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19-05-16 09:30:05
思想之花,在強省建設實踐中綻放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哲學社會科學重要論述的山東實踐
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
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哲學社會科學的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突出強調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對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作出重大部署。
三年來,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為指引,山東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路徑篤定而清晰——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新形勢下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在正本清源上展現新擔當,在守正創新上實現新作為。哲學社會科學的思想之花,在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的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實踐中綻放。
高舉旗幟搭建平臺 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兩個不可替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社會科學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為了發揮好“兩個不可替代”的作用,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戰線堅持與時代同進步、與實踐共發展,省委省政府在頂層設計上統一部署,著力構建理論研究“一盤棋”格局,率先制定下發了《關于實施山東省理論建設工程推進“四大平臺”建設的意見》,出臺《中共山東省委關于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實施意見》等重要文件對有關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尤其是對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山東設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專項,從多學科、多領域、多視角加強對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研究闡發,統籌利用省內各類研究平臺載體、重要思想陣地,凝聚起精神引領的力量。
哲學社會科學堅持什么樣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直接關乎其發展水平和社會貢獻。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別于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志,必須旗幟鮮明加以堅持。
“我們作為中國人不能不追問:中國究竟為什么需要馬克思?”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姜輝解讀,在人類歷史上,馬克思主義第一次使對社會的認識真正成為科學,為哲學社會科學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偉大的認識工具”。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何中華說,馬克思主義關于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認識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等原理,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要解決真懂真信的問題。山東以重大項目撬動發展引領方向,牢牢抓住重點工程、重大課題這個基本載體和聯系紐帶,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龍頭帶動作用。
走進山東的高校校園,獨立的馬克思主義學院或思政部成為校園內的馬克思主義精神家園。在14個重點馬院、20個示范思政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在校園走深走實,唱響了學習新思想、用好新思想的時代最強音。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的引導帶動作用下,省重點理論研究基地、重點馬院、重點新型智庫發揮集團優勢和規模效應,目標任務相互支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一體聯動、同頻共振,充分回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將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內容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傳播渠道建設貫通起來,打好“組合拳”、奏響“交響樂”,組成能打硬仗的“山東戰隊”。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為強省建設提供強大智力支持
哲學社會科學是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為實踐提供科學指南。
省委深諳這一點。通過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論述,運用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經過認真調研、深入謀劃、排兵布局,形成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為目標,以八大發展戰略為支撐,以全面深化改革為保障,以全面從嚴治黨為統領的整體發展格局。而在具體實踐中,各級正是自覺運用科學理論指導工作,緊緊扭住這個整體發展格局,不斷推動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開創新局面。
在此引領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走在前列、全面開創”和“四個扎實”的要求,充分發揮“思想庫”“智囊團”作用,著力研究解決新時代新形勢下山東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經濟文化強省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山東人才現狀如何?存在什么問題?外省有哪些好經驗?2017年,山東社科院就接到省委布置的一項任務:弄清楚山東人才家底,以便有針對性地調整省里的政策,更好支撐和服務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山東社科院組建專項調研課題組,與省委組織部密切溝通配合,開展廣泛深入調研,對我省人才狀況作了全面、精準的定量分析,找出了人才發展的痛點、堵點,最終形成的《山東省人才支撐新舊動能轉換調研報告》突破力度大、含金量高,提出了有針對性的人才政策建議,為省委、省政府此后一系列重要決策和政策的出臺提供了有力支持。
再過兩天,5月18日,山東社科論壇——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研討會將在濟南舉行,
眾多專家學者將圍繞山東打造對外開放新優勢、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聚焦中心工作,引領學術研究,發揮資政作用,山東社科論壇已經成為凝聚全省社科研究力量服務中心工作的高質量舞臺。
立足新時代新要求,新型智庫逐漸成為哲學社會科學服務決策的重要載體。山東社科院發起成立的山東智庫聯盟成員已達50多家;全省黨校系統組建智庫聯盟,設立“新舊動能轉換”“優化營商環境”重大調研課題,集全省黨校系統之力開展研究。目前,各重點新型智庫建設試點單位累計推出研究成果700余項。
在齊魯大地,哲學社會科學正逐漸從“書齋里的學問”“書架上的思想”,變成“決策中的參考”“實踐中的指南”,在服務強省建設中不斷綻放出理論光輝,顯現出強大生命力。
守正創新繼承發展 開創哲學社會科學新局面
19世紀的“闖關東”浪潮中,山東人把誠信、尚義的齊魯風尚帶到關外,把敢闖新路、敢為人先的開創精神寫進歷史。當下的山東,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堅持守正創新、傳承發展,以思想上不斷開拓創新,引領行動上持續走在前列,凝聚起廣大黨員干部擔當作為的強大精神力量,推動了山東精神面貌的轉變。
4月20日,劍橋大學博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做客第172期齊魯大講壇,主講“5G與智慧社會”,和聽眾一起交流“5G到底有多快”“智慧生活什么樣”。
哲學社會科學既要上接天線,又要下接地氣,才能真正承擔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山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提高國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為目標,廣泛開展社會科學普及。充分發揮“百姓宣講”“理想中國”“宣講時間”和齊魯大講壇、社科普及周等宣傳宣講品牌效應,發揮理論大眾化示范點、理論宣教基地以及各類社科公益講壇講堂、展館展覽等作用,讓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走進百姓生活,著眼群眾需要解疑釋惑、闡明道理,以實際行動把學問寫進群眾心坎里,培厚全民人文社科素養。
齊魯大地有著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代代相傳的紅色基因融入山東人血脈,成為山東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不竭源泉和閃光特質。
山東堅持突出特色,著力構筑文化研究高地。通過舉辦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和世界儒學大會,建設儒家文明協同創新中心、全球孔子學院總部體驗基地,傾力打造具有全球引領力的儒學研究中心,山東在世界儒學研究傳播中的話語權進一步提升;通過設立沂蒙精神研究專項,推出“沂蒙精神與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研究”、紅色基因傳承面對面等一批重要理論研究成果,沂蒙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出強大的精神力量。
創新是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永恒主題。新形勢下,山東堅持問題導向,深入開展科研組織、評價激勵、人才培育、經費管理等改革,并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引領,不斷推動學理創新、學科創新、學術創新。山東社科院、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的創新工程漸入佳境,新媒體和智庫合作機制建設取得重要突破。《文史哲》《東岳論叢》《山東社會科學》等學術刊物品牌效應凸顯,山東大學歷時36年完成的《杜甫全集校注》榮獲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國學成果獎,影響深遠。
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源。如何在強省建設中增加有效知識供給?如何提高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總體建設水平?如何錘煉扎實學風,解決有理論缺實踐、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度缺溫度、有高原缺高峰等問題?山東哲學社會科學的文章在齊魯大地上不斷鋪展,其方向和目標堅定而明晰——與時代同脈搏,奮力開創中國特色、齊魯風格、山東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新局面。
(大眾日報記者 卞文超 魏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