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3-09-14 15:38:09
原標題:文化觀察丨“詩城詞都”,濟南底氣何來
來源:大眾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文化觀察丨“詩城詞都”,濟南底氣何來
來源:大眾日報客戶端
□本報記者 田可新
本報實習生 劉華寧
電影《長安三萬里》火了之后,全國掀起了一股詩詞熱。人們在反復的吟詠中,不斷發現詩意中國的絕美,也追尋著屬于中國人特有的浪漫。
泉城濟南提出要著力塑造“詩城詞都”這一文化品牌。敢稱“詩城”的地方,在中國有好幾處。比如四川江油,那里是李白故里,也是李白文化積淀最為深厚的地方。而重慶奉節也有此美譽,有“夔門一推開,詩從天上來”的說法。那濟南打造“詩城詞都”的底氣從何而來?
濟南與詩結緣的濫觴應從大舜的彈五弦琴說起,中國最早的詩歌《詩經·小雅·大東》相傳為濟南章丘人譚國大夫所作。據統計,本土及客寓、游歷濟南的詩詞名家達1200余人,可謂群星燦爛。除了杜甫在歷下亭留下的千古名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詩人元好問游覽濟南泉群后所作“羨煞濟南山水好,有心長作濟南人”之外,還有張養浩19歲時寫下的《白云樓賦》,“與臥蒼狗,下有驚湍,澎湃奔流霆”……歷代題詠濟南詩詞可達兩萬首以上,濟南詩詞之早、名家之多、名篇之海量世所罕見。但濟南的底氣更多還是來自“二安”。
幼安身上的“齊魯”身影
“二安”即辛棄疾和李清照,是生于濟南的宋代著名詞人。由于當時環境動蕩不安,兩人都未在故土善終,但濟南卻永遠是他們的根脈所在,他們的詩詞以及個人的精神氣質,都顯示出與濟南的緊密聯系。
辛棄疾字幼安,畢生渴望馳騁疆場,恢復中原。1161年,22歲的辛棄疾率領2000多家鄉父老兄弟離鄉南下,離開了養育他二十多年的濟南。辛棄疾的后半生,在地域上幾乎隔斷了與濟南的聯系,但他的精神氣質和人格特征,卻鮮明地展現著濟南這片土地和齊魯文化的滋養之深厚和綿長。辛棄疾的詞大多充滿氣魄和力量,將豪放詞能表達的意境開拓到空前的廣度與深度。豪放格調的形成,離不開他在北方的生活體驗,北方的狂風與沙暴,滾滾的河水和巍峨的山巒,既開闊了他的心胸、激蕩了他的靈魂,也隨時間的沉淀轉化成他最深沉的記憶,與家國仇恨交織,迸作筆下壯懷激烈的意象。
辛棄疾的詞寫盡一生的離合悲歡,有激揚時的剛烈,如“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有失意時的悲憤:“半夜一聲長嘯,悲天地,為予窄”;有輕狂瀟灑:“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種種情味,都圍繞他收復失地的政治抱負向廣遠處延展。在濟南22年的成長經歷,使辛棄疾深受齊魯文化精神的影響,也深得儒家“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積極入世思想的滋養。
濟南以泉水著稱,離開濟南的辛棄疾仍留存著有關泉水的印記,有記載稱,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年),辛棄疾卜居鉛山,在期思村發現一泉,因思念家鄉的泉水,決定在此修建新居。因泉的形狀如瓢,辛棄疾將其命名為瓢泉,此后他便常居于此。
易安的文心玲瓏
如果說辛棄疾的詞蘊涵著濟南豪邁曠達的氣質,那易安居士李清照的詞則契合了濟南柔婉、溫潤的一面。李清照生于齊州章丘(今章丘),是宋代婉約詞派的代表,善以花比女子的閨愁,文心玲瓏,曉暢雅致。
李清照在詩詞中多次寫到家鄉的花,尤其對荷花情有獨鐘,《浣溪沙·閨情》:“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寫婚后生活的甜蜜時光;《如夢令》:“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寫游時玩樂之酣暢;《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寫對丈夫的思念之情。芙蓉、藕花、紅藕,都是荷花的別稱,而濟南素以荷花著稱,被李清照頻頻提及的荷花,應是她與故鄉濟南血脈相連、情深義重的鮮活映照。
李清照的詞多寫一己的生活和感受,在遭遇了國破家亡的不幸之后,吟詠的仍是自己的人生歷程和內心愁思。但李清照的詞絕非禁錮在自哀自憐狹小境界內,而是情懷闊大,對家國命運的感受深廣而厚重,不僅婉約,而且頗具豪邁的氣魄,不輸豪放詞代表辛棄疾。李清照的《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和《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字字珠璣、鏗鏘有力,體現了李清照滿腔的激情。濟南的山水柳荷等靈秀之景,哺育了李清照細膩婉約的文思與詩情,同時,百里黃河千泓泉的磅礴氣勢及齊魯大地的文化精神,也賦予了李清照慷慨凜然的氣質。
濟南獨特的山川湖泉和文化風貌,孕育出了辛棄疾和李清照兩顆璀璨的文化明珠。“二安”作為詞人,將宋詞推向了中國文學的高峰;“二安”作為濟南名士,為濟南的地域文化建設提供了豐富的文獻資源和思想底蘊。
與“二安”跨時空對話
要讓“詩城詞都”名副其實,首先離不開對“二安”留下的精神寶庫的深度挖掘和創造性轉化、利用。
充分激活“二安”留下的文化資源,需要以現代人喜聞樂見的形式,與歷史中的“二安”進行跨時空的對話。去年夏天,“二安”文化旅游節正式啟動。活動現場,濟南市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獲得者李晴表演了新編京劇《李清照》“聲聲慢”選段,如泣如訴,余音繚繞,一瞬間仿佛將人們帶回了千百年前的濟南,與李清照相對而坐,暢敘幽情。
濟南市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山東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李保良,演唱了原創戲歌《辛詞吟唱: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唱出了辛棄疾的豪邁激情,激蕩著所有觀眾的心。在這場文化盛宴中,人們通過豐富有趣的活動深切感受到了“二安”的精神和“二安”的詩詞之美,讓泉城濟南與“二安”文化更加緊密地交匯、融合,迸發出生生不息的文化活力。
打造以“二安”為主的濟南文化名片,既需要根植濟南本土,深度挖掘相關的文化資源,又要立足史實,全面考察辛棄疾和李清照的人生軌跡,以開放的文化心態聯動“二安”南下后居住的城市,打開文化建設的新思路。
今年年初,濟南部分專家學者赴江西上饒、撫州就辛棄疾遺跡保護、稼軒文化挖掘與活化傳承、傳播等方面進行考察調研,推動兩地攜手,共同打造獨特而富有魅力的稼軒文化名片。此次聯動,充分顯示了名士資源在城市文化建設中的力量。兩地文化資源集約化整合創新,既顯示了對辛棄疾留下的精神財富的珍重和保護,也將在更大范圍內帶動城市文化建設。
打造“詩城詞都”,不止于“二安”。有專家建議,高標準策劃和打造一批體現濟南中國詩城詞都的IP地標性設施和平臺,如中國詩詞博物館、詩詞書法廣場(碑林)、詩詞小鎮、詩詞名人紀念館、詩詞數字展覽館等,提升文化載體,讓歷史活起來,把歷史詩詞文化資源盤活,實現優秀詩詞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打造濟南中國詩城詞都的文化地標。
當下的詩詞創作也不容忽視。“建議整合資源,統籌謀劃,為詩詞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現代詩歌創作展示搭建平臺,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濟南中國詩城詞都與泉城、曲山藝海、音樂舞蹈、書畫金石、武術健身、非遺文化等,相融相生、相得益彰,完全可以并駕齊驅,共同繁榮與發展,可通過全民閱讀、詩詞大會、文旅融合、文創手造、對外交流等內涵豐富的高檔次項目、賽事及活動,提升城市美譽度。”上述專家表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