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0-02-28 12:37:02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8日訊 近期,教育部頒布了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課程標準(以下簡稱中職三科課程標準)。隨閃電新聞記者一起去看看課程標準有哪些主要變化,課程特點又是什么?
優化組織結構 增設歷史課程
調整課程名稱并優化結構。將“德育”的課程名稱調整為“思想政治”,與普通高中保持一致,將原來必修的“經濟政治與社會”“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與法律”“哲學與人生”和選修的“心理健康”調整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哲學與人生”“職業道德與法治”。其中,“經濟政治與社會”擴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增加文化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內容,更全面準確地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心理健康”改為必修課,與“職業生涯規劃”整合為“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
優化語文課程體例和組織形式。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內容,并從體例、內容、話語體系等方面完成從教學大綱到課程標準的轉換,以專題的形式組織課程內容,兼顧字、詞、句、段、篇的組織形式。
增設歷史課程。歷史成為中等職業學校一門公共基礎必修課,安排72學時。
凝練學科素養 彰顯職業教育特色
凝練了學科核心素養。依據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借鑒普通高中相關學科的學科核心素養,立足中等職業學校實際,充分挖掘中職三科課程獨特育人價值,凝練了中職三科各學科核心素養,明確了學生學習該課程后應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引導學科教學更加注重育人本質。
研制了學業質量標準。結合中職學生實際,參照普通高中三科課程標準,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等研制了學業質量標準,幫助教師和學生把握教與學的深度和廣度,為階段性評價、學業水平考試和高等職業學校分類考試招生命題提供主要依據,促進教、學、評有機銜接,形成育人合力。
體現了高中階段共同要求。在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打好學生的文化基礎,增強學生的理想信念和社會責任感,提升科學文化素養、終身學習能力、自主發展能力,提升共同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彰顯了職業教育特色。中職三科課程注重與專業課程相互配合,形成協同育人合力,突出實踐取向,注重教學內容與社會生活、職業生活的聯系,利用或設置職場情境,有機融入職業道德、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培育學生職業素養。
課程標準的主要內容:思想政治、語文和歷史
思想政治課程。中職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包括政治認同、法治意識、公共參與、職業精神、健全人格等。課程由基礎模塊和拓展模塊兩部分構成,基礎模塊為各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哲學與人生、職業道德與法治等四部分內容,拓展模塊為選修課程,是必修課程的拓展和補充,由學生選擇修習,主要包括時事政策教育、法律與職業教育、國家安全教育等。
語文課程。中職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與普通高中總體保持一致,包括語言理解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發現與鑒賞、文化傳承與參與等,但在核心素養內涵與主要表現上進一步凸顯了職業教育特色。課程由基礎模塊、職業模塊和拓展模塊三部分構成,基礎模塊為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性內容,由實用性閱讀與交流等8個專題構成,職業模塊為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安排的限定選修內容,包括職場應用寫作與交流等4個專題構成,拓展模塊為滿足學生繼續學習與個性發展需要的自主選修內容,由古代科技著述選讀等3個專題構成。
歷史課程。中職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與普通高中基本相同,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等。課程由基礎模塊和拓展模塊兩部分構成,基礎模塊為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性內容,包括中國歷史、世界歷史,拓展模塊為滿足學生職業發展需要,開拓視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供學生選修,提供了職業教育與社會發展、歷史上的著名工匠兩個示例模塊,供各地和中等職業學校開設拓展模塊時參考。
閃電新聞記者 任金妮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