要他能活著,我的孩子就有個爹,我就有一個家庭。”正是這樣的想法和信念支持著她走過這漫長的14年。“有時候難過的時候,或者說這一天有什么事過不去的時候,我就想既然事攤到身上了,就面對現實。”采訪最后,王梅擦擦已經揉紅的雙眼,說了句“小車不倒,就上前推”。
在醫護人員和王梅的共同照顧下,目前,李東在妻子的幫助下能夠完成平地行走、吃飯、穿脫鞋子和衣服等簡單動作。對于王梅和李東這對夫妻的相互陪伴,醫護人員也心有感觸。“患者家屬這種十四年如一日的不離不棄,不拋棄、不放棄的這種精神,我們醫護看在眼里非常感動。”周亮告訴記者,他們這種精神也是給自己的一種激勵和鼓勵,同時對其他病友的康復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閃電新聞記者 劉少君 婁冬梅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