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8日訊 我們驅車100多公里,從濟南繁忙的經十路來到了靜謐的龍子峪小山村,沿途印象最深刻的是從村子修到大山里、又從大山修到村子的公路,平坦而隨著地勢起伏的公路鋪墊成了鄉村振興、農民致富的道路。習慣了的省會城市高樓車流的景象一下子跳躍成了高山水流,我們在這里親身感受到了齊魯天空下的另一種景象:山東之巔、沂水之源、沂蒙山之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我們率先探訪了大山以及大山里的村子。7個村子分布在大山之中,以山為生、靠山為生。有山有地,就搞起了果園種植、農作物培育,蘋果、黃桃、山楂適宜于山地生存的水果沿著山路隨處可見,成片成片的梯田從高處望是一幅幅美麗的農村風景畫,玉米、大蔥也零零散散地分布在大山的各個角落。這里引來了技術,還搞起了食用菌栽培,30多個食用菌高溫大棚、空調大棚給山里做了致富的標注。
有山就有水,除了沂水之源,我們站在桃花島上遠眺龍子湖,湖一側的山上掛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巨大燈牌,為脫貧打下了堅定的思想基礎、做出了正確的思想指導,再旁邊還有具體的目標——推動鄉村振興、打造齊魯樣板,肩負了關鍵時期的使命與擔當。
龍子湖畔,鄉村旅游產業正在興起:媲美城里五星級酒店的別墅、令人身心舒暢的湖邊沙灘、創意十足的星空房……發生的都是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以往孤零零的湖畔就這樣變得“野奢”起來,周邊的農民也因此有了新的工作、新的收入。它的名字“沂河源田園綜合體”是對于這一產業、這一改造最為準確的定義,兼具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是綠色發展之路、也是精準脫貧之路。
藝術活化鄉村
如果不仔細游覽我們可能發現不了,大山深處的小山村如此“藏龍臥虎”,7座文化藝術場館和一些多元風格的民宿坐落在沂源縣的村落之中。我們帶著好奇心和期待感一探這鄉村“文藝風”的究竟。
請設計過中國國家大劇院、戴高樂國際機場的法國建筑師保羅·安德魯住進山村一兩年,讓他建起了自己的工作室,給他提供設計的靈感和想法,再請一些“外援”進行協助,我們在大山里感受到了“格格不入”卻又“融會貫通”的文化藝術群落。格格不入是說文化藝術群落對于這個貧困太久的地方太新鮮了,融會貫通是說這個地方有良好的自然優勢進行文化資源的引進:時間之花藝術館將當地村民的時間抽象了起來,硯文化藝術館結合了當地盛產山石的優勢……還有兩座文學館給沂源縣的鄉村文化振興增添一抹亮色。
最早落成的是以出生于沂源縣的鄉土文學作家劉玉堂名字命名的文學館,他的作品大都以沂蒙山農村為背景,描繪農民的生活與情感,推門而進能看到院子里種著一棵高大的合歡樹,宅地內種植合歡樹有和睦、團結之意,與劉玉堂作品中對于鄉土的情結是非常一致的。堂內有一方茶桌、幾處座椅,一側放著劉玉堂的著作,適合靜坐下來聽一聽劉老先生書里關于農村民間的歡聲與笑語。
從劉玉堂文學館出來,我們又到了“隔壁家”的李心田文學館,李老先生就是紅色文學《閃閃的紅星》的作者,文學館分為個人展館和《閃閃的紅星》展館兩部分。個人展館里記錄著李心田的生平經歷和生活軌跡,門口正對的墻上貼著李心田先生的文學創作經歷:1920年出生、1972年出版《閃閃的紅星》、1974年新中國成立25周年獻禮片《閃閃的紅星》推出……室內的左邊是先生用過的寫字臺、座椅、書柜、冰箱等家具,寫字臺上壓著慶祝建軍50周年全軍第四屆文藝會演大會第一批全體同志合影留念和全國第六屆民間讀書會的珍貴照片;兩個書柜里滿滿地擺放了先生生前閱讀和收藏的書籍。室內右邊兩個玻璃展柜里擺放的是李心田的各種榮譽證書、獎狀獎杯、收集的名片、出席各種活動的證件,這些足以見證其不平凡的一生。
《閃閃的紅星》展覽館聚焦了這部深入人心的作品,正對著門的一側兩個展柜一共展出了57個版本的《閃閃的紅星》原著,還包括韓文、英文版本。左側的展柜擺放了28種《兩個小八路》,以及26本與李心田作品相關的連環畫、劇本。右側放著一個大屏幕,一直播放著1974年的電影《閃閃的紅星》。
我們了解到,與劉玉堂文學館不同的是,李心田文學館是沂蒙革命老區紅色文化的體現,關注的是人民革命戰爭中的奉獻精神和大無畏精神。將記錄和紀念紅色文學作家李心田的館子建在沂蒙山腳下、龍子湖旁邊,是給沂源縣厚重的文化史上再增一筆寶貴的記錄,將紅色文化資源整合在一起,讓沂蒙革命老區更有生命力和影響力,將革命老區精神借助實體建筑的依托,繼續更好地弘揚和傳承。借助地方優勢和地方特色,整合資源、引進資源,讓文化變得更生動、更立體,這距離鄉村振興中的文化振興又近了一步。
魯商返鄉大“改造”
“必須把鄉土文化基因挖掘好、開發好,所以當年我把劉玉堂老先生請來,寫成了《在美麗的桃花島上》。還要讓最有名的設計師來設計這個有六百多年歷史的小村落,用藝術活化鄉村,讓傳統的鄉村文化活起來。”給老山區帶來新活力的返鄉魯商董方軍,通過一系列的“改造”發掘了當地的文化價值和自然價值,用“藝術活化鄉村”:發展鄉村旅游經濟,建設“桃花島”旅游項目;與農村當地組織和人民進行溝通合作,將文化藝術引入農村;給山區、村子修路,讓農民得到實惠、讓產業有了交通渠道;大請“外援”,法國的、日本的、美國的能幫助到他和當地發展的請了個遍;幾個貧困村連片發展,先照著一個村子使勁,再輻射帶動其他村子。
村子變了,那么人們有什么變化嗎?我們發現,當地的年輕人都出去了,只剩下些中老年人。有的在田園綜合體和文化藝術群落中找到了新的工作;有的還是靠原來的農活生活;有的已經適應了鄉村的新變化;有的還在門外徘徊甚至并不理解。當地人們對于鄉村發生巨大改變的各種反應都是再正常不過的。我們認為,鄉村振興道阻且長,有曲折但一定有希望,長期的奮斗和努力也一定會讓當地的人們有著風霜而幸福的臉龐。
閃電新聞記者 崔珍珍 實習記者 葉金巖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