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5-19 07:24:05
2016年2月,十六里河大集被取締;2017年3月,八里洼大集被取締;2017年5月,民權大街和建國小經六路集市被取締。濟南市在兩年時間里取締了三個大集,這也印證了一個現實:市區內的集市正在逐漸消失。有人戀戀不舍,有人拍手叫好。面對大集被取締,不少商販開始“轉戰”攤位,有的收入大不如“大集”時掙得多,也有的轉型成功。
八里洼大集方便了不少市民,但也帶來交通擁堵等問題。
百名城管半夜出動
取締20年的大集
5月8日凌晨3點多,100多名城管來到了民權大街和建國小經六路集市,分別在路兩頭蹲守。“我們已對集市上各攤主下達取締通知五次,其中三次口頭通知,兩次書面通知。”市中區桿石橋街道辦事處城管科科長劉曉峰稱,為了工作順利開展,他們凌晨3點就開了動員大會,把具體任務分配到人。
這次凌晨3點的行動,意味著民權大街和建國小經六路集市從此被取締。據悉,建國小經六路市場距今已存在12年,民權大街以西路段屬于桿石橋街道辦事處,全長233米,擺攤時間為每天早上5點至下午1點,共有攤位146個;民權大街市場距今已有21年之久,全長371米,擺攤時間為早7點至晚7點,共有攤位50個。
城管科科長劉曉峰表示,此處集市還有不少居民建設的違章建筑。建國小經六路市場違建房屋有6間,全是轄區居民所建,現有2間已拆除;民權大街違章房39間,其中8間為居委會自管房已拆除,11間為一個房東,自稱有鐵路公房房產證,其余20間均為原鐵路補償本單位職工所建平房,社區已通知其將有效證件及手續交到社區。
除了影響交通、噪音擾民以外,相關部門更多考慮的是安全隱患。“遇到突發病人或者火災,急救車和消防車根本不可能及時進入,老百姓生命和財產安全很難保障。”劉曉峰稱,大集是自發形成的,周邊小區的居民出行困難,雖然方便了部分市民,但是安全隱患不容忽視。
耳根變清凈
送孩子不用早起了
近日,記者來到民權大街和建國小經六路集市,與以往喧鬧的場景相比,這兩條街寂靜了下來。路兩邊已經沒有一家商販,只有少許過往的路人。
“這里的交通很方便,離經十路和勝利大街很近,附近有不少公交站牌,來這里買菜很方便。”家住英雄山附近的劉女士稱,除了交通便利外,這里的瓜果和蔬菜也都很新鮮和便宜,不少商販都是來自南部山區,水果和蔬菜都是現摘的,與其他商超比,價格一般要便宜0.5-1元/斤。
“能趕個集挺好,這已經成為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劉女士說,她在這里少說也趕了十幾年的集,一下子取締后心里有很多不舍。“我原來住在農村,來到濟南后一直不習慣逛超市。年齡大了,沒事也喜歡來這逛逛。”她說。
對大集取締的事,家住建國小經六路的劉先生非常支持。“大集千萬別在我家門口,誰住這里誰知道!”劉先生稱,這個大集早就該取締,自從大集形成以來,他就沒睡過一個好覺。“早上四五點鐘,商販們就陸續開始擺攤,吵鬧聲很大,嚴重影響附近居民休息。”
“集市占地,嚴重影響到了車輛出行,每天必須要早起,要不然根本出不去。”附近居民王先生稱,他每天都要開車送孩子上學,可是一旦集市開張后,車輛就很難通過,200來米的路有時候半個小時還開不過去,為了不讓孩子上學遲到,每天他跟孩子都要起得很早。
以前趕集擺攤賣菜
如今進駐農貿市場
52歲的張茂林是歷城區仲宮鎮的一位菜農,1980年就開始種菜賣菜了。在2009年以前,他跟村里很多菜農一樣,都是趕集或在路邊擺攤賣菜。
“2009年以前,我都是在濟南的馬路市場上擺攤賣菜,自行車上拴著筐,里面裝上200多斤蔬菜,在黑虎泉附近的司里街等路段擺攤,后來去了南門市場那邊,每天交幾塊錢的衛生費。”張茂林說。
現在,張茂林在棋盤社區有了自己的專屬攤位,完成了從一個亂擺攤小販到農貿市場商販的身份轉變。棋盤社區菜市場西邊區域都是商販的攤位,而東邊區域大多是像張茂林這樣的菜農攤位。轉了一圈,記者發現菜農們的菜價比商販們的蔬菜價格低一些,但是兩邊的人氣并沒有太大差別。對此,張茂林說,“菜農們的菜要是不便宜就不好往外賣,價格雖然低,但生意也沒有好到哪里去。這年頭賣菜的地方也多了,買菜的人也都不在乎那幾毛錢,說起來現在的菜還沒有以前好賣。”
和村里其他還要依靠趕集過活的菜農比起來,張茂林有固定攤位,避免了風吹日曬和各地奔波,但他還是不敢輕易耽誤一天。
張茂林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一天攤位費是60元,來回油錢是30元,賣菜用的塑料袋一天是10元,不算其他費用已經是100塊了,這讓他一天都不敢懈怠。“現在賣菜也很難,租攤位很貴,村里還有不少人在趕集賣菜,今天去這個集,明天又去別的地趕集了。有時他們為了趕集要跑好幾十里地,雖然要交衛生費,但畢竟開支少,所以還是有人在堅持。”張茂林告訴記者。
租金高了菜不好賣
菜農盼收入能多點
呂允新是一名南部山區的攤販,一個星期前,他從民權大集搬到民族大街集市,主要賣山雞蛋、鵝蛋之類的農副產品和水果。“這邊的攤位費大約300元一米,我這個攤一個月要交800元,雖然比以前貴了,但是管理更規范了,就是這邊生意不大行。”
呂允新從家里帶來的三筐雞蛋、烏雞蛋,賣了不到一半。“以前一天加上水果能賣2000多,現在一天只能賣300多。”呂允新說,“生意太差,從家里帶來的櫻桃全都5塊錢一斤賤賣了。”雖然生意變得難做了,但是呂允新挺知足了,“至少有個攤位,我還能掙點,以前一起擺攤的好多人都找不到攤位。”
賣水果的馬曉琳也在民族大街上租了個攤位,她販賣水果五六年,原先在民權大街每天只交5元的衛生費,現在每天的費用是70元,比原來上漲了14倍。
“生意也明顯不如以前了,在這里價格不但賣不上去,量也上不去。”馬曉琳說,市民一問價格覺得高就不買了,她只好降價,可現在整條街的人氣比不上原先的大集。“原先營業額一天少說1500,現在200塊左右,不過我這算好的了,還能在民族大街上有個攤位。”
馬曉琳說,民族大街攤位有限,從大集那邊過來的人占不到三分之一。“因為攤費太高,不少商販承受不起,有的就在附近小區臨時擺攤。”馬曉琳說,她是未雨綢繆,在大集取締前租的攤位,之后就很難再租到攤位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孫業文 王倩 實習生 唐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