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国产美女露脸口爆吞精

全部

好個紅梅遭寒苦 美如雪蓮綻凡塵——記濰坊市政協委員“最美輪椅姐姐”劉曉清

來源:濰坊日報

作者:

2018-01-23 17:36:01

她,在意外中失去了奔跑的能力,卻從此插上了隱形的翅膀;她,上過十八個月的學堂,卻趴在床上書寫出燦爛人生;她,心懷感恩,輪椅代步,卻堅定地行走在公益的路上……她,就是市政協委員“最美輪椅姐姐”劉曉清。

在孤單徘徊中堅強

車禍一年后,跑遍北京各大醫院、中西醫方法用盡的爸爸媽媽帶著曉清回到了諸城老家,返回各自的工作崗位。重新坐回嬰兒車的曉清先是被媽媽帶到工作崗位,再是回到奶奶家,后來隨著媽媽工作的變動,就被鎖在家中了。一個八九歲的孩子,本該是蹦蹦跳跳、淘氣可愛,有時候還會撩人嫌的年紀,而曉清卻被限于斗室,困于土炕,這無異于將一只剛剛學會翱翔藍天的雛鷹折翼草叢,一只歡唱在森林的小鹿跌入陷阱。

一眼望不到父母就會陷入莫名恐懼的孩子,受到一點驚嚇都會歇斯底里。一個烏云翻滾、電閃雷鳴的日子,怕雷的曉清,尖叫著“媽媽,媽媽……”,用僅存的常人三分之一的健康軀體拖著沒有知覺的另外三分之二,跌落土炕,并艱難地爬到門口,試圖出門去找媽媽。但是,她夠不到門把手,也無力再回到土炕,只有帶著滿身的血淚和著泥塵,撕心裂肺地嚎哭在無人回應的房間。工間休息飛奔回家的媽媽,用力打開那扇女兒用軀體擋住的門,映入眼簾的是血淚模糊、嚇作一團、哭成淚人的孩子。抱起地上的女兒,媽媽的心被百爪撕裂、揉碎、再被腳狠碾入塵,恨只恨為什么車禍中受傷的不是自己。

日子還要繼續,驚險還會上演。

火爐上,水壺里的水漸漸開了。沸騰的水頂著壺蓋上下跳動著,爐火越來越旺,嗒嗒聲越來越急,溢出來的水滴在通紅的火爐上,哧啦哧啦聲像電烙鐵熨燙著曉清,好想把那壺取下火爐。雷雨夏日的那“驚險一跌”又一次上演。再次崩潰的媽媽,這次多了一份抱怨:“你這孩子怎么這么不聽話?”委屈的小姑娘明白了一個道理:為讓媽媽少操心,無論這個世界發生什么,我必須選擇不動。

時間在孤獨寂寞中緩緩流淌,曉清早已過了上學的年齡。

十歲那年,離家最近的城北職工子弟學校落成招生,幾番周折,多方協調,曉清終于可以上學了。

離開那四面墻,擺脫門上那只無情的“小鐵狗”,每天被讀初中的表姐來回推著,來到嘰嘰喳喳的孩子堆里,曉清就如同那小鹿回到了森林的懷抱。

表姐的風雨無阻,老師、同學的熱情幫助,讓曉清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二年級了,教室搬到了二樓,每天老師和同學要把曉清搬上搬下至少四趟,風里來雨里去,每天奔波在時而泥濘、時而坎坷的上學路上,大家的無私幫助成為善良父母和懂事曉清的無法承受之重。

“退學吧,別給大家添麻煩了。”一個無可奈何的共識讓曉清再次成為離群孤雁,折翼荒野。

哲學家羅素說過,“不能忍受煩悶的一代,定是人物渺小的一代”,“唯有寂寞才能生產果實”,“某些美妙的事物,沒有相當的寂寞單調就不會享受。”可見,寂寞在羅素那里是成功的必需。

寂寞主動擁抱了曉清,是那么的殘酷無情,但也不能不說寂寞為曉清化蛹成蝶奉獻了寧靜。

1981年,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相繼報道了張海迪的事跡。兩年后,張海迪成為大江南北人人皆知的先進典型。

海迪姐姐的故事來得太及時了!

媽媽經常講張海迪的故事,鼓勵曉清向海迪姐姐學習。從此,海迪姐姐的故事長在了曉清的心里,孤獨時陪伴著她,脆弱時支撐著她,進步時激勵著她。

獨自陪同太陽東升西落的日子,曉清開始學習海迪姐姐,查字典識字閱讀,用爸爸買的蠟筆對著門上的對聯、墻上的福字,手絹上的小燕子,書上的圖片涂鴉。天資聰穎的曉清越涂越有形,越畫越像那么回事,父母雖不敢有太大期望,但為女兒找到一個“忍躁”(諸城方言,意思是“打發時間”)的方法而高興,于是去母校請妹妹的美術老師輔導曉清。1992年9月12日,年輕、善良的曹春華老師欣然前往,有一定書法基礎的曹老師,在教曉清畫畫的同時,引導曉清學習書法。

從此,書法讓曉清插上了“隱形的翅膀”。

帶上“執拗”去“朝圣”

看到曉清,腦海中浮現出一個特殊的畫面——雪域高原上的朝圣者。莊重的神情,站起,跪下,俯臥地面,極其虔誠地磕一個等身長頭,再站起、再跪下……一步步地艱難行進在通往心中圣地的路上。

由于身體的原因,曉清的書寫只能趴在床上完成。用左肘支起頭顱和前胸,抬起右手,“書桌”就是斜搭在床頭的那塊木板。一橫一豎,一撇一捺,每天進行著八九個小時的簡單重復,一個十多歲的孩子,怎么會如此自殘般刻苦、信徒般執著!

曉清還記得,天氣晴好的黃昏,爸媽會推著自己,領著妹妹,一家人會忘記不幸,愜意地徜徉在夕陽的余暉里。可是,總會有那么幾個人用異樣的眼光打量自己,甚至有個別騎車的,走到前面了,再跳下車倒回來盯著曉清。這時,陽光帥氣、和藹慈祥的爸爸會突然暴怒,厲聲喝斥圍觀者,有時妹妹也會對好奇者憤怒相向。就這樣,幸福和溫馨被瞬間埋葬,小心掩蓋起來的瘡疤被無情揭開。

爸爸的暴怒、妹妹的保護,是縈繞在曉清心頭一個無法抹掉的畫面。“我不能成為這個家的瘡口,我要成為爸媽的驕傲。”這個樸素單純的想法成為曉清最初的人生目標。

從此,曉清懷揣著它,帶上“執拗”,踏上了書法“朝圣之路”。

“執拗”是刻苦。曾經指點過曉清的劉增滿老師說:“曉清這孩子實在太刻苦,太認真了!”每次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就讓爸爸送給老師,老師批改完了,拿回來再改,改完送給老師再批,如此來來回回無數次。為了一個字的解釋、繁簡用法、鈐印等細節都做很多次電話溝通,直到完全弄明白為止。媽媽說:“這孩子太要強了!”媽媽每天上班前幫她調整好姿勢,將筆墨紙硯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她一趴就是幾個小時,肩肘累了,就低下頭休息一會,下課時間是媽媽下班到家的時間,也是可以翻身變換姿勢的時間。夏天,不能吹風扇不能開空調,她依然不間斷她的“功課”,媽媽將衛生紙給她墊在脖子和腋下吸汗,帶著滿身痱子,繼續練習。斗轉星移,寒來暑往,刻苦的代價不僅僅是那些磨爛的衣袖,還有那嚴重扭曲變形的腰臀,擠壓萎縮的臟器。

“執拗”是堅持。有人說,一個人大約需要7年就可以掌握一項技能,成為某個方面的專家,前提是堅持。都說堅持就是勝利,可實際生活中總是成功者太少,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堅持太難,放棄太易。

堅持需要毅力。多少人想成功,卻總是以忙碌為借口,將時光消磨在瑣碎和無聊中;多少人想堅持,卻總是心猿意馬,朝三暮四。見到曉清,你才能真正體會到什么是堅持,你也才知道自己的托辭是那么的蒼白無力。不能站,不能坐,只能臥,這哪里是學書法的正確姿勢?可曉清就是憑著別人眼里的不可思議堅持了22年。

要想成為中國書協會員,必須在書展中入選兩次。曉清的兩次入選間隔了七年。七年間,一次次被退稿,一次次的失敗沒有打垮曉清,她告訴自己,“哪里有失敗,哪里就要有收獲。”繼續練習,加倍刻苦!她也練夠過,將作品狠狠地撕碎再撕碎;她也糾結過,無人回應的房間里,哭著問自己還要不要繼續。最終,她選擇了堅持,成功也選擇了她。

堅持需要動力。那個年代,同齡農村孩子讀書最直接的動力是“跳農門”、“吃國家糧”;城里的孩子讀書動力是將來有更好的工作、更高的社會地位。而不能走正規國民教育通道的曉清,動力來自什么?孩提時代,親戚朋友一個簡單的夸獎,參加書展得到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獎項,就可以讓曉清在胸前那塊木板上的“涂抹”動力無限。隨著時間的推移,喜歡浸潤在經史子集中傾聽歷史和文化的訴說;喜歡潛到文化深層,體味詩詞歌賦的格律平仄;喜歡用氣韻靈動的線條,在水墨暈彰中叩問生命的意義,描繪心靈軌跡;渴望達到“我筆寫我心”、“技進乎道”境界的理想追求。

“執拗”是“任性”。“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飛翔在遼闊天空,就像穿行在無邊的曠野,擁有掙脫一切的力量……”“可現實就像一把枷鎖,把我捆住無法掙脫”。然而,曉清知道她想要的那種幸福,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

那種幸福,是圓心中的那個夢——去北京辦一個書法展。為了那個夢,她“執拗”堅持,一再“任性”。昂貴的場地費、作品裝裱與運輸、路費、食宿、嘉賓邀請等諸多困難,讓父母、老師、朋友想想就望而卻步,然而曉清認準的事卻是那么執著。

100多幅作品,不分晝夜地準備,累得大家心疼。

妹妹問她:“姐,有必要讓自己這么累嗎?”曉清對妹妹說:“除了書法,我幾乎一無所有,書法給我的那種溫暖力量,我想擁有并握住。”

最終,曉清的“執拗”感動了朋友,感動了社會。在各界朋友的全力支持下,“中國夢·好人夢·最美輪椅姐姐劉曉清書法作品展”于2013年9月在北京成功舉辦。

曉清說:“這一次,我任性了一次。”

“任性”是渴望在更高平臺上切磋技藝,“任性”是想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任性”是希望自己走得更遠,飛得更高,讓“天空更蔚藍,讓生命更燦爛。”

泛舟愛的海洋

如果說曉清是天上的一朵彩云,她一直流動在愛的天空;如果說曉清是一葉小舟,她始終蕩漾在愛的海洋。

35年前的那場車禍,曉清是從媽媽自行車上被撞飛出去的。從那一刻起,媽媽帶上了永遠打不開的精神枷鎖;從那一刻起,曉清在生理上成為一個永遠長不大的“袋鼠寶寶”,媽媽則變成了不敢疏忽、不敢脆弱、不敢外出、更不敢老去的“袋鼠媽媽”。35年的日日夜夜,35年的吃喝拉撒洗漱睡,媽媽默默承擔著孩子無助時的需要,絕望時的哭鬧。作為職場上小有成就的女性,她在社會角色和家庭角色之間快速切換,又有誰了解個中滋味?她用無限放大的母愛無微不至地服侍女兒,爸爸用寬大的臂膀默默支撐著這個家。曉清的成就,雖然離不開自己的努力和社會的幫助,但父母的默默付出是托起這一切的堅強后盾。

如果說,父母的愛是本能的愛,是救贖靈魂的愛,那來自四面八方、社會各界的愛卻是人間大愛。

曹春華老師,從單身到結婚生子,不論工作之余的時間多少,十多年來每周準時出現在曉清的床前,風雨無阻,分文不取。從啟蒙老師到成為親人,他的行為不再僅僅是審美符號的傳授,更是人性之美的化身。左手握筆的劉增滿老師,本身就是殘疾人自強不息的代言人。他對曉清來說,既有殘疾人之間的惺惺相惜,更是心底那份父愛的傳遞。在曉清的“書法朝圣”路上,劉老師盡其所能,“扶上馬,送一程”,甘為綠葉做人梯。嚴謹的顧亞龍老師撥冗指教,根據曉清的實際情況,為其選定主攻方向,將曉清寄去的臨帖批改后再寄回來,針對“線條不夠圓潤”進行了長達六七年的指導,終于讓曉清突破瓶頸,更上一層樓。德高望重的書法大家張榮慶,欣賞曉清的書法氣息,兩次千里迢迢親臨曉清的家,收其為徒,參加其作品展,并在書法上建議其“吃透二王”,引領曉清領悟書理,親自列出書目,寄來書籍,孜孜不倦,提攜愛徒。

書法是書寫之法,也是中國文化精神的跡化。“朝圣路上”,老師們通過流動的書法線條,對曉清進行著深刻的人性塑造,傳承著中國文化的內在精神和東方哲學的美學品格。老師們愛護著曉清,更是呵護著祖先留下的那份文化遺產。

沒有同學,沒有同事,但曉清的朋友遍天下。起初以書信、電波為線,如今以互聯網為媒。

時不時,曉清會收到陌生朋友寄來的小禮品,也許是一盒茶,也許是一條絲巾,也許是一本書。禮品與昂貴無關,卻是愛的絲線,暖的源泉,讓曉清體味著社會的關愛,人間的溫暖。

網友在《愛,做你的雙腿》里寫道:“你就是一種杰出的存在,一種任何人都可以感動的力量!”

“人生的大不幸,讓你的直立,擁有了偉大的涵義。”

“知道,明白,你難以逃脫掉的——淚水、絕望,它們不會輕易放過你。發泄的、無理的壞脾氣,也會時常掐你的咽喉。”

“只要心靈是健康的,命運就是可以改變的。”

……

微博上的留言,空間里的評論,朋友圈里的點贊,朋友們以新媒體為線,陪伴著曉清一起走在“朝圣路上”。

簡單的話語,隔空送來的不僅是肯定和鼓勵,還有“我的心,你懂的”,那心有靈犀的美麗。就這樣,朋友們溫馨細膩地陪伴在曉清的精神世界里,幫助曉清生動地感知著這個世界,也讓曉清更加自強自立。

當然,還有各級領導,政協、殘聯、婦聯、團委等社會團體都沒有忘記斗室中的曉清,給機會,送溫暖,搭平臺,積極幫助曉清走出家門,融入社會。

曾幾何時,人們感嘆這個社會物欲橫流,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信仰缺失,但曉清卻是一處人間“愛的洼地”,愛在這里無聲匯聚。是曉清用“清心勵就的鐵骨”激發了人們心底的絲絲惻隱,是人們心底的善和本真,幫助曉清用殘缺書寫著美麗,也說明這個世界雖時有“霧霾”,但大多還是“好天氣”。

愛的回報和傳遞

曉清得了很多獎,有“中國好人”“山東省五四青年獎章”“山東省殘疾人十大自強人物”“濰坊市十大道德模范”“濰坊市十大自強模范”“2013年中國書畫界年度人物”等等,但曉清在領獎時有一個小秘密,那就是當她上臺領獎時,推輪椅的必須是媽媽。不想跟人解釋為什么,心里想的是讓媽媽登上領獎臺體會那種心跳的感覺。

2013年,曉清在泰安得了一個獎,主辦方承諾為曉清一家提供登泰山的機會。曉清特別高興,不為這個獎,只為媽媽有一個可以爬山的借口。“袋鼠媽媽”長年累月地照顧女兒,爬山本是一項無關自己的活動,當主辦方想方設法幫助曉清感恩媽媽,讓曉清全家登上泰山的時候,媽媽在泰山之顛享受到的不僅僅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視覺沖擊,更是擁有女兒的驕傲和自豪。一切的付出,付出的一切,都已釋然。

曉清感恩著父母,回報著社會。

曉清出門必須“興師動眾”。從下床、上輪椅、下樓、上車、推輪椅,需要爸爸、媽媽、另外再找一個人,形成一個特殊的“曉清組合”才能完成一次活動。但就這樣,曉清依然從事著大量的社會公益活動。

一個偶然的機會,曉清與諸城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們結了緣,一有機會,曉清就去給他們上書法課。特殊的孩子,聽不到,說不出,上課必須在手語老師的輔助下才能完成。這種困難,曉清感同身受。

“作為殘疾人要想在社會上和健全人那樣學習和做成一件事是很艱難的。在這方面,我自己也許是幸運的,得到了一些良師益友的不吝賜教和身邊好朋友的幫助,才能讓我在喜歡的書畫方面有了一點點的成績。我為什么不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長幫助一下他們呢?”一種責任感涌上心頭。于是,曉清請來手語老師教、買來手語書自學,解決與學生交流的障礙;給學生帶來大量的紙、筆、字帖等,一筆一畫地示范,手把手地教。

能不能把這些孩子們培養成書法愛好者是不確定的,但曉清以陽光、自信的狀態出現在他們面前,本身就是一種無言的力量。

2012年5月,一場“感恩母愛幫泰安好媽媽王玉萍‘站’起來”的愛心接力在網上進行,曉清知道后,毫不猶豫地“接了一棒”,親自來到濟南千佛山醫院的病房,將紅包悄悄地塞在床下,將自己的一幅作品親手送給王玉萍并為她加油打氣。

三十多年來,曉清沒有固定收入,書法偶爾會給她帶來些許獎金,絕大部分學習費用和開支用度要依賴父母。就在這種情況下,她依然盡其所能,在汶川地震、雅安地震時,將自己不多的獎金捐給災區,在家鄉作品展上自己作品第一次有了收入,卻又將其直接捐給了患白血病的男孩管星宇。

“六一”兒童節期間,她參加“微心愿”、“微公益”活動,主動認領貧困孩子們的節日心愿,積極參加每年的“送溫暖”、“希望工程”、“我們在一起志愿服務”等各項活動。她還積極參加愛心協會,去明誠學校當志愿老師,去各個學校做勵志報告……

她經常說:“大家幫助了我,書法成全了我,希望我和書法給大家特別是殘疾人帶去力量。”她這么說,也這么做著。

用自己所能,傳遞著愛的能量。

我知道,曉清還收藏著一個渴望。

問曉清,為什么不找一個心靈相通的人一起生活?她說自己的身體狀況會給那個人帶去負擔,對他不公平;問曉清,為什么不收養一個孩子,將來可以依靠?她說以照顧她的將來為目的收養孩子,對這個孩子也不公平。

就這樣,曉清收藏著也是壓抑著自己的需求和渴望,因為她心中想到的是他人的公平。

劉增滿老師在送給曉清的一首藏頭詩中寫道:“曉夢催來卻是真,清心勵就鐵骨身;好個紅梅遭寒苦,美如雪蓮綻凡塵。”生動形象地概括了曉清的艱難學習歷程。是的,曉清“紅梅遭寒苦”,卻能“勵就鐵骨身”,在書法界小有成就,成為愛的使者,殘疾人的榜樣,健全人的鏡子,最終能夠“雪蓮綻凡塵”。在今天這個許多人抱怨的物欲橫流、金錢至上、信仰缺失的社會,曉清也在這個環境中,但她堅信“不抱怨環境,因為你就是環境”。

曉清用執著和堅強奏出了時代的強音。對于曉清奏出的這個強音,就像余秋雨在《關于名譽》中說的那樣,但愿我們每個人能夠聽到之后安靜,安靜之后搜尋,搜尋之后仰望,仰望之后追隨,追隨之后效仿,效仿之后傳遞。

(作者:宋運榮)

[責任編輯:彭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進出口銀行山東省分行攜手中企云鏈落地保理E貸批量化支持普惠小微

進出口銀行山東省分行始終牢記“國之大者”社會責任,強化對普惠金融領域信貸支持力度,9月25日首次與中企云鏈建立業務合作,科技賦能為省...[詳細]
大眾日報客戶端 2023-10-17

17家青企入圍山東百強 其中三家躋身十強

山東港口集團青島港。海發集團青島上榜企業及營收數據近日,山東省工信廳發布山東省企業百強名單。青島共有海爾、海信、山東港口集團等17家...[詳細]
青島新聞網 2023-10-17

《日照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管理辦法》來了

全媒體記者張瑩報道本報訊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10月9日,市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將于11月1日起...[詳細]
黃海晨刊 2023-10-17

日照公積金還商貸線上提取擴容了

全媒體記者王蓓蓓報道本報訊日照線上提取公積金償還本市商貸擴容了,辦理公積金提取更方便啦。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政務服務“網上辦”...[詳細]
黃海晨刊 2023-10-17

濟南國際醫學中心管委會 “四步走”推動預算績效管理提質增效

今年以來,濟南國際醫學中心管委會樹牢過緊日子思想,堅持“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預算績效管理理念,通過事前評估、目標制定、運行監...[詳細]
大眾日報客戶端 2023-10-17

文旅新場景新體驗不斷涌現今天來看“別樣”濟南

九如山滿足游客沉浸式休閑旅游新體驗。濟南不斷探索文旅新場景,多樣融合項目不斷“出圈”,文旅消費迸發新的活力,多元化的文旅產品也成為...[詳細]
濟南日報 2023-10-17

山東今年建成4個國家級新型數據中心

本報10月16日訊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等6部門聯合印發《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從計算力、運載力、存儲力以及應用...[詳細]
濟南日報 2023-10-17

【?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特色門診】孩子“坐不住,學不進”怎么辦?學習困難門診幫助您

開學后,家長們更多地關注起了孩子的學習。許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了學習困難——平時聰明伶俐,學習成績卻上不去,作業漏題、串寫,閱...[詳細]
青島新聞網 2023-10-17

從“借船”到“造船”,山東路橋的“出海”進階之路

“始終將質量、安全作為生命線,多年來,‘山東的路’‘山東的橋’‘山東的隧’得到了業主和當地群眾的廣泛關注與認可。”不久前,哈薩克斯...[詳細]
大眾日報客戶端 2023-10-17

煙臺“雙奪魁”!山東省第一屆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業務技能競賽圓滿完賽

膠東在線10月17日訊2023年10月14日至16日,由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山東省總工會共同舉辦的山東省第一屆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業務技能競賽在濟南成...[詳細]
膠東在線 2023-10-17

黃河入海處,繪就綠水青山新畫卷——山東扎實推進黃河大保護,筑牢生態屏障,守護黃河安瀾

進入秋季,黃河三角洲迎來大批候鳥遷徙,再現萬鳥翔集的生態美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詳細]
舜網 2023-10-17

青島出“圈”了,濟南還遠嗎?

10月13日,《青島都市圈發展規劃》在山東省政府網站正式對外發布。這意味著圈內的城市將邁向真正的同城化!恭喜青島終于可以出“圈”!在青島...[詳細]
舜網 2023-10-17

指導企業全過程管理!山東發布中藥配方顆粒生產質量管理指南

近日,山東省藥監局印發《山東省中藥配方顆粒生產質量管理指南》,加強中藥配方顆粒生產質量管理及監督管理,指導相關企業建立健全中藥配方...[詳細]
舜網 2023-10-17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

  • 
    
    <object id="arwpy"><dfn id="arwpy"><ul id="arwpy"></ul></dfn></o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