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網
2023-08-24 11:38:08
央廣網哈爾濱8月23日消息(記者馬俊瑋)近日,受臺風“杜蘇芮”“卡努”影響,黑龍江省多地持續降雨,造成部分地區不同程度受災。
眼下,隨著洪水退去,黑龍江積極組織力量用心用情做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盡快恢復受災地區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
眼下,在哈爾濱尚志市,由哈爾濱市和尚志市共同組建的163支災后重建幫扶工作隊,正在開展基礎設施修復、環境衛生清理、災后防疫消殺等工作。
尚志市是此次黑龍江受強降雨影響較大的地方之一。受松花江支流螞蟻河尚志段上漲出槽等影響,尚志市城區內受災過水面積達2.5平方公里,城區內產生淤泥1萬余噸。尚志市各相關部門組織人員進行24小時強排,盡快排盡路面、地下停車場等區域積水,同時組織各方力量,出動鏟車20臺、人員700余人進行清淤作業。
尚志市受災嚴重地區群眾安全轉移(央廣網發 尚志市委宣傳部供圖)
尚志市帽兒山鎮安民社區是一片沿河而建、人口稠密的平房小區,人口散居,以老人居多。為了加快恢復受災群眾正常生活,社區干部幫助居民清理屋子、院子里的淤泥,重新壘好了火炕,鋪平了路面,為社區內老人解決生活難題,盡快為社區居民重新創造正常的居住環境。
“經過連續多天的奮戰,現搶通道路2900多米,恢復電力、通信線路12處,清理河淤6.2公里,有力地保障了災后重建工作的順利進行。”8月19日,尚志市帽兒山鎮安民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趙楠說。
隨著洪水退去,龍江森工林區防洪救災重點工作已轉向災后重建、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階段。清淤、消殺、檢測、評估、搶修……隨著這些工作的推進,林區職工群眾生產和生活也迎來了復蘇。
據了解,黑龍江省鐵路、電力、通訊等多個部門正全力開展災后修復工作。黑龍江省衛健委制定《2023年黑龍江省洪澇災害衛生防病工作技術指導方案》《黑龍江省洪澇災害臨時安置點防疫指南》,對做好黑龍江省洪澇災害衛生應急處置和臨時安置點疫情監測、環境消毒、健康教育等災后防疫工作進行全流程規范和指導。
截至目前,黑龍江省衛生健康系統在本輪洪澇災害醫療應急保障中派出救護車258臺次,出動醫護5749人次、防疫專家1248人次,心理醫生122人次。
黑龍江省委省政府要求,帶著感情、帶著責任抓實抓細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全面開展過水地區環境整治和防疫消殺,切實保證飲水飲食安全,全力推進受損房屋修建,確保每家每戶都能安全溫暖過冬,讓群眾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此外,黑龍江根據住房災損程度,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一房一策,綜合采取維修加固、翻建新建、購買置換、長期租賃、借用公房、投親靠友等方式妥善安置受災群眾。已派出90支房屋安全鑒定隊伍、143人赴五常、尚志、海林等受災嚴重地區開展工作,目前完成房屋安全鑒定1.87萬戶。
基礎設施恢復建設按下“快進鍵”
8月18日,在龍江森工海林局公司二十二林場南大河岸邊,一輛大型鉤機正在緊張作業,疏通河道。
“水退后我們第一時間利用大型機械疏通河道,再有三四天整條河道就將疏通完畢。”龍江森工海林局公司二十二林場職工王虎說。
在大石溝林場,十幾名職工正在清理排水渠中的淤泥。“我們的清淤工作已經接近尾聲,清淤同時我們還幫助居民整理院落、清理雜物,讓他們盡快恢復正常生活。”大石溝林場黨支部書記徐士海說。
降水結束后,海林局公司多點發力按下災后重建“快進鍵”,力爭以最快的速度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柴河林業局有關人員快速搶修水毀道路(央廣網發 龍江森工供圖)
面對災后重建的緊迫任務,柴河林業局有限公司制定了災后重建工作方案,成立了災后恢復生產生活專班和4個防災自救工作組,深入救援一線,了解掌握各林場在物資儲備、通訊、電力、交通、人員安置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并快速組織人力、物力前往支援。為保障道路暢通,柴河局公司山上各林場組建了共計703人的防洪搶險突擊隊,快速搶修水毀道路、橋涵,全力恢復水毀河堤。
在尚志市葦河鎮開展的“恢復生產生活、共建美好家園”幫扶活動,集中利用5天時間,每天至少組織1000人開展災后重建工作。
葦河鎮建立了包聯互助機制,每兩個村包聯一個受災嚴重村,開展淤泥清理、垃圾清運、路面修復、入戶清掃等工作。
僅8月18日一天,就清理街道4000米,清理淤泥殘土16000平方,運輸垃圾124車次,入戶清掃215戶,恢復主干道5處。
全力開展災后修復工作(央廣網發 東寧市委宣傳部供圖)
此外,黑龍江省水利廳安排部署近期防汛和災后恢復重點任務時,提出要全面推進水毀修復工作,成立黑龍江省水利廳水利工程設施水毀修復工作領導小組,統籌組織黑龍江省防洪工程設施和灌溉工程、農村供水工程等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黑龍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黑龍江省市政基礎設施災后恢復重建實施方案》,方案提出恢復供水設施、恢復污水處理設施、加強排水防澇工作、修復供熱設施、做好道路橋梁修復等重點任務,進一步加快水毀市政基礎設施恢復重建工作,推進受災地區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全力抗災減災力奪糧食豐收
當前正值糧食產量形成的關鍵期,對于農業大省黑龍江來講,抓好農業救災減災至關重要。眼下,一場抗災奪豐收的攻堅戰在黑土地上展開。
洪澇災害發生后,黑龍江省組建受災重點縣市區指導組和病蟲害防控專家指導組,下沉救災一線,結合農作物受災程度科學指導農民采取措施。
五常市是典型農業大縣(市)、國家重要的商品糧食基地、全國糧食生產十大先進縣之一,也是全國水稻五強縣之一。還有兩個月即將秋收,一場天災讓五常市不少稻田地變為“汪洋”。連日來,大型移動泵車就近抽水,應急搶險突擊隊日夜值守,每小時搶排農田積水3000立方米。一個個工作組、一批批技術員、一支支服務隊馳援災區,全力以赴抗災減災,加快恢復農業生產。
道路清淤守護農田(央廣網發 東寧市委宣傳部供圖)
洪水過境,海林市新安、新合、舊街、山市、柴河5個灌區不同程度受損,導致灌區無法通過自流取水灌溉。
海林市鄉鎮灌區服務中心主任白濤介紹,洪水退去后留下大量泥沙,造成渠道嚴重淤積,有些渠道內的泥沙高度甚至高于旁邊的水泥路面。“我們積極組織5個灌區進行渠道清淤,修復水毀建筑物,全力保灌區供水,最大限度降低水稻減產風險。”
連日來,白濤和11名水利職工晝夜巡查田間水渠,一邊調度灌區放水一邊參與灌區救災。截至目前,除受災絕產的稻田外,全市5個灌區內10萬余畝農田實現了應灌盡灌。
同樣汛情形勢嚴峻的還有被譽為“中國黑木耳第一縣”的東寧市。8月11日,受臺風“卡努”影響,東寧市綏芬河流域水位持續上漲,洪水消退后,河道里、河兩岸殘留著大量被洪水沖來的黑木耳菌袋,東寧鎮政府聯合市供銷聯社迅速開展災后清理行動。東寧市供銷聯社組織市食用菌研發中心的技術人員深入受災較重的鎮村,來到田間地頭受損的木耳大棚察看了解情況,幫助指導菌農盡快恢復生產。
東寧鎮北河沿村的菌農張立軍今年投資了9萬多元種植了5萬多袋黑木耳,因為菌棚地勢較低,受洪水影響,他家兩座菌棚被洪水沖壞,損失了3萬4千多袋木耳菌袋。
“洪水過后我們第一時間深入受災村屯了解情況,并請來相關專家對菌農進行一對一,點對點的技術服務和指導,讓菌農盡快復工復產,減少他們的經濟損失。”東寧市食用菌研發中心負責人郭文說。
據了解,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派出11個指導組、9個重點工作組,赴五常、尚志等9個重點市縣,調查指導農業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來自省、市、縣、鄉的各級農技專家忙碌在田間地頭,指導農戶搶抓窗口期開展自救。
洪水無情人有情。黑龍江眾志成城抗災減災、恢復生產、建好家園。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