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19-06-24 10:03:06
一、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的特征事實
1.二十強分布,深圳、香港和上海蟬聯前三,長三角、珠三角都市連綿區占據十席
從二十強城市區域分布看,絕大多數位于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以及港澳臺地區,且多處于都市圈內,其中長三角都市連綿區、珠三角都市連綿區分別占據二十強中的6席和4席。
2.區域格局:“南強北弱”逐步固化、“東中一體”進一步凸顯
從南北向看,2018年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前十、前二十、前三十名的城市中,分別有9個、18個、25個城市位于南方,北方城市數量嚴重不足。與2017年相比,2018年北方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平均下降了6.2位,南方城市則平均上升了5.4位。南北分化加劇,中國城市經濟競爭力格局“南強北弱”態勢進一步固化。從東西向看,2018年具有強競爭力優勢的城市多位于東部地區,中部地區中心城市不斷崛起,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整體緩慢提升,推動中國經濟空間的“東中一體”趨勢進一步凸顯。
3.都市圈層面:經濟競爭力呈現以中心城市為引領的梯次分布格局,且多中心、單中心特征差異明顯
根據2018年城市經濟競爭力指數平均值的高低,全國發展較為完善的18個都市圈可劃分為四個梯隊。其中,珠三角都市連綿區位居第一梯隊,整體經濟競爭力強勁。長三角都市連綿區、首都經濟圈和廈門都市圈位居第二梯隊,其余都市圈分別位列第三、第四梯隊。
二、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的分項表現
1.綜合增量競爭力:東部地區整體較高,中西部中心城市間競爭激烈
2018年東部地區城市綜合增量競爭力整體水平較高,且呈現由多個中心引領帶動的特征。同時,中西部地區中心城市的綜合增量競爭力排名有升有降。
2.綜合效率競爭力:都市圈和中心城市綜合經濟效率水平普遍較高
從城市綜合效率競爭力指數看,香港和深圳分別排在全國第一和第二,且明顯領先于其他城市。綜合效率競爭力較強的城市密集分布在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都市圈、城市群,以及零散地分布在一些中西部地區都市圈內。
3.城市綜合增量競爭力與城市產業結構升級優化狀況密切相關
2018年,中國城市綜合增量競爭力與第三產業占比呈現明顯的正相關關系,而且相較于那些產業結構較低的城市,這種正向相關關系在產業結構層次和水平普遍較高的城市更為突出。
三、城市經濟競爭力的三個主要研究發現
1.省域層面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高水平分化和低水平均衡并存
從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變異系數看,2018年在綜合經濟競爭力整體水平較低的省區內,城市間差距較小,在綜合經濟競爭力整體水平較高的省區內,城市間差異較大。對比2017年,2018年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在部分省區呈高水平分化,部分省區趨于平衡,個別省區呈現低水平均衡特征。
2.城市創新發展對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提升影響明顯
2018年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與城市R&D投入指數、專利申請數以及與衡量創新驅動的知識城市指標間整體保持顯著正相關關系,即城市的創新能力越強,其綜合經濟競爭力就越強。
3.生態文明、文化繁榮和城鄉一體對大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具有重要影響
2018年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與環境友好的生態城市指數等指數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而且隨著城市規模的增大,這種相關關系更強,凸顯了生態文明、文化繁榮與城鄉一體發展對于提升大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性。
四、中國城市經濟競爭力未來發展格局展望
當前及未來,中國城市應著力構建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相契合、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適應的城市經濟新格局。重點通過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間的有機互動、優勢互補,形成以中心城市引領都市圈城市群發展、都市圈城市群帶動區域發展,進而促成更加高效、協調、充分發展的多中心集群網絡化城市經濟競爭力新格局,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國內鋼價繼續小跌 鐵礦石市場“強中有弱” 報告:中國經濟上半年“弱企穩” 預計實際GDP增速為6.3% 強化督察權威 推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從南“嗨”到北,全國進入青島啤酒節嗨夏模式 GRE年度報告發布 中國考生語文弱數學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