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9-04-08 15:50:04
據統計,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5億,預計到2050年,我國無子女依靠的老年人數量將超過7900萬,獨居和空巢老人占54%以上。而另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在我國,空巢老人出現心理問題的比例高達60%,其中達到疾病程度、需要治療的占到10%至20%。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多數老人意識不到得了抑郁癥
最近一陣兒,家住海淀區的劉阿姨總說自己身體不舒服,睡不好覺、吃不下飯,還總感覺渾身疼。兒子帶著她輾轉于各大醫院,神經內科、消化內科、外科等科室都看了,抽血、拍片子等各項檢查也都做全了,可愣是什么毛病也沒查出來。
“連大醫院也查不出來問題,我得的肯定是大病,我活著還有什么意思?”劉阿姨拒絕相信醫院的檢查結果,埋怨醫生檢查不仔細,要求兒子帶著她再到其他醫院檢查。這讓劉阿姨的兒子也倍感苦惱:母親檢查不出病,難道是在裝病嗎?
在朋友的建議下,劉阿姨的兒子帶著母親找到了老年病專家。專家見到劉阿姨的第一面就發現,其實劉阿姨感覺到身體上的不適癥狀,并不是因為身體的某個器官發生了病變,而是抑郁癥在作怪。
他說:“老年人的心理疾病具有隱匿性,老人一般不會主動表達心情不好,而是會反復訴說各種不適。老年抑郁癥的核心癥狀雖是情緒低落,但大多數患者是以軀體癥狀作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比如睡眠障礙、頭痛、胃腸道不適、食欲下降、心血管疾病或假性癡呆等。這個時候,老人的老伴或者子女就要密切關注老人是否有情緒異常,必要時帶老人到醫院及時就診。”
然而,多數的老年抑郁癥患者沒有得到規范的藥物治療。這些老年患者多數是因睡眠障礙來尋求治療,或是自覺情緒低落、煩惱等情況。還有一大部分的患者不好意思就診,或是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是病,不知道通過吃藥可以治愈。
專家說:“老年抑郁癥的危害性不容忽視,嚴重者會有自殺、自殘傾向,如不及時診治,會造成生活質量下降、增加心身疾病的患病風險和死亡風險等嚴重后果。”
治療心病先要找到“病根兒”
63歲的王阿姨前不久在老伴的陪同下來到醫院就診。坐在醫生面前,王阿姨一句話還沒說,就先哭了起來。一直哭了五分鐘,情緒漸漸平復了,王阿姨才向醫生說起了自己的身體狀況。“大夫,我這一年多總是睡眠不好,整宿整宿睡不著。還天天感覺心煩,愛發脾氣,動不動就哭。”
原來,王阿姨以前上班時與外界接觸得多,工作的時候忙忙碌碌,生活充實。退休后,脫離了原來的圈子,突然的變化讓她感到無所適從,與外界接觸得少了,跟家人的溝通少了,價值感也瞬間降低了不少。這種心理上的落差,變成了一句句抱怨,看什么都不順眼。慢慢地,王阿姨就陷入了抑郁。
醫生說,“生活失去目標”是很多老年人患上抑郁癥的原因。老人退休后,生活突然變得空閑,“無所事事”的生活讓老人覺得自己不再具有價值,他們會感覺被這個社會所孤立、摒棄,沒有了生活的方向。醫生表示,面對老年抑郁癥患者,重要的是找到他們得抑郁癥的原因,然后根據原因進行開導,指導患者和家屬應該怎么做。他為王阿姨開了疏肝解郁的中藥方,并耐心細致地了解她平時都因為什么具體的事跟老伴、兒子生氣,然后對每件事進行分析,幫助王阿姨打開心結。同時,他還鼓勵王阿姨多跟外界接觸,走出家門、敞開心扉,可以去跳跳廣場舞,找到生活的樂趣。一個多月后,王阿姨再來復診時,癥狀緩解了很多,臉上有了笑容,不再愁眉不展。
“現在的年輕人在外工作和孩子接觸少,卻要求父母把孩子管教得很好,這無疑增加了父母的壓力。”
在長期從事老年抑郁癥治療的過程中,許多醫生發現,誘發老年人抑郁癥的因素有很多,退休后失去生活目標、子女不在身邊、老伴突然離世、長期慢性病引起的繼發性抑郁,甚至還有因隔代帶娃有苦難言導致的抑郁。“老年期是人生的一個特殊時期,由于生理、心理上的變化,老年人對生活的適應能力減弱,任何應激狀態都容易引起抑郁等心理障礙。”
應對老年抑郁癥要“雙管齊下”
在抑郁癥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空巢老人。前一陣兒,家住延慶區的一位老太太獨自來到醫院就診。她告訴大夫,她的老伴去世一年多了,兒女都不在身邊,她也不愛出門和人交往,感覺到很孤獨。最近,她總是覺得睡眠不好,進而出現了莫名的悲傷,總有輕生的念頭。老人一邊和大夫訴說心聲,一邊默默地流淚。
面對這樣的病情,主治醫生開出了一劑“綜合性藥方”:一方面用中藥調理,一方面鼓勵患者走出心理誤區,必要時再用些西藥。然而,想要徹底治愈抑郁癥,卻不是容易的事情。主治醫生介紹,抗抑郁治療常常需要很長時間,目前沒有特效治療藥物,且藥物副作用較明顯,多數患者無法堅持長期服藥。并且,抗抑郁藥物需要在醫師的指導下加減,不能隨意停藥及換藥,需要定期復查。家人及朋友的關心及鼓勵也是抑郁癥的重要治療手段。因此,當老人發現自己出現不良情緒,或是家屬發現老人有情緒異常時,要及時就醫。醫生需詳細了解患者的病情,以便“對癥下藥”,針對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老人如何自己走出心理困境呢?專家建議,老年人首先要改變認知,改變原來的生活模式,要從以工作為中心轉向以家庭為中心,以緊張為中心轉向以閑暇為中心;要有心安理得享受的心態,要達到“悠然見南山”的心態;要“服老”,把事情都看淡一點,寬以待人的同時也寬以待己。他建議老年人要保持廣泛的愛好,培養有益健康的興趣,適當進行體育鍛煉,擴大自己的生活圈子,精神上有所寄托。
對于老年抑郁癥患者來說,家人的關愛是最好的良藥。作為患者的子女,應該多去關心老人,多去陪伴老人,理解和包容老人的行為及情緒,而不是批評。另外,如果有抑郁癥的老人提到死,哪怕只有一次,家人也要特別注意,務必24小時關注患者,及時帶老人就醫。專家建議,可以帶老人多學習新知識,接觸新活動,培養興趣愛好,以更積極健康的心態投身到自己的晚年生活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