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潔的藍白配色、方正的立體形狀,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放大的冰箱,但就是這樣一個“其貌不揚”的“大冰箱”,卻被譽為“集裝箱界的愛馬仕”,也使我國航空溫控物流產業遭受了長達30年的國外技術壟斷。它就是主動航空溫控集裝箱,是進行生物醫藥、精細化工等高價值溫敏物資運輸的重要裝備,研發門檻高、市場需求大。在兩年多以前,我國航空溫控物流裝備產業幾乎還是一片空白,而海爾生物醫療在2020年踏入這片“無人區”,僅用一年多的時間便突破了技術封鎖,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我國主動式航空溫控集裝箱完成國內首飛
近期,山東衛視《院士專家面對面》欄目走進青島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傾聽劉占杰講述他帶領企業不斷突破技術封鎖、解決社會痛點、實現自立自強的艱辛歷程。
劉占杰,青島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得者、山東省“泰山學者攀登計劃專家”,率領團隊多次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并帶領海爾生物成為青島首家科創板上市公司。
1970年,劉占杰出生于山東省煙臺市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989年,他考入了安徽理工大學,從此與制冷及低溫工程領域結下了不解之緣。從上海理工大學制冷及低溫工程專業博士畢業后,劉占杰成為了青島大學制冷與空調專業的一名講師。2001年,劉占杰放棄了大學老師的工作,來到海爾開啟了創業之路。
“為什么到海爾來創業,是因為在讀博士的時間,我的導師是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回來的,他是做這個低溫生物醫學的,那么我整個的博士課題也是和這些相關的,在這個過程中也看到了這個技術被國外‘卡脖子’,特別是低溫設備這一塊是空白的,有這么一個前提。從我本身來講,兩條選擇,一個在大學里繼續當老師,但是那個時間恰恰海爾這個創業平臺吸引了我。從另一個角度,要想實現產業化,在學校里難度要比在企業難度大,那么我就來到了海爾……”訪談期間,劉占杰講述了他選擇從高校到海爾的初心:將技術產業化。
2001年來到海爾后,劉占杰組建了十余人的團隊,開啟了技術攻關之路。2005年10月,在海爾集團“人單合一”模式指導下,劉占杰創立了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經過幾年的攻堅克難,海爾生物醫療的第一款產品,同時也是中國第一臺低溫制冷箱體類產品——超低溫冰箱誕生了,國外30年的技術壟斷就此被打破,中國的低溫冷藏產品從此實現了進口替代,海爾生物醫療也一舉成為國內低溫存儲設備規模化生產的先行者。之后10年,海爾生物醫療的超低溫存儲產品走進了包括歐美、非洲、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等在內的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行業市場占有率以絕對優勢位列國內第一、全球第三。
但是,劉占杰并沒有滿足。作為企業家,他堅定地認為,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2016年,他又帶領海爾生物醫療開啟了物聯網轉型之路,率先推動低溫存儲技術與物聯網技術的深度融合,圍繞用戶需求不斷探索場景和生態。同時,作為科研人員,劉占杰依舊保持著敏銳的嗅覺,時刻關注著行業動向,精準捕捉國家與人民的需求,不斷填補著行業空白。
在創業這件事上,劉占杰總能想到行業“前面”。正是在他持續的創新引領下,2019年,海爾生物醫療成為青島市首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從一個生產低溫制冷設備的電器公司成功轉型為物聯網生物安全解決方案提供商,實現了從高端品牌到場景品牌,再到生態品牌的蛻變升級。而年過半百的劉占杰,依然繼續帶領著海爾生物醫療,在更廣闊的市場里探索。
山東衛視《院士專家面對面》9月29日21:45播出,《劉占杰:“智”守生命“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