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導報
2023-08-30 19:21:08
原標題:魯企勁吹“減碳風”
來源:經濟導報
原標題:魯企勁吹“減碳風”
來源:經濟導報
在雙碳背景下,多家魯企紛紛行動,量身定制“雙碳目標”,搶抓碳排放機遇,圍繞自身減碳、產業鏈減碳、新業務減碳,謀求自身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導報記者 王偉 初磊 煙臺報道
藍天、白云、碧海、沙灘,在山東煙臺,正在召開的2023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企業如何減碳廣受關注。
“能耗雙控”正轉向“碳排雙控”。今年7月11日,《關于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的意見》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
“隨著2030年腳步臨近,增加碳排的大門即將關閉。碳排權,就是發展權。”前來參會的萬華化學集團(下稱 “萬華”)總裁寇光武深感碳排雙控的緊迫性。他對經濟導報記者透露了萬華培育低碳循環產業鏈,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規劃。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如萬華化學集團一樣,在雙碳背景下,多家魯企紛紛行動,量身定制“雙碳目標”,搶抓碳排放機遇,圍繞自身減碳、產業鏈減碳、新業務減碳,謀求自身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自身減碳必修課
減碳,已成為當下企業的必修課。
萬華成立23年,銷售收入增長788倍,年均負荷增長33%,利潤增長616倍,年均負荷增長32%,在二級市場上,持有23年股權價值增長350倍。這樣業績的企業,在雙碳目標考驗下,是如何布局減碳的?
“我們從源頭加強碳資源管理,投資建設了光伏、風電、核電,實現低碳清潔社會增量,可以說到目前為止,根據萬華投資項目,按照萬華的股權投資占比,我們獲得的權益電量全部建成之后可達到324億噸,權益電量和煤炭發電項目可以減少碳排2500萬噸,通過光伏、風電、核電等新投資,實現社會低碳清潔電力的增量,通過增量實現萬華中國大陸地區6個工業園的電力需求全覆蓋。”寇光武介紹說。
“有人認為減碳將為企業發展帶來巨大的負擔,其實并非如此,因為減碳一方面能給企業節能降本、提質增效,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企業的品牌價值,提升企業的競爭力。”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戰京濤如是看待減碳與企業發展的關系。
與會的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本地生活集團總裁方永新表示,一個企業的經營利潤向未來要效益的話,只能走碳中和這條路,如果不走這條路就是死路一條。“阿里巴巴集團成立了ESG委員會,阿里巴巴未來財報只發兩張,一張是阿里巴巴的財務財報,還有一張就是ESG報告。”方永新說。
形成共識的是,企業減碳首先要從自身做起,要做減碳規劃。正如與會的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戰京濤所言:“企業要有科學頂層規劃,要重點突出,不要搞運動式減排,要從投入產出比最高的部分先做起來。要有完備的減碳路線圖,要從設計、生產、運營、維護,整個生命周期進行減碳。”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雙碳背景下,很多魯企已經制定了針對自身的減排目標,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魏橋”)董事長張波對經濟導報記者透露:“我們已經于去年對外公布了魏橋創業集團的雙碳目標,力爭在2025年以前實現碳達峰,2055年以前實現自身運營范圍凈零排放。”
產業鏈減碳
企業的減碳,并不僅僅是自身減碳這么簡單,還是一場整個產業鏈的革命。
據了解,包括萬華、魏橋等在內的很多山東企業的減碳動作都圍繞產業鏈上下游布局。寇光武透露,萬華將依托產業鏈優勢,與上下游合作方共同搭建低碳循環的產業鏈生態圈,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事實上,萬華也是這么做的。在產業鏈方面,萬華通過協同上下優質產業鏈,推動物流、包裝行業實現了循環共享。“比如,我們現在實現共享托盤。這個共享托盤,一個大約110元,實現共享之后一個的成本大約40元。我們現在每年節約六七千萬,通過共享PVC包裝袋,流轉率提升500%,同時也大幅度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寇光武說。
魏橋大力布局下游加工,建設魏橋輕量化基地,帶動形成新能源輕量化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在“料-材-器-用”各環節、全鏈條做優做強,打造從鋁水到零部件研發制造、再到整車組裝的完整產業鏈。
“能耗、碳排放不到之前的十分之一,規劃產值卻是之前的十倍。”對減碳效果,張波如是對經濟導報記者說。
魏橋在實現碳中和過程中還抓“牛鼻子”——優化能源結構。“目前,我們充分利用水電、風電資源,不斷壯大綠色鋁創新產業園,大力發展光伏、風力發電項目,這些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集團清潔能源占比接近三分之二。我們仍將積極布局風、光、儲等新能源項目,與傳統能源相結合,努力構建穩定高效、綠色低碳的能源供給新體系。”張波表示。
“要使減碳產生成熟效應,就要以低碳的產業化為杠桿來撬動整個產業鏈,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產生雙效的轉化,對于有能力的企業,帶動它的產業鏈、生態圈共同減碳,形成成熟效應。”戰京濤認為。
液化空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路躍兵提出要進行整個供應鏈的減排。
“對供應商要提出綠色低碳的要求來,使他在提供的設備、材料這方面,從源頭就開始減碳,這是上游。供應鏈的下游,就是怎么幫助用戶進行減碳,下游眾多行業,包括冶金行業、化工、石油煉化等,我們將通過技術改進幫他們來進行減排。所以說,這是整個供應鏈的一種減排。”路躍兵說。
新業務減碳
隨著減排的深入推進,企業在實踐中,數字化的應用、新產品的開發、廢棄物的回收利用等,都成了減碳路徑之一。
比如,在綠色低碳建筑方面,萬華通過高端人才社區的搭建,二氧化碳排放降低85%。在此基礎上,萬華正在研發生物級的產品,通過無醛添加膠黏劑,把一些廢棄的稻草、麥秸稈制成打板,減少森林開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新回收、新利用也是目前企業在雙碳減排推進中常用的手段。“我們通過廢熱回收利用,與園區周邊的企業實現了綠色循環,就像目前和河海集團合作的項目,把工業園的廢熱通過智慧能源站進行處理形成高品位的熱能,一些低品位的供應到城市進行民用供暖的利用,全部實施完之后,一年煤炭節約將達260萬噸。”寇光武介紹說。
新業務應用取得的減碳效果,離不開科技研發投入的支撐。“近年我們聯合研發的‘鋁電解一體化銅炭復合陰極(RuC)技術開發及應用’項目,噸鋁電耗、煤耗、二氧化碳當量排放均降低5%,電流效率提升2.2%,槽齡延長75%,噸鋁綜合經濟效益增加5%。”張波稱。
再看萬華,持續不斷的科技研發也在不斷推進中。“我們主要產品能耗比起2006年已經下降了90%。”提起科技研發帶來的效果,寇光武說。
寇光武透露,萬華通過開發新產品應用,助力新能源的解決方案,比如在風電、光電、新能源汽車電池方面,萬華也做了很多新產品的應用。新裝置通過氣改電實施載電循環,由蒸汽改為電力驅動,未來的碳排會大幅度節省。“這樣一來,萬華將不晚于2030年實現碳達峰,力爭于2048年之前實現碳中和,通過技術創新、能源轉型、上下游的合作,持續推動全產業鏈的低碳發展。”寇光武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