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4日訊 2015年10月,國務院批復建立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以下簡稱:黃三角國家農高區),賦予其在鹽堿地綜合治理、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體制機制與政策創新、四化同步發展方面作出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任務。2020年8月,中央政治局審議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將“支持黃河流域農牧業科技創新,推動楊凌、黃河三角洲等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在生物工程、育種、旱作農業、鹽堿地農業等方面取得技術突破”列入綱要。
2021年10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考察調研強調,黃河三角洲無論是生態保護還是農業開發,都有戰略意義。土地資源是很寶貴的,抗鹽堿作物發展起來對提高土地增量是很有意義的,對中國糧倉、中國飯碗也能起到積極的保障作用。
新引進14家高校院所30支科研團隊275名科研人員;示范種植36種作物245個品種(系)8600畝土地;舉全區之力開展科技大會戰;新建設7個科研平臺和2000畝中重度鹽堿地農業試驗示范基地……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以來,黃三角國家農高區各項工作突飛猛進,喜訊頻傳。
為加快推進黃三角國家農高區高質量發展,近日,山東省政府印發《關于支持黃河三角洲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山東將通過整合全省要素資源,全方位支持推動黃三角國家農高區高質量發展,凸顯全省農業科技園區龍頭地位,力爭到2025年,把黃三角國家農高區建設成為以鹽堿地農業技術創新為引領的全國農業創新高地、農業科技服務業為重點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農業“新六產”為支撐的鄉村振興示范樣板,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鹽堿地綜合利用新模式,為推動鹽堿地區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農高區貢獻。
《意見》從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培育壯大鹽堿地特色產業、支持農業科技交流合作、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強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等五個方面提出支持黃三角國家農高區高質量發展的具體措施,共十六條。
在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方面,重點支持黃三角國家農高區建設國家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實施重大科技項目、聚集高端科教資源、招引高層次人才,打造鹽堿地綜合利用先行示范區。
在培育壯大鹽堿地特色產業方面,加快發展鹽堿地特色種業,建設特色產業園區,吸引企業、項目入園,培育鹽堿地特色產業集群,打造現代農業強省突破的標桿。
在支持農業科技交流合作方面,通過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舉辦鹽堿地綜合利用科技創新會議等方式,加快開放融合發展,鼓勵國內外高端人才到黃三角國家農高區創新創業,打造全省現代農業開放發展的前沿陣地。
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方面,支持黃三角國家農高區創新科技示范推廣模式,創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打造科技支撐鄉村振興樣板。
在強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方面,重點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財政資金支持、金融支持政策、干部管理機制、與東營市一體化融合發展、協同推進機制等方面制定政策措施,優化高質量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