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早報
2022-07-22 07:24:07
原標題:科創板今迎開市三周年 咱青島“五朵花”爭艷
來源:青島早報
7月22日,作為國內注冊制改革的首塊試驗田,科創板迎來開市三周年。三年來,科創板上市公司已增至430多家,市值突破5萬億元,為國內眾多科技創新企業的更高質量發展提供資金支撐。青島已有“五朵花”爭艷科創板,高測股份、云路股份、海泰新光、海爾生物和青達環保憑借出色的業績給家鄉增光添彩。
十倍成長 科創板總市值突破5萬億
早在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鳴鑼開市。三年來,科創板上市公司隊伍不斷擴大,截至今年7月21日,科創板上市公司已由首批25家擴容至437家,IPO融資總額累計近6400億元,總市值規模突破5萬億,較最初的5500億增長10倍左右。開市三年來,科創板已逐漸成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整體業績保持較快增長,成長性凸顯。2019年至2021年,科創板公司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為28%,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為70%,增幅領先于A股其他板塊。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7月15日,科創板上市公司總市值為5.39萬億元,平均市盈率為44.98倍。股價方面,科創板股票相較發行價平均漲幅為115%,312只個股實現上漲,125只個股跌破發行價。其中,光伏概念的固德威、奧特維以及生物醫藥概念的美迪西上市以來漲幅排名前三。
不過,在注冊制的定價方式和交易制度下,科創板新股破發趨于常態化。2021年度,科創板新股上市首日破發家數比例6%,上市后5日、10日、20日、30日破發比例接近10%。2019年-2022年科創板新股破發比例均高于同期主板破發比例。
據統計,科創板437家上市公司2022年一季度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375.7億元,歸母凈利潤277.9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硬科技”屬性,科創板有10多家上市公司屬于未盈利公司,僅百濟神州一家的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就虧損高達28億元。
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表示,科創板開市以來給市場和投資者持續帶來各類優質硬科技標的,并且作為注冊制改革的試驗板,科創板的開通加快了企業上市排隊速度,上市定價更加公允,為優質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為國家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貢獻了重要力量。
青島元素 科創板上市青企“花開5朵”
目前青島共有5家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不多但質量很高,其中生物醫藥領域2家(海爾生物、海泰新光),節能環保(青達環保)、新材料(云路股份)、新能源(高測股份)領域各1家。海爾生物于2019年10月25日上市,是島城首家科創板公司。
從2021年年報看,5家科創板上市青企去年克服多重不利因素影響,業績穩定增長,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統計數據顯示,5家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均實現雙增,營收合計55.66億元,同比增長51%;凈利潤合計13.11億元,同比增長93%。海爾生物去年營收增長52%,凈利潤增長122%;雙碳戰略背景下,光伏產業鏈企業——高測股份增速亮眼,營收同比增長110%,凈利潤同比增長193%。在“硬科技”底色方面,5家青企研發人員數量合計1161人,同比增長29%;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比例達20%;整體研發強度8.6%,高于青島上市公司整體水平5.5個百分點,其中海泰新光研發強度最高,達到13.4%。5家科創板公司平均擁有發明專利56項,在低溫存儲、切割裝備、醫用內窺鏡、關鍵材料等技術領域保持行業領先,部分技術實現進口替代。海爾生物控股子公司、海泰新光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云路股份深耕細分市場,已成為先進磁性金屬材料制造業“隱形冠軍”。再融資方面,高測股份近日已成功發行4.83億元可轉債。同時,今年一季度,5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穩中有進,營收、凈利潤同比均實現正增長,其中高測股份營收、凈利潤同比翻番。值得一提的是,6月下旬以來,沃隆食品、海力威新材料、青島青禾、以薩技術、三祥科技、雷神科技、浩大海洋共7家青企密集提報上市材料,其中以薩技術的目標是科創板。
交易變革 做市交易機制落地倒計時
正值科創板三周年之際,上交所本月15日發布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規則及配套業務指南,對科創板做市交易業務作出更加具體細化的交易和監管安排,這也意味著科創板做市交易機制進入倒計時。
今年5月,證監會發布《證券公司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試點規定》,符合條件的證券公司可以按照要求向證監會申請相關試點資格。目前至少已有14家上市券商公告稱擬申請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試點資格,包括中信證券、招商證券、銀河證券、國信證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等。
科創板為何實施做市商制度?中泰證券青島香港中路營業部首席投資顧問李艷表示,科創板開戶需要50萬資產以上,相對較高的參與門檻導致其流動性相對主板、創業板有一定劣勢。引入做市商以后,預計有利于活躍市場,改善流動性。未來如果有降低參與門檻的政策出臺的話,會進一步提升科創板關注度和活躍度。同時,隨著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不斷增多,優質的公司也對在市場競爭中不斷涌現,優勝劣汰的機制下,投資者需要認真研究甄別。
科創板做市商制度預計將提升股票流動性與換手率水平。“假設券商做市持倉市值在1%至4%之間,科創板做市總規模預計在500億元至2100億元區間。中性假設引入做市商后交易量提高(至550億元/日),做市價差為0.5%,做市交易占比為20%,預計每年帶來的增量收入約為100億元至130億元;按90%的利潤率測算,帶來的增量利潤約為90億元至117億元。”財通證券表示。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實施做市商制度后,科創板日均換手率有望提升10%-15%左右。
友情提示>>>
首批上市公司今天迎來解禁潮
3年前首批上市的科創板企業迎來大股東解禁潮。數據統計顯示,20多家科創板公司解禁時間集中在本周五,包括中微公司、瀾起科技、中國通號、杭可科技、西部超導、華興源創、南微醫學,且解禁市值均超百億元。中微公司解禁市值最大,將有2.87億股上市流通,主要為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解禁市值高達320多億。相比之下,科威爾、至純科技、新安潔這3股的解禁壓力較小,解禁市值均不足千萬元。不過,解禁并不等于減持。7月15日晚間,中國通號、容百科技、心脈醫療和虹軟科技等9家公司公告稱,股東表示延長鎖定期6個月或12個月,或承諾解禁后6個月內不減持。
回顧過去兩輪科創板的解禁高峰—2020年7月和2021年7月,期間前后科創50指數均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對于本輪科創板解禁潮對市場影響,國盛證券首席策略師張峻曉認為,結合歷史經驗看,臨近7月解禁高峰,科創行情可能會經歷短期調整,一般領先解禁高峰5-10個交易日,但由于實際集中減持往往并未落地,更多以情緒擾動為主,解禁前后往往經歷短期“V”型反轉,隨后陸續步入實際減持窗口,市場也基本延續震蕩格局,待解禁壓力充分釋放后重回上行通道。
名詞解釋>>>
何為做市商制度
做市商制度是一種市場交易制度,由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的法人充當做市商,不斷地向投資者提供買賣價格,并按其提供的價格接受投資者的買賣要求,以其自有資金和證券與投資者進行交易,從而為市場提供即時性和流動性,并通過買賣價差實現一定利潤。即做市商報出價格,買賣雙方不必等到交易對手出現,就可以按照這個價格進行買入賣出。
競價交易是當前環境下A股市場最主要的交易方式,是一種由指令驅動的交易機制。交易所起著紐帶作用,投資者可以以市場報出的最低價買入股票,也可以以市場報出的最高價賣出股票,交易所的系統會按照“價格優先”與“時間優先”的原則來撮合買賣雙方進行交易。
本版撰稿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忠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