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法制報
2025-03-17 15:17:03
原標題:聊城:“智慧政法”“鏈”接水城數字生態
來源:山東法制報
原標題:聊城:“智慧政法”“鏈”接水城數字生態
來源:山東法制報
□ 記者 屈慶春
通訊員 李國華
新時代新征程中,聊城政法系統厚植創新土壤,激活數字潛能,推動法治建設向現代化、智能化、高效化轉型。全市政法機關涌現出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數字政法創新應用:“ AI網格員”穿梭于各個網格微信群,高效化解社會矛盾;近百個監督模型為檢察工作精準賦能,讓每一個案件都經得起檢驗;公安機關依托“圖上指揮”系統,警力調度如臂使指,各類警情無所遁形……從基層治理的創新突破,到司法監督的精準發力,再到城市安全的全方位守護,聊城市委政法委以“智慧政法”為引領,筑牢社會穩定基石,為城市發展保駕護航,開啟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全新篇章。
“AI網格員”讓基層治理變“智理”
“你看,咱們小區車輛停放得整整齊齊,環境干凈整潔,鄰里關系也更和諧了,多虧了細心的網格員。”春節假期結束復工第一天,在東阿縣曹植社區,準備上班的居民林某一邊熱情地和鄰居打招呼,一邊興致勃勃地討論著小區的變化。
可就在不久前,這個小區還是另一番景象:居民隨意停放車輛,消防通道常常被堵塞,居民出行苦不堪言。“天天這么多車堵在消防通道,進出太不方便了,物業到底管不管啊?”“交了這么多物業費,真有事的時候,服務完全跟不上!”前幾日,類似的抱怨在曹植社區網格微信群里“炸開了鍋”。
誰能想到,這些“吐槽”剛發出不久,就被默默“潛伏”在群內的“AI數字網格員”精準捕捉到。它迅速生成“負面信息工單”轉交給小區網格員,網格員“接單”后,立刻開展實地走訪并了解到,物業其實早已接到 17次相關投訴,也一直在努力勸導,但收效甚微。面對這一棘手情況,網格員與社區、物業反復溝通協調,并咨詢居民共同商討制定了解決方案。僅一周時間,小區亂停車的“老大難”問題就被徹底解決。
“AI數字網格員”只是聊城“智慧政法”的一個生動注腳。近年來,聊城市委政法委將現代科技與傳統城鄉社會治理優勢結合,匯聚人、 房、 地、事、 物、 情等基礎信息,并聯公安、 物業等視頻監控系統,構建起跨越時空、精準研判、 部門共聯、 即時調度、 城鄉全覆蓋的“政法智治”社會治理總平臺。逐步形成了以“事件處置、風險防范、司法服務和執法監督” 4大主體平臺統領、 11個專項系統并行的“1+4+11”數字賦能應用體系,打造出市、縣(區)、鎮(街)、村(社區)縱向貫通、 40多個部門橫向覆蓋的數字賦能機制,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筑牢發展之基。聊城連續4年入選全國智慧治理創新案例,是全省唯一實現四連貫的市。
數字檢察點燃法治新引擎
“中午午休的時候,就看到有孩子偷偷摸摸去買煙,老板眼皮都不抬一下就賣了,完全不管對方是不是未成年人。”“就是,學校旁邊就有好幾家小賣部,孩子伸手就能買到煙,這風氣怎么能好起來。”
在東阿縣部分中小學門口,常有學生家長討論一個令人憂心的現象:學校附近開設了煙草經營網點,隨意向學生售賣香煙。這一問題引發了學校和群眾的廣泛關注,希望能盡快解決。然而,東阿縣煙草經營場所多達一千余家,要逐一調查核實其位置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無疑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面對這一難題,東阿縣檢察院另辟蹊徑,決定以數字建模的方式來辦理該領域案件。
該院通過互聯網公開數據精確收集了煙草經營場所與中小學、幼兒園的地理位置數據,構建了精細數據模型,通過深度數據碰撞,成功打造出“煙草經營場所與中小學校‘間距’數字檢察監督模型”。
“該監督模型借助互聯網開放性數據,結合檢察職能,精準定位煙草經營場所與中小學、幼兒園的位置信息,然后進行數據建模與碰撞分析,可迅速發現違法問題。”聊城檢察院新聞宣傳辦公室主任溫邱娜表示,該數據模型不僅成功解決了校園周邊煙草經營場所的監管難題,更具有極高的可復制性,能夠在更廣泛的社會治理領域進行推廣應用。它是東阿縣檢察院在法治與科技融合道路上的一次成功探索,為科技賦能檢察工作提供了優秀范例,也為其他地區開展類似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鑒。
依托大數據篩查推動民生問題源頭治理,讓人民群眾看得見司法溫情,摸得著檢察溫度,是聊城檢察機關“檢護民生”的新舉措。近年來,全市檢察機關牢固樹立數字檢察辦案思維,積極探索運用信息化技術輔助辦案,強化大數據分析與應用,堅守模型建用主陣地。2024年以來,依托全國、全省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平臺創建模型 90個、應用模型154個,核查線索5480 個,成案1079件,在全省首批實現重點模型應用清零。(下轉二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