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時報
2022-08-05 16:04:08
原標題:濟南將構建“1+6”城市高鐵、高速雙通道
來源:濟南時報
上圖:正在建設的濟鄭高鐵濟南段 下圖:濟南地鐵2號線 資料照片
“交通網絡四通八達”位列濟南“十大優勢”次席,為鞏固這一優勢,濟南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進一步提出“構建更加暢通的綜合立體交通網”。如今,目標國際化、現代化、立體化的《濟南市“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印發,交通環境綠色高效、“鐵陸空地水”全面發展的暢達濟南展現在世人面前。
根據《規劃》目標,到2025年,濟南交通強國樣板城市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培育取得明顯成效,成為面向亞太、連接亞歐的黃河流域對外開放門戶;到2035年,基本建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水陸空聯動劍指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作為黃河流域中心城市,在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發揮交通先行引領的作用上,濟南聚焦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打造交通樞紐的雄心瞄準國際化,堅持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全力創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圍繞暢通國際鏈接,《規劃》以國際空港、陸港、河海聯運港口為支撐,打造互聯互通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為打造黃河流域對外開放門戶提供堅實基礎。圍繞打造陸海聯動戰略支點目標,年內將開工的濟南國際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將是一座4F級國際空港樞紐,機場旅客吞吐量達2550萬人次,引入濟濱鐵路、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打造“空鐵軌路”零距離換乘樞紐,加密國際國內航線,提升遙墻國際機場輻射能級和門戶鏈接能力,推動實現省會都市圈空港共享。高標準推進鐵路港、空港、水港、公路港聯動的濟南國際陸港建設,形成聯動陸海、服務全國、聯通世界的綜合性物流樞紐;推進濟南歐亞班列集結中心項目建設,到2025年“齊魯號”歐亞班列年開行數量1000列以上。建設河海聯運的港口水運體系,完成小清河復航及主城港區、章丘港區一期工程建設,建成1000噸級泊位14個,構建“一港二區”總體發展格局,大力發展河海聯運,形成出海出境新通道。參與推動京杭運河—小清河聯通工程,增強內河航道通行能力,發揮小清河航道在全省“一縱兩橫、三干多支”航道網中的骨干作用,打造綠色高效的“黃金水道”。
濟南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強化濟南在黃河重大國家戰略中的示范引領作用,與沿黃城市攜手推進“一”字型大通道建設。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負責人介紹,為提升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地位,《規劃》構建“一軸二廊三通道”綜合交通主骨架,北接京津冀,南連長三角,東西貫通黃河流域“一”字型大通道。其中,沿黃“一”字型綜合運輸通道是濟南西向經鄭州至西安、蘭州、西寧進而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東向連接濱州、東營,通達渤海的主廊道。
構建省會圈高鐵、高速“雙高”通道
在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框架下,交通進一步互聯互通。《規劃》構建省會經濟圈“1+6”城市高鐵、高速“雙高”通道,提高濟南與淄博、泰安、聊城、濱州、德州、東營等6市聯系水平。目前,省會經濟圈內現有“雙高”通道城市為濟淄、濟泰、濟德,待濟鄭、濟濱高鐵通車后,濟南與聊城、濱州、東營將實現“雙高”通道互聯互通。
《規劃》謀劃研究聊城至泰安至萊蕪至京滬高鐵輔助通道、萊蕪至臨沂、濟南至濟寧、濟南至淄博、濟南至雄安等鐵路。推動實現省會經濟圈市市通高鐵,打造“軌道上的省會經濟圈”,由“互聯互通”向“直連直通”轉變。研究利用高鐵主骨架,依托濟青高鐵等既有鐵路線路,采取增開車次、增加停靠站等措施推進省會經濟圈城際列車公交化運行,實現對省會經濟圈及周邊區域的高效覆蓋。全力推進省會經濟圈高速公路聯絡線建設,輻射帶動聯線周邊21個區縣發展。到2025年,全市高鐵運營及在建里程突破500公里。
據了解,濟南計劃新改建高速公路約390公里,加快形成“二環一聯十六射”高速公路網,推進濟南至濰坊、繞城高速二環線西環段、北環段、商河至武城等10個高速公路新建項目,實施濟南繞城高速小許家至遙墻機場段、小許家至港溝段等6個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到“十四五”末,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940公里。
到2025年,初步實現省會經濟圈內城市1小時通達、省內主要城市2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通達。
加快研究論證大澗溝經仲宮至柳埠云巴項目
在市域交通一體化方面,建設高速公路、快速通道、市域鐵路為一體的快速骨架網絡,強化主城區與外圍組團聯系和外圍組團間直連,構建主城區與外圍區縣直通的“人”字型走廊,形成主城區至商河、平陰、章丘、萊蕪—鋼城“四向放射”的高快一體通道和外圍區縣間快速通達通道,加快形成外圍區縣間直連的“三角形”通道。
著力構建市域鐵路通勤網,推進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謀劃推進主城區至周邊區縣的軌道交通通道以及外圍區縣間的鐵路聯通。具體來說,依托濟萊高鐵、膠濟客專、濟青高鐵、濟濱鐵路等線路,謀劃研究開行市域(郊)列車,構建市域鐵路通勤網,提升全域快速服務水平。根據《規劃》,濟南積極推動中低運量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加快研究論證大澗溝經仲宮至柳埠等云巴項目,提升城市軌道交通服務水平。
為落實“匯全省之智、舉全市之力加快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打造便捷通暢的跨黃通道。續建、新建G104黃河大橋改擴建、航天大道隧道、黃崗路隧道、繞城高速大北環黃河大橋、S241章濟黃河大橋、濟濱鐵路公鐵兩用橋、G105東阿至平陰黃河大橋、齊州大橋等13處跨黃通道,便利兩岸經濟社會聯系和人員往來,加速邁向“黃河時代”。到2025年,運營及在建跨黃橋隧達到26座,市域范圍內平均每7公里、起步區范圍內平均每3公里就有1處跨黃通道。
到2025年,初步建成市域、市區兩個“1小時交通圈”,基本實現主城區15分鐘、建制鎮30分鐘進高快速路。
起步區預留引入濟濱鐵路研究實施鳳凰路西延
《規劃》在完善城市交通方面,提高中心城區交通承載力,優化完善城市道路網絡,加快軌道交通二期159.6公里和濟南東站至濟陽35.5公里有軌電車建設,推動形成城市軌道交通主骨架。適時開展軌道交通三期建設規劃編制工作。到2025年,運營及在建城市軌道達到279公里,推動軌道交通場站TOD綜合開發,完善周邊公交、慢行體系,引導城市功能、人口向軌道站點周邊集聚。
為支撐重點片區發展,推動起步區、高新區、濟南國際陸港(四港三區)、中央活力區、國際醫學中心等重點片區內部骨架路網建設。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研究實施鳳凰路西延工程,加快推進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7號線一期、濟南東站至濟陽區(起步區)有軌電車建設,實現起步區與主城區及城市樞紐的直連直通;預留濟濱鐵路引入起步區聯絡線條件;優化調整起步區高速公路線網布局,形成高速公路環線。在濟南高新區加快推動軌道交通4號線一期、6號線、7號線一期、8號線一期工程建設,服務齊魯科創大走廊、智能制造大走廊發展。在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推進齊魯黃河大橋及配套道路建設,規劃建設醫學大道、南北三號路等主干路。在濟南中央活力區推進黨楊路、東西三號路建設,形成串聯西客站、黨家片區的東西向貫通重要通道。
按照“快速骨架成網絡、新城建設有支撐、老城服務有提升、關鍵節點有突破”的思路,新建城市道路700公里,推動黃河大道、工業北路快速路東延等城市快速路建設,重點完善二環北路、虎山路東延、開源路等城市主次干路,實施支路網加密行動,加快形成快速路、主次干路、支路級配合理、結構完善的城市道路網。(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羅曉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