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18-02-14 00:03:02
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隆重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即日起,大眾網采編人員分赴山東17市,用手中的筆和鏡頭全面展示全省上下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生動實踐,充分反映改革開放以來山東取得的重大成就。記者們深入基層,走近工人、農民、醫生、售票員等普通群眾,親身體驗他們的生產生活,傾聽來自基層的聲音,用原汁原味的典型事例,深入報道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求所愿,多角度展示我省在經濟文化強省建設中的創新實踐。
我們將通過圖文、短視頻、手機直播、VR、H5等融媒體報道方式,在大眾網、大眾論壇、山東24小時新聞客戶端、山東手機報、@大眾網新浪官方微博、大眾網官方微信、大眾網17市分頻道全平臺推出報道。更多精彩,期待您的關注!
新春走基層【73】
盼了355年!日照這個村懸崖邊上“鑿出”千米水泥路
時間:2018年2月12日下午
地點:日照市東港區西湖鎮申莊子村
記者:陳鵬飛 李爍鄒慧
農歷臘月二十七,日照東港區西湖鎮申莊子村,零下5℃。這里海拔高、處于所在區的最西南端,被稱為東港區的“小西藏”。
60多歲的村民申法春得知記者來采訪,迎面就喊道,“懸崖邊上有段路叫閻王鼻子,小王書記他不怕,愣是把俺村300多年沒通的路修出來了?!?/p>
如今的山路
申法春說的小王書記叫王義朋,他是日照市東港區西湖鎮申莊子村的第一書記。如今,他在這個村子里無人不知,從老到少紛紛為他豎大拇指。因為自從他來了,懸崖邊上修出來一條長1100米、寬8米的水泥路。而這一條出村、回家的路,村民盼了355年。
這是一處深山貧困村村民出山“難”
見到王義朋的時候,他剛剛參加完區里召開的第一書記座談會。過去一年,因為他,申莊子村出名了。而他也走進了村里的每個村民心中。
以前通往村外崎嶇的山路
申莊子村位于東港區西湖鎮西南隅,建村355年始終與西湖鎮“割裂”。從地勢上看,這里三面環山,僅有一條向西的崎嶇小路。百年來,村民出村都要繞道鄰鎮后村、黃墩的多個村莊,到西湖鎮駐地要16公里。
大山阻隔了距離,也嚴重阻礙了發展。房屋建在山坡上,村民靠天吃飯,全村66戶188口人,貧困人口就有30戶62人。這些貧困人口中,絕大部分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大多喪失或基本喪失勞動能力。在西湖鎮40個村中,是貧困人口最多、條件最差的村莊,是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
自建村355年來,申莊子村由于地勢險要,鮮有人至此,長時間與世隔絕,路的問題、水的問題就成為了當地發展的瓶頸。
“推著走不如扛著走。”這是村里自古流傳下來的一句話,以前的申莊子村,一下雨路就泥濘不堪,村民們進出村莊,推著自行車進不得、退不得,只能將車子扛出村子。
能在村中修一條水泥路、生財路,是申莊子村民幾百年來的夙愿。近些年來,眼看周邊的村莊陸續修了路,村民不用再忍受黃沙泥水困擾,“修一條申莊子村人自己的水泥路”已經迫在眉睫。
村里來了第一書記敢在“閻王鼻子”上修路
2016年6月17日,根據日照市委統一安排,王義朋任職日照一中派駐東港區西湖鎮申莊子村第一書記,掛職西湖鎮黨委副書記。
第一書記王義朋
王義朋接受大眾網記者采訪
在察民情、匯民意的走訪調研中,王義朋果斷決定向“交通不便”這一群眾呼聲最高的難題開刀。在西湖鎮黨委政府的主導下,經過市、區財政部門、水利部門、交通部門多次勘驗,決定從申莊子村東“殺牛溝”“閻王鼻子”處打通至安子溝水庫處村村通公路,路長1100米、路寬8米。
聽“閻王鼻子”這名字,便知道這山坡何其陡峭。1100米的公路,位于山崖處就有600米。山巖陡立,山澗幽深,雜草叢生,數百年來只有一條坍塌的羊腸小道,白天都少人行走。
山路開挖時的情形
投資對申莊子村這個相對原始的村落來說,更是天文數字。光修路資金就需要110多萬元,路面硬化防護至少40萬元。尤其復雜的是,修建這條路,需要經過申莊子、顧家溝、響水河、安子溝四個村的山場,而且不少山場都已承包出去,協調關系極為不易。
“只要群眾有需求,再難的事,也要辦到?!睘榇蛲ǚ杖罕姷倪@最后1.1公里,修好這條“民心路”,王義朋“上接天線”爭取資金,“下接地氣”做群眾工作,終于讓上下落差46米的盤山公路開建了。
鋪管道、建堤壩、運土方、修道路……僅一年多的時間,一條申莊子村民的“希望之路”便綿延于陡崖之上。如今,申莊子村到西湖鎮駐地的行程縮短了8公里。
這條路搭起了村民回鄉的創業路
355年后,幾代申莊子村人期盼的希望之路終于被貫通。
嚴冬臘月,當記者站在這條路上,望著這條“希望”之路,足以感受出來一條路帶來的分量。王義朋說道,至今還有上了年紀、行動不便的村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回家的路順暢了,也搭建起了村民回鄉的“創業路”?!耙郧按謇锬贻p人都外出打工,路修好后各種產業也相繼在村里扎根,新的一年我要回到自己村,在家門口工作,振興我們的村子。”在外打工的申傳寶望著村里翻天覆地的變化,不由得感嘆道。
“我覺得這是一條民心路吧,我們第一書記就要有為民的情懷,就要為民辦點實事兒。”王義朋笑著說道。
蜿蜒的山路
在懸崖邊上修出來的路
大眾網記者航拍現在的村子
越來越多的變化,正在喚醒沉寂的村莊。一年多來,在西湖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王義朋多方協調資金520余萬元,招商引資200余萬元,建塘壩、修道路,發展了光伏新能源、菌類大棚,設立了孝德基金、建設了幸福院,村內30戶貧困戶和村集體,終于穩步走在了脫貧大路上。
記者從東港扶貧辦獲悉,目前,東港區共有“第一書記”54人,發展各類項目132個,完成投資超五千萬?!暗谝粫洝眰兞⑾掠薰尽⑹峙e肩扛,為脫貧攻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