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書,尺素傳情、片紙千鈞,在熟悉的話語中傳遞著人生經驗,化育了家庭品格。
“天下之本在家”。中秋佳節,團圓時分,讓我們從習近平總書記寫過的、提過的一封封動人家書中,感受綿長的溫情,汲取前行的力量。
“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愛國是本分”
在家盡孝、為國盡忠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父親習仲勛88歲生日時,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公務繁忙,無法面祝壽辰,于是寫了一封拜壽信。
習近平給父親習仲勛88周歲生日的賀信。(圖源:《習仲勛紀念文集》)
習近平同志寫道:“您熱愛中國人民,熱愛革命戰友,熱愛家鄉父老,熱愛您的父母、妻子、兒女。您用自己博大的愛,影響著周圍的人們”。
1978年,習近平與習仲勛在海南
一路走來,習近平同志深受父母和紅色家風的影響。他曾在多個場合憶起,小時候母親講“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說,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我母親說,是疼,但心里銘記住了。‘精忠報國’四個字,我從那個時候一直記到現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標。”
早年間,習近平同志曾深情說道,愿意在任何地方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自己的一切。有諾必踐、言之必行:在梁家河,他同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正定,跑遍了所有村;在寧德,到任3個月就走遍9個縣;到任浙江后,用一年多時間跑遍了全省90個縣市區;在上海,7個月就跑遍了全市19個區縣;擔任黨的總書記以來,他的足跡更是遍布大江南北,不避寒暑、不辭辛勞,深入基層、深入群眾。
“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愛國是本分,也是職責,是心之所系、情之所歸。”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的場合、以不同的方式講述著愛國“公開課”,并身體力行地將“精忠報國”四個字化作為國為民的生動實踐。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我們今天的團圓幸福,離不開先輩們的奮斗與犧牲。
“我看了很多革命烈士留給子女的遺言,諄諄囑托,殷殷希望,十分感人。”這些用鮮血和生命寫就的家書是傳承紅色基因的寶貴精神財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員、干部要經常“重溫革命烈士的家書”。
“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抗日英雄趙一曼就義前留給幼子的絕筆信令人動容,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體學習時提到了這封家書,總書記強調:“我們共產黨人的根本,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寫下“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在給妻子的家書中發出“堅持革命繼吾志,誓將真理傳人寰”的豪邁誓言。談及這封家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和平年代,生死考驗少了,但考驗也無處不在,只有鑄牢理想信念之魂,才能經受得住各種考驗。”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為國家、為人民作出貢獻的人,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惦念在心。
“自覺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偉業之中”
“凡是中國的國民,都要盡國民一份(分)子的責任,同心奮斗,挽救危亡”“聞災情誰不憂心……幸得俺鄉僑,募國幣120萬元之左右,惟該項匯至汕頭商號”……這些發自肺腑的文字,來自過去一百多年間海外游子寄回的特殊家書——“僑批”。
2020年10月13日,在廣東汕頭僑批文物館,提起老一輩海外僑胞艱難的創業史和濃厚的家國情懷,習近平總書記十分動容:“他們在異鄉歷盡艱辛、艱苦創業,頑強地生存下來,站穩腳跟后,依然牽掛著自己的家鄉和親人,有一塊錢寄一塊錢,有十塊錢寄十塊錢。這就是中國人、中國文化、中國精神、中國心。”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愛國主義幾千年來流淌在中國人的血脈中,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如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成為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深厚綿長的家國情懷將中華兒女團結在一起,凝聚起家國一心的磅礴力量。
“沒有國家繁榮發展,就沒有家庭幸福美滿。同樣,沒有千千萬萬家庭幸福美滿,就沒有國家繁榮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家國情懷,提倡愛家愛國相統一,讓每個人、每個家庭都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作出貢獻。
“把黨和國家確定的奮斗目標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以民族復興為己任,自覺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偉業之中”,總書記勉勵大家,去做新時代的追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