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膠東在線
2025-04-02 19:54:04
原標題:煙臺福山:紅色故事圈粉年輕一代
來源:膠東在線
原標題:煙臺福山:紅色故事圈粉年輕一代
來源:膠東在線
膠東在線4月1日訊(通訊員 劉超 陳彬彬)“我胸前佩戴的銀色紀念章,是從事空軍航空機務工作滿20年時,由空軍裝備技術部授予的銀質紀念章和證書;這枚金色獎章,是因我單位順利完成安徽蚌埠機場搬遷任務,被授予的三等功獎章。”
初春的山東煙臺,福山區梨景路小學禮堂內,70歲的福山區軍休干部、紅色宣講團成員叢龍崗讓孩子們湊上前來觸摸獎章。孩子們微仰著頭,目光隨著叢龍崗手中的獎章,一步步走進他的故事。
通過飄逸的書法展示、親手描繪紅色故事主人公等互動環節,宣講團用接地氣、深入淺出的方式,讓紅色故事變得既“潮”又有趣。
“這樣的宣講既能讓人聽進去,過后回味,還能引起新的思考。”同學們紛紛被“原地圈粉”。
像這樣的宣講,叢龍崗與戰友們——煙臺市福山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組建的“退役軍人紅色宣講團”成員,已堅持了近4年。
要“圈粉”年輕一代,就要用接地氣、有活力、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大眾話語,才能架起紅色歷史通向青少年的橋梁。
“一條大河,波浪寬……”在福山區西關小學,山東省優秀退役軍人鄒玉波開展抗美援朝愛國主義宣講時,即興唱起《上甘嶺》的主題歌;“五四”青年節,他帶領學生齊聲朗誦《讀中國》……“為了吸引同學,每次我都會設計特別的開場白。”鄒玉波認為,給初高中生宣講要“小中見大”,而面對幼兒園和小學的小朋友則需“大題化小”。
“大家都知道王亞平姐姐的故事嗎?”在航天員王亞平家鄉——福山區張格莊鎮宣講時,鄒玉波提問后,一名二年級的小同學立刻舉手:“我家隔壁就是王亞平姐姐家!”這一巧妙設計瞬間點燃課堂氣氛。
講述年僅18歲犧牲的陳祥榕事跡時,鄒玉波展示了一張陳祥榕用手扒橘子的照片:“你們看,小哥哥的眼神多么清澈,‘清澈的愛,只為中國’。”通過視覺與情感的雙重沖擊,故事的感染力倍增。面對低齡學生,他還設計提問、手工制作五角星手串、發放答題獎勵卡片等互動形式,充分調動孩子們的感官體驗。
一個故事勝過一打道理,一幅彌足珍貴的歷史照片、一幕蕩氣回腸的戰斗場景,都能讓紅色故事聽得見、站得住、立得穩。
“用小視頻、用精彩圖文,傳播紅色故事,課件更受年輕人歡迎。”宣講團成員常借助福山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后勤小組”的技術支持。寫稿、設計、剪輯、選主題、收集資料等全流程“陪練”,交通、場地、對接、協調等全流程保障。“后勤小組”利用自身優勢,采編拍攝了福山老兵事跡,建立具有福山特色圖片視頻樣本素材庫,不斷為宣講團的“課表”添磚加瓦。
以青年視角、青年話語共情演繹紅色故事,已成為福山紅色宣講新風尚。福山區在開學季、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國慶、烈士紀念日等重要節點,常態化開展“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老兵禮贊新時代·跟黨奮進新征程”“退役軍人展風采·紅色文化進校園”等活動。通過形式豐富、體驗感和參與性強的宣講,年輕一代不僅深受震撼,紅色故事也變得更加生動。
近年來,宣講團的宣講場次和人數都較往年創新高,截至今年3月底,累計開展紅色宣講進校園活動170余場次,直接宣講受眾4萬余人。
福山區“退役軍人紅色宣講團”以百姓視角、百姓語言、百姓情懷為紐帶,與時代同行、與發展共進,不斷創新方法手段,在細微處傳遞退役軍人模范事跡,用紅色精神激勵福山兒女奮進向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