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14時35分,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黃海海域使用捷龍三號運載火箭,采用“一箭十四星”方式,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3D47-50星、東坡08-10星等14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這是捷龍三號火箭的首次發射,也是我國今年第三次海上發射任務,執行本次任務的捷龍三號運載火箭具有“運載能力強、整流罩包絡空間大、發射方式多樣化、經濟性好、發射效率高、履約周期短”的特點。
新型號、高密度任務對發射團隊整體的技術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從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到碧波蕩漾的深海藍天,從三晉大地到齊魯沿海,此次發射任務是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海上發射團隊在遠離陸地發射場的區域,第五次進行海上發射任務,這支隊伍,主要承擔著新型產品的測試發射、測量控制和效果評估等任務。截至目前,已圓滿完成了以多次長征六號發射任務、五次海上發射任務等為代表的開創性、標志性工作,捷龍三號的發射成功,使該團隊綜合發射能力再一次得到有效驗證。
自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海上發射團隊成立以來,依托各項工作任務,不斷磨練摔打團隊,堅持創新驅動強能增效,培育綜合能力新的增長點,聚焦場區外發射能力的提升,在組織模式、人才隊伍建設、科研成果轉化上大膽創新探索、持續發力,多項成果在航天發射任務中得到應用。
紅色勵志提升“內力驅動”
“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必須確保質效,要結合任務實踐,以精準滴灌方式、喜聞樂見形式,深入學習宣傳大會精神,把大道理、實道理講到參試人員心坎里,讓黨的聲音響徹在任務一線。”該團隊負責人介紹。在黨的二十大報告要點發布后,該團隊高度重視人員思想,利用模擬訓練、工作生活間隙,全時為參試人員進行要點導讀,通過開展“微解讀”、“微辨析”、“微宣講”等方式,營造處處有課堂、時時被熏陶、人人受教育的濃厚氛圍。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儀式教育是紅色教育的一種載體,而海陽紅色資源豐富厚重,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為此,該團隊任務過程中,把海陽紅色資源作為活動開展的生動教材,精心設計布置海天文化氛圍,通過參觀地雷戰黨性教育中心、觀看紅色電影等“沉浸式”教育活動,把參試人員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形成融文字、圖片、音樂、視頻為一體的多維立體學習模式,讓黨史學習從“定時定點”到“隨時隨地”,充分調動參試人員的工作熱情。
課堂進廠房,崗位聽宣講。筆者在現場看到,該團隊參試人員堅持工作進行到哪里,學習就跟進到哪里,推動大會精神延伸到每一個崗位。
“通過聆聽黨的二十大報告,我感到自己的目標更明確了,我會在新時代新征程當中,銘記教誨,立足自己的本職崗位,始終牢記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再立新功……”黨史學習交流會現場,一名名參試人員結合自身成長經歷,暢談對黨的二十大報告的感悟,不斷推動會議精神入腦入心。
“從最初通過手繪的方式來對指揮操作訓練進行模擬,到如今通過自主研發的VR訓練系統來加速崗位人員的能力形成……團隊試驗裝備正在高速發展升級,人員指揮操作能力也在不斷提升”1號指揮馮偉作為該團隊經驗最豐富的工程師之一,他從團隊這五年的變化發展入手,一邊帶領團隊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一邊講述團隊五年來的風雨歷程。
通過學習解讀大會精神要義,團隊成員紛紛表示要把二十大精神轉變成永攀高峰、精益求精的不竭動力,扎根崗位,立足當下,不斷為航天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技術驅動趟開“發展之路”
“海陽報告,指控中心通信鏈路正常,數據傳輸正常。”一串清晰的口令從調度終端機中傳出來,在座人員歡欣鼓舞。
為了等這一串口令,該團隊人員架設上百臺(套)設備,輸入成千上萬條代碼指令,精心安裝調試裝備,最終在規定時間節點之前,成功搭上了任務通信中樞的最后一條神經。
面對傳輸距離遠、設備復雜程度高、海上氣象條件差、任務時間緊的多重困難,他們迎難而上,認真對任務需求進行深入分析,梳理出8大通信系統、14個子系統的工程方案。執行域外任務對通信系統搭建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信分隊成員將硬件設備安裝到機柜中,并將各設備有序連接。
搭建好設備這只是第一步,要使通信設備高速運作起來還需要一系列的步驟流程。通信網的初始化建設難度最大,需要輸入各類信息代碼才能啟動整個系統,為此,他們夜以繼日編寫通信代碼,經過不懈奮斗,上萬行代碼指令注入系統,最后一根中樞神經搭接完畢,前指后指數據交換正常高效。
通信網絡的成功架設,不僅是對綜合能力的檢驗,也是對融合建設發展的一次實質展示。地面測發控系統前后端全面集成在前端測發控制艙和后端一體化指揮控制艙中,系統集成度高,智能化程度高,使海上任務發射更加高效便捷。
黃海發射區域距太原衛星發射中心1300余公里,該團隊與有關單位共同攻關難點,共同探索出一條場外全要素通信系統組織模式,為后續通信任務奠定基礎。
科學精準打造“堅強后盾”
從成立之初起,該團隊就著眼未來發射任務需要,高度重視后勤保障力量,采取多種措施拓展后勤保障服務范圍,從最初的伙食保障到如今的車輛運輸、文印傳輸、衛生防疫、保衛警戒等方面,逐步建立起多位一體的保障體系,讓團隊參試人員真正做到無“后顧之憂”。
此次場外航天發射任務,恰逢疫情多發時期,在這個階段做好后勤保障面臨著諸多的困難,他們常態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合理統籌協調,用自己的行動筑牢了海上發射團隊的“鋼鐵堡壘”,竭力為海上成功發射保駕護航。
分隊長潘文武是這支后勤保障隊伍的負責人,從任務開始以來,他作為分隊的帶頭人,想在前、干在前,積極對接相關單位,晝夜堅守,為參試一線管理好后方,保障好一線人員的伙食、車勤,為此次海上發射的圓滿成功貢獻自己一份綿薄之力。
“精氣神是參試人員工作的力量,亦是團隊發展的信心和前進的動力,而執行力不僅是按質按量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更是勇于擔當的責任感和嚴謹踏實的作風。”該團隊領導介紹,作為海上發射團隊的后勤保障分隊人員,雖然沒有像崗位操作手那樣奮斗在航天的第一線,但分隊每一名人員都能甘當綠葉,盡心盡責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認識,全力協助團隊人員高效、便捷地完成各項任務。
“炊事比武獲得第一!”隨著分隊業務涵蓋范圍越來越廣,對分隊人員的能力素質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該團隊通過與相關單位進行溝通交流,開展炊事技能、車輛駕駛等多項崗前培訓,并以“以老帶新”的工作模式,助推人員能力素質的提高,讓崗位與團隊“無縫銜接”、專業與職業“同頻共振”、個人能力與團隊發展“攜手并進”,以此衍生出一大批本領過硬的“好手”。
逢山鑿路,遇水架橋。在此次任務中,他們用辛勤的汗水和無私的奉獻,凝聚成海上發射團隊圓滿完成任務的關鍵一環,用實干精干彰顯了一名航天人的初心與使命。
神劍飛天,雷霆萬鈞。從首次受領海上發射任務到一年三次執行海上發射任務,任務準備周期極大地縮減,這改變的背后,是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海上發射團隊優化流程機制最有力的證明。
近年來,該中心以信息化建設為牽引,著重在科研成果轉換上下功夫,潛心研制優化各類工作系統,實現了各崗位要素信息共享、數據融合,有效破解了智能化程度低、輔助決策效果差的技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