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下午,“媒體的語文教育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山東衛視《超級語文課》研討會”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視聽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冷凇受邀參與研討,并在會上作分享交流。本文根據冷凇在研討會上發言內容整理而成。
特別感謝北大新傳院電視中心,感謝俞教授邀請。祝賀山東廣播電視臺,還有唯眾傳媒以及合作方,《超級語文課》是一檔社會價值和市場價值巨大的節目。在講《超級語文課》之前,我想先談一點體會,就是十年以來,山東廣播電視臺形成了魯派文化節目的一個特征,它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的深入實踐。主要體現在以下五點上:
第一點,于少年處尋連續。傳承一定要從孩子開始,鄧小平總說從娃娃抓起,《超級語文課》其實是青少節目,從傳承角度講《超級語文課》占了先機。第二,于形態處尋創新。比如《超級語文課》節目的強賽制、圍讀總結的形式等。第三,于流域處尋統一。《黃河文化大會》聯動了多省,把崇高美、人文美、文化美的統一性整個貫通了。第四,于禮樂處尋包容。《中國禮中國樂》是我個人特別喜歡的一檔節目,只有尊禮才能致中和,它最體現我們的包容性。第五,于文脈處尋和平。我有幸參加了在泰安舉辦的紀錄片《大泰山》的研討會,從以山為尊,到以山為魂、以山為榮、以山為家,我真正的學到了讀懂泰山就是讀懂中國,因為中國從來不尋求擴張,只求國泰民安。所以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即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在我們整個魯派文化矩陣中都有非生動的實踐。
說到《超級語文課》,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第一點,以關愛與向善引發強共情性。我看到《超級語文課》以后,想起了我的童年和我的三位語文老師。今天又看到李強老師和馬玉煒老師,他們不僅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有講課技巧,比如反復提煉重點,比如聲情并茂的姿態,還有停頓性敲黑板的語態,演講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停頓性。另外,節目里的老師,他們都對孩子有愛,他們會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哪怕跟這些孩子只有一課之緣和一門之緣。
第二點,以開放和啟發實現包容性的教育。《超級語文課》最重要的三點,第一是人生勵志的啟蒙,第二是教會大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三是多樣化的思考和啟發方式。
第三點,混班教學、強PK賽制和圍讀總結的形式強化綜藝感。無對抗不綜藝,《超級語文課》文化類節目的根基是好的,它完全可以PK,完全可以對抗。只要有PK,有投票,老師們就得好好備課,得認真的去講,得用多元的方式講,我覺得這個其實非常好,就是大膽地采用競技形式。
第四點,以魅力教師為核心,構建了學者MCN矩陣。學者MCN未來是有巨大的空間的。《超級語文課》的各位老師們,都是深得語文課精髓的雜學家型的學者MCN,語文課能連通不同的領域,而且最重要的是表達能力的培養,所以有感染力和有魅力的語文老師,未來在做直播,在做教育甚至做帶貨都有可能。董宇輝老師和意公子其實就是深得語文精髓的雜學性的文化學者。
第五點,就是以特色選題來構建延展性融通思維。三季《超級語文課》節目里面,內與外、表與里、深與淺、知行合一在里面都有,另外又能夠把文與意、史與哲結合在一起,不是灌輸型的,而是雜學與專學的融合。包括田忌賽馬這樣的課,啟發的都是從語文課連通到思政、中文、歷史、外交、哲學、美學,甚至文化遺產保護學。
最后提幾點建議。第一個建議就是增加學生登臺演講的互動性,比如學生能不能再多登臺,小組討論能不能討論起來,這些會增加節目的效果。小組討論更像真人秀,包括他們準備的過程,最后推選出一個人上臺講,都很有趣。第二個建議是增加戶外實踐調研課。《超級語文課》其實已經有相似的研學內容,我特別希望做“跟著散文去旅行”,散文課里面有感知、有領悟,散文的學習其實特別能培養美的感覺。第三個建議是增加論述性、思辨性的課程。大家寫完論文還要講,講完還要接受全班同學甚至全年級同學的評判,這才能培養同學們的思辨能力。最后一個建議,節目組在其他的課程上,還可以延展出一個矩陣,比如超級思政課、超級歷史課、超級自然課、超級體育課、超級法治課等等,這個IP是無限延展的。
最后我想說,醫療領域有一句話,偶爾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我覺得優秀的語文老師,是偶爾提成績,總是去啟發,常常給鼓勵。有了《超級語文課》給孩子們的自信,中國才會更有文化自信,我就匯報到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