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4-08-15 16:12:08
改革越是深化,越要重視平衡社會利益;發展越是向前,越要體現到人民生活改善上
全面把握發展和民生相互牽動、互為條件的關系,實現發展和民生有效對接、良性循環,才能讓發展更有溫度、民生保障更可持續
跨省異地就醫,參保人報銷往往面臨“跑腿”“墊資”等難題。重慶大足區的蘭云福,因工傷需定期到四川成都市治療。以前,得先自己墊錢,再回到重慶報銷,來回跑、周期長、花費多。今年4月,重慶啟動工傷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試點,看病就方便多了,只要帶社保卡就能入院,出院刷社保卡即可直接結算。
群眾的難點痛點,就是改革的發力點。今年上半年,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惠及參保人員1.08億人次,減少資金墊付918.53億元,較2023年同期分別增長了124.69%、32.88%。一系列改革舉措,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就醫體驗,鮮明體現了改革的民生底色。
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七個聚焦”,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學習好貫徹好全會精神,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改革,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改革越是深化,越要重視平衡社會利益;發展越是向前,越要體現到人民生活改善上。
新時代的改革,民生溫度是重要的關鍵詞。戶籍制度改革讓1.4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個人所得稅改革惠及2.5億人,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領域改革不斷增進人民福祉……站在人民立場上把握和處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問題,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改革思路、制定改革舉措,讓經濟社會發展有了更澎湃的動力,讓人民生活品質提升有了更堅實的基礎。把牢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價值取向,使改革更好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就能緊緊依靠人民將改革推向前進,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歸根到底要靠高質量發展。無論是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還是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無論是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還是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都需要通過深化改革,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把“蛋糕”做大分好。
同時要看到,抓民生也是抓發展。持續改善民生的過程,就是增加就業、擴大內需、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過程。從孩子的撫養教育到老年人的就醫養老,從老舊小區改造到消費品以舊換新,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高品質消費需求,能更好調動發展積極性,創造更多有效需求。全面把握發展和民生相互牽動、互為條件的關系,實現發展和民生有效對接、良性循環,才能讓發展更有溫度、民生保障更可持續。
時代在發展,人民群眾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隨著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要順應人民對高品質生活的新期待,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確保發展前進一步、民生改善就跟進一步。同時,也不能脫離實際提出過高目標,而要根據經濟發展和財力狀況逐步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才能在兜牢民生底線的同時,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順應民心、尊重民意、關注民情、致力民生,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利益,是改革的動力所在,也是改革的目標所向。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推出針對性更強、覆蓋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顯的舉措,定能更好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民生答卷,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15日 05 版)
統籌:李敬欣 張培君
執行:婁恒 莫韶華 范昭 石金紅
文案:李東寶
視頻:馬紹坤 李思豫
海報:胡瀚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