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4日訊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近年來,山東省物化探勘查院堅持發揮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職能,始終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和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主動融入和服務全省工作大局,錨定“走在前、開新局”,蹚出一條嶄新的地質服務農業、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改革創新,破解“土壤密碼”
新時代召喚新擔當、新作為。作為全省地球化學勘查的領頭羊,省物化探院于2018年成立地球化學應用中心,組建了一支近30人“老中青”相結合的科研團隊,著力打造全省領先的農業地球化學團隊并開展相關科技攻關。先后承擔實施了淄博市農用地詳查,濰坊市、聊城市耕地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預警,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省級技術支撐,“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省級質量控制等一系列重點工作。
近5年來,陸續開展6個縣(市、區)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評價,在萊陽市、莒縣、蘭陵縣等縣(市、區)有針對性地圈定出約5萬畝富硒和150萬畝富鍺等有益元素豐富的土地,為特色農產品種植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承擔濟南市等6個市“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省級質量控制工作,期間累計開展170余次采樣和實驗室現場檢查,對3萬余個點位樣品采集、分析測試進行全流程質量把關,有力保障了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全面性,為全面摸清全省“土壤家底”提供助力。
先后在沂水縣、東昌府區等28個縣(市、區)開展耕地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預警工作,在高密市、臨朐縣等12個縣(市、區)針對不同農業區域開展農田地膜殘留監測,準確掌握地膜殘留現狀;在禹城市、陵城區試點開展秸稈還田監測工作,科學評估秸稈還田對土壤肥力、作物生長和生態環境的實際影響,及時發現并解決秸稈還田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峽山區、青州市等5個縣(市、區)試點開展270余種農業農村領域外來入侵植物、病蟲害、水生動物調查,基本摸清區域內外來入侵物種的種類、空間分布與危害狀況,為強化監測預警、構建科學防控體系提供基礎數據支撐。
通過對耕地土壤數據的綜合分析,揭示了有益元素和有害元素在土壤中的分布規律,解開了更多未知的“土壤密碼”,為耕地保護開發利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等提供科學依據。
數據賦能,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2019年,省物化探院主動作為,在收集全省農業地質調查部分數據成果的基礎上,深度串聯40余萬個點位數據,首次形成農業地質大數據集。通過匯總融合開源數據,建設了院級大數據平臺“山東省農業地質調查信息系統”,搭建了“名特優產地分布”“氮磷鉀營養元素”“硒鍺鋅有益元素”等系列可視化“一張圖”,為探索推進整區域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地布局連片優化,尤其是為名特優產地等優質土地資源高效開發利用等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
為深度探究名特優產地土地資源特征,省物化探院綜合運用多維度數字解析技術,將已知的名特優產地土壤營養元素、有益元素等與背景值進行統計類比,對優質土地資源基本信息進行匯總、展示,提供了土地規劃利用與經濟社會效益分析簡報,創新提出“科研+基地+農戶+企業”的科技成果轉化模式,為農業地質科技成果能夠迅速轉化為實際生產力和農民直接收益提供可參考依據。例如,在沂水縣發現了近2萬畝富硒土地,將土地適宜種植蜜桃的成果積極反饋至地方政府,2018至2023年間,沂水縣泉莊鎮的蜜桃種植規模從1700多畝擴大到6萬多畝,全鎮年人均收入從不到1萬元增加到了近3萬元。
2024年,省物化探院成功申報了省級政務數字化項目“山東省農業地質大數據智慧服務平臺”,計劃建設包含基礎設施層、數據中心層、平臺應用層、服務用戶層等多層級的綜合服務平臺,開發包括山東省農業地質“一張圖”智慧管理子系統、地質監測評價子系統、預測預警子系統、大數據分析與信息發布子系統等8個應用子系統(28個應用模塊)。項目建設完成后可實現基于SOA架構的山東省農業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及專題應用服務功能,可為農業農村和自然資源部門在調查監測、規劃制定等業務管理以及科研創新等方面提供基礎數據服務和技術支撐,可為社會公眾提供通過“愛山東”等方式查詢耕地質量的可視化成果,打破“地質+農業+大數據”的科技成果向農業農村推廣的技術壁壘,促進“人力、土地、資金”等關鍵資源更加順暢地向鄉村匯聚,確保科技成果能夠迅速轉化為新質生產力和農民的直接收益,為耕地保護和高效利用插上了“數字翅膀”,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貢獻“山東地礦智慧”。
未來,省物化探院將秉持“政治引領、走在前列、發展導向、統籌兼顧、久久為功”的工作思路,按照“高點定位、創新突破、形成特色、爭創一流”的總要求,繼續加強科技創新、融合發展,推動地質產業轉型升級,聚焦發揮專業技術優勢,在助力耕地保護、數字強省建設、鄉村振興等方面奮力書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