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4-04-13 15:50:04
原標題:“太空鮮花”盛放背后:我國航天育種直接經濟效益逾千億元
來源:海報新聞
原標題:“太空鮮花”盛放背后:我國航天育種直接經濟效益逾千億元
來源:海報新聞
都說種菜、種花是刻在中國人基因里的天賦,種植培育“航天育種(太空育種)”的鮮花,又是怎樣的體驗?近日,航天育種鮮花入駐中國電商平臺,首批上線的有山丹丹、月季、康乃馨等品種,這也是國內航天育種鮮花首次大規模面市。
太空育種山丹丹球莖銷售頁面(經濟日報)
據介紹,后續還會有更多的航天育種鮮花新品種亮相,如桃花、櫻花、郁金香等。它們的體積更微小,花期可達兩個月。按照新航天星空實驗室的計劃,每季度將上新一款太空育種鮮花。
除了觸網銷售,“太空鮮花”也在這個春天于田間地頭萌芽——清明節前完成播種后,江西省遂川縣碧洲鎮農民王頭生隔三差五就會來到水田邊,查看“太空蓮”的長勢,“你瞧,現在都長出立葉了,后期管理好,收成錯不了。”
“上過太空的蓮子就是不一樣,畝產翻番、口感鮮甜。”王頭生打開了話匣子,“畝產1000斤,毛收入6000元,真是實實在在的致富蓮。”王頭生所說的“上過太空的蓮子”,便是航天育種的成果“太空蓮36號”,如今推廣面積超2000萬畝,占全國白蓮種植面積的80%以上。
當然,除了自己種植一盆“太空鮮花”,或者耐心等待“太空蓮”的綻放、結果,大家也可以去洛陽欣賞正在盛開的“太空牡丹”。4月8日,洛陽“太空黑牡丹”“翰墨丹青”通過新品種初審。當天,洛陽國際牡丹園里,“太空黑牡丹”浴光綻放,吸引不少游客前去“打卡”。
“太空黑牡丹”“翰墨丹青”開花(頂端新聞)
紅花類型、粉花類型“太空牡丹”綻放(頂端新聞)
據悉,今年是洛陽國際牡丹園開展航天育種的第13個年頭。2011年,該牡丹園實施了洛陽牡丹、芍藥種子搭載神舟八號開展航天育種的科研項目。當時共挑選出982粒洛陽牡丹、芍藥種子進行航天育種,其中就包含有黑牡丹種子。通過技術人員的培育,在2016年首次7株鳳丹類型“太空牡丹”開花后,目前已有鳳丹類型、紅花類型、粉花類型與黑色類型“太空牡丹”開花。
而除了各類花卉,糧食、蔬菜、水果等也都進行了“航天育種”。早在1987年8月,我國第九顆返回式衛星首次搭載水稻、辣椒等種子,就開啟了我國農作物種子的太空之旅。目前我國已進行航天育種搭載實驗3000余項,育成主糧審定品種260多個,蔬菜、水果、林草、花卉新品種上百個,年增產糧食20多億公斤,創造直接經濟效益逾千億元。
何為“航天育種”?
“航天育種也叫太空育種,是讓種子搭乘返回式航天器進入太空,利用宇宙射線、微重力、高真空等特殊環境誘發種子基因變異。種子返回地面后,再選擇可遺傳的優良變異用于培育優質高產多抗植物新品種。”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國家航天育種工程首席科學家劉錄祥介紹。
云南省錦科花卉工程研究中心里發芽的太空種子(新華社)
在國內外農業育種過程中,輻射育種十分常見。對種子來說,太空就是一個超級實驗室,是提供輻射的絕佳場所,因為它具備了微重力、弱地磁、強輻射、高真空、極潔凈、超低溫等極端條件,在這個環境中引起植物基因變異的概率更高、程度更徹底、周期更短,因此太空育種的鮮花花期更長、花朵更鮮艷,而育種后的蔬菜更加高產優質,口感也更好。
種子的“太空之旅”是伴隨現代航天事業的發展而實現的。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三個國家擁有返回式衛星技術。
我國的太空育種始于1987年。當年8月,我國第九顆返回式衛星搭載精挑細選的小麥、水稻、青椒等百余個品種的農作物種子,順利完成首次“太空之旅”。返回地球后,它們經過雜交培育,誕生了大豆“鐵豐18”、棉花“魯棉1號”等一批獲得國家發明獎的優良新品種。
那么,什么樣的種子才會被帶入太空?
據了解,載人航天工程的載荷資源十分珍貴,種子要經過純度、凈度、發芽率等標準嚴苛的篩選,只有果實飽滿、活力好且遺傳穩定性高的種子,才可能隨宇航員一同在太空“出差”。而即使進入太空,能順利完成基因突變的種子比例可能不到10%。在科學家看來,航天誘變和“開盲盒”有幾分相似。
2021年,嫦娥五號搭載的太空稻種在華南農業大學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溫室開始萌芽(新華社)
在經歷過種子篩選、太空旅行之后,距離成為真正的太空種子也還有很長的路。據介紹,要培育出比較成熟的品種,至少要8年-10年時間。漫長的選育過程中,產量、抗性、品質、市場價值等每一項都要過關。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可能導致前功盡棄。“大量的品系在試驗的過程中被淘汰,留下來的只有通過專業機構品種審定(或鑒定)的,才叫太空種子,比例非常小。”劉錄祥說。
航天育種的一大批新品種已飛入尋常百姓家
如今,經過航空育種的小麥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地區及周邊的種植面積達到200萬畝以上。
而在“蔬菜之鄉”山東省壽光市,中國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10號館的航空育種展區里,番茄、茄子、辣椒等蔬菜長勢良好。“這里共展示了13個新品種,都是航天育種成果的代表,具有高產、優質、早熟、抗病力強等優點。”場館負責人馬尊娟介紹。
航天櫻桃番茄(CFP資料圖)
早年間,來自山東省平度市的47克青豐一號小麥種子、20克馬家溝芹菜種子、21克明村大黃埠西瓜種子、10克櫻桃番茄種子隨我國神舟七號載人飛船一起飛上太空,種子返回地面后,運用選育、雜交等技術,豐富了育種遺傳資源,為培育出產量更高、抗性更強、品質更優的新品種提供了充足的技術參考與支持。
“太空西紅柿現已經過5代繁育了,今年夏天市民就能嘗鮮了。”這些西紅柿色澤比較深,而且個頭相對較大。平度市明村鎮大黃埠村黨支部書記吳仁杰說,今年村里種了5畝太空西紅柿,長勢好、個頭大、產量高,而且非常甜,“據專家檢測,它所含的番茄紅素要比普通西紅柿高出4到6倍。”
2022年6月5日,河南綠久農業科技總經理劉順德把扶溝韭菜科技園“韭王子”“久黑”兩個韭菜品種送上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升空,在太空遨游6個月,當年的12月4日順利返回地球。這已經是他第二次把韭菜種子送上太空。如今,“韭王子”和“久黑”經過一年的培育,生長迅速,葉貌強壯,葉梢粗而長,葉色深綠,寬厚肥嫩,粗纖維極少,口感有余香,辛辣且野香味濃。用劉順德的話:“太空種子,產量高,口感醇香。”
原產于北美地區的蔓越莓,如今成了黑龍江特產。為了培育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蔓越莓新品種,黑龍江省撫遠市的蔓越莓種子曾兩度搭乘神舟飛船。
比拳頭大的彩椒、又大又甜的草莓……當下,眾多種類的太空種子已在田間發芽結果,正式走入市場,扮靚百姓餐桌,豐富著人們的味蕾。
據悉,如今全國多個省市都有太空育種蔬菜銷售市場。經國家相關機構檢測,太空育種蔬菜比普通蔬菜的營養含量高30%左右,所以價格也較普通蔬菜略貴。
變了模樣的太空蔬果安全嗎?
對于太空育種的蔬菜、水果,有人擔心安全問題,這些東西可以放心食用嗎?
從原理上來看,太空育種和常規誘變育種一樣,都是植物自身的基因組序列發生改變,沒有增加任何放射性。早在20世紀80年代,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聯合國糧農組織共同認定航天育種產品是安全的。
經過太空育種的番茄仍然是番茄,大豆還是大豆,并沒有外來生物基因導入與整合,其物種并未發生本質的變化。這就好比,DNA的基因排列是“1、2、3、4”,經過太空育種后的基因排列是“1、4、3、2”,只是排序發生變化。
從實際培育情況來看,經過太空育種的蔬果,味道、口感和營養都比普通蔬果更好。比如,太空黃瓜除了個頭比普通黃瓜要大,味道更加鮮嫩多汁;太空小番茄比普通番茄的含糖量更高,吃起來更香甜;太空紫薯更加甜糯,還有水果的清香;太空土豆的外皮呈黑色,內里是紫色,富含花青素,有美容保健的作用等。
“太空南瓜”的個頭比普通南瓜大出很多(新華社)
我國進行太空育種已經有37年的歷史。2006年9月,我國發射了首顆航天育種專業衛星——“實踐八號”,這意味著我國的農作物種子第一次擁有了太空專屬“座駕”。“實踐八號”搭載了糧、棉、油、蔬菜、林果、花卉等9大類、152個品種、2000多份種子等,推動我國太空育種研究實現跨越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我們有了自己的空間站,開啟了空間站時代的航天育種。”劉錄祥說,育種專家可以通過開發空間輻射生物學艙外暴露裝備與技術,開展真正的太空誘變育種,構建基于空間站的航天育種新體系,一方面可以精準設計和深度解析航天誘變機理,另一方面可以開展航天育種關鍵技術及重大基因誘變發掘與性狀整合,開發多樣化的新品種。接下來,將結合推進種業振興行動等重大工程,發揮航天育種在新種源創制中的優勢,開展協同攻關。
(海報新聞編輯 石慧 綜合整理自人民日報、上觀新聞、頂端新聞、經濟日報、河南日報等)
審簽:辛 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